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32.
中医学从医疗经验的积累,升华为医学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在战国至秦汉之际,引进墨家的"类"、"故"、"理"等逻辑理论和方法,解释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的医疗经验事实,预测未知的经验事实,使中医学从医疗经验知识的积累,转变为医学理论的建构。但《黄帝内经》并没有照搬《墨辩》的三物逻辑,而是根据自己学科的需要,改良了三物逻辑,广蓄博采,吸收了荀子的"举统类";韩非子"理"即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将"阴阳"贯穿于故、理、类中,矛盾是类的本质,故的根据,理的法则。使中医学的逻辑形态,根基于墨学的形式逻辑,发展成为由"阴阳"对立统一思维规律控制着的故、类、理的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33.
察观是获取和建立可靠知识的必要前提,通过观察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符合事物和生命本质与规律的东西。广泛而深入的察观是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建构中医药理论重要的科学方法范畴。  相似文献   
34.
常变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体系中的对偶范畴。文章运用常变范畴探讨了《黄帝内经》所论的生理之"常"与"变"、病理之"常"与"变"以及《黄帝内经》常变范畴指导养生之"常变"、疾病防治之"常变"。提出《黄帝内经》虽然没有专门讨论"常""变"及其关系,但《黄帝内经》的"常变"观念,奠定了中医药理论"常变"范畴的基础,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命题和辩证思维方法,对中医药理论及其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以察观为基础和背景,古代中国首先发展起来的是辨物思维。辨物思维源自原始的采集活动,最初是识别,然后发展成为分辨(分类)。这种辨物思维的发生、发展也影响了中医药学,作为科学方法范畴,以思维定势的方式,影响控制着中医理论的形态是对种类的关注,而非结构分析;以方法论方式指导中医药理论获取经验、捆绑知识、建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6.
"肺外合皮毛"是中医药理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命题,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该理论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相关内容散在于历代文献和临床经验的记载中。就"肺外合皮毛"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探讨,为深入研探"肺外合皮毛"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学是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作为建构中医理论的对立统一思维律-阴阳学说的中介和具体应用形态,形成了中医理论的矛盾分析式的辩证逻辑体系,是形成理论中的辩证概念,辩证判断,辩证推理形式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9.
任秀玲 《中医教育》2004,23(6):21-23
开展中医药理论概念内涵的系统深入整理及规范化研究,应首先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概念的整理研究,因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基本思维规律的学科和课程.对中医学概念的研究应明确概念的本性、特点及在理论中的作用,进行"种概念加属差"的定义形式以及与中医逻辑体系自洽的定义方法的规范化研究;还应在总结中医现代化研究成果基础上,丰富概念的内涵,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40.
论中医学的理论医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中医学不是对人体生命运动、疾病过程及治疗疾病等经验事实的描述和记录,而是把观察到的医学现象归结为普遍定律、普遍原理,对经验事实做出的理论解释;是应用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规律,整理医学经验知识形成的具有辩证和类推特点的逻辑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层面的理论范畴组建的概念、范畴体系,形成了理论整体内部具有高度自给性和命题之间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