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慢性HBV感染者的病原学特点及有无肝损害情况,将282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6组,观察其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情况。结果: A2型患者HBeAg阴转例数多于A1型患者( P<0.05); A2型患者HBeAg阴转的治疗时间较短于A1型患者( P<0.01); C型患者病毒复制指标反弹的例数多于A型患者(P<0.05); C型患者伴有肝硬化的例数多于A型患者(P<0.01); C型有肝硬化患者HBV DNA反弹例数多于无肝硬化患者( P<0.05); C型有肝硬化患者HBV DNA清除时间较长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双抗原阳性有肝损害的患者HBeAg阴转率较高,治疗时间较短;单抗原HBsAg阳性且HBV DNA阳性感染者较易发展为肝硬化,此型患者病毒清除时间较长且易反弹。因此,对于单抗原HBsAg阳性且HBV DNA阳性感染者,提倡早期治疗,否则进展为肝硬化时,治疗难度增加,病情易反复。  相似文献   
32.
凉膈散、银翘散对早期脓毒症炎症因子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凉膈散、银翘散对早期脓毒症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的不同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银翘散治疗组、凉膈散治疗组、地塞米松对照组,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的方法建立脓毒症模型,造模0.5 h 后药物干预,4 h 后观察兔一般情况及体温,检测血浆内毒素、促炎因子IL-1β、TNF-α及抗炎因子IL-10水平。结果银翘散组兔全身情况好转,体温、血浆内毒素、IL-1β、TNF-α的水平均比模型组降低(P<0.01 or 0.05);凉膈散组兔全身症状加重,体温、血浆内毒素、IL-1β、TNF-α、IL-10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能抑制早期脓毒症卫分证相关阶段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但凉膈散不能抑制IL-1β、TNF-α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银翘散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8只新西兰大耳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银翘组.模型组及银翘组经耳静脉注射内毒素造模,0.5 h将银翘组用银翘散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灌入等量蒸馏水,2h后心脏采血,用ELISA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的表达,用生化常规法检测WBC计数.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β的表达、WBC计数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银翘组IL-1β的表达、WBC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银翘组IL-1β、WBC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空白组、模型组、银翘组IL-10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银翘散在早期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来控制内毒素血症的炎症发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四逆软肝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肝郁脾虚型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14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病因治疗加扶正化瘀片,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病因治疗加四逆软肝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中医病症主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患者的同期中医病症主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病症主症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分别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35.
36.
肝心母子关系是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心二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关系的生理描述,当肝心母子关系受到破坏时,即可出现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等病理现象。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医学对肝心二脏关系的不同理解,阐述肝心母子关系。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关动脉方法制备心肌IRI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组、BMSCs组和疏肝活血中药+BMSCs联合组(联合组),联合组予以疏肝活血中药灌胃,其余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形态,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理形态观察显示,联合组可以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结构和病理形态。结论疏肝活血中药可以改善BMSCs移植IRI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及其拆方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EV71)的作用。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技术,病毒毒力测定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确定实验用为100 TCID50。将甘全方(甘露消毒丹全方)、清残方(甘露消毒丹方中清热解毒药物组成)、利残方(甘露消毒丹方中化浊利湿药物组成)、病毒唑药液用维持液1∶8、1∶16、1∶32、1∶64、1∶96、1∶128、1∶256稀释,采用MTT法测定各浓度药物吸光度OD值,根据各药不同浓度的OD值计算其细胞存活率,以药物浓度为横坐标(g/ml)、细胞存活率(%)为纵坐标绘出非线性回归曲线,选择各药的90%细胞存活率浓度为药效学实验浓度。分别将90%细胞存活率浓度的甘全方、清残方、利残方、病毒唑药液和100 TCID50病毒各50μl混合,加到单层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RD细胞)上,各设4复孔,每孔均设正常细胞对照、病毒对照,采用MTT法计算各药物对病毒生长的抑制率。结果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得出TCID50=10-2.89/ml,从回归曲线获得各药90%细胞存活率浓度分别为甘全方:10-2.43=0.0037 g/ml;清残方:10-2.7=0.0020 g/ml;利残方:10-2.09=0.0081 g/ml;病毒唑:10-3.19=0.64 mg/ml。清残方EV71病毒抑制率为97.4%,甘全方为91.74%,利残方为75.64%,病毒唑为36.99%。结论甘露消毒丹全方及其拆方具有比病毒唑更强的抗EV71作用,清热解毒法在方中发挥了更强的抗EV71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及其与肝损害、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慢性HBV感染者的病原学特点及有无肝损害情况,将282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6组,观察其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情况.结果 双抗原阳性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例数多于单抗原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原阳性而HBV-DNA阳性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例数多于单抗原阳性而HBV-D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抗原阳性有合并症者发生肝损害的例数多于无合并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例数多于>18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肝损害患者发生肾损害的例数明显多于无肝损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是否发生肝损害与病原学特点及有无合并症有相关性,是否发生肾损害与年龄因素及有无肝损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