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5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哮喘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IL-18、IL-12和IL-13的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浆IL-18、IL-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2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IL-18和IL-1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它通过调节Th1/Th2的活性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改善AD小鼠脑中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及保护突触结构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4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地黄饮子(2.5 g·kg-1)组,每组20只;40只同背景、同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地黄饮子(2.5 g·kg-1)组,每组20只。正常+地黄饮子组和模型+地黄饮子组给予地黄饮子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150 d。采用小鼠避暗箱实验和Y迷宫自由交替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液质联用质谱仪(LC-MS)测定样品中谷氨酸(Glu)和谷氨酰胺(Gln)含量;长时程增强(LTP)实验检测脑组织的突触可塑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EAAT2),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及突触素(SYN)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评估EAAT2的定位及表达;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避暗箱实验中停留...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3例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分成3组:A组64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B组31例接受尼洛替尼治疗,C组28例接受达沙替尼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进行总结和分析。治疗18个月后,分析患者的完全细胞遗传缓解百分率(CCyR)、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和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率(MMR)。结果 A组治疗3,6,12,18个月后CCyR、CHR和MMR都呈现出上升趋势。B和C组治疗12,18个月时,CCyR较A组有显著提高(P<0.05);MMR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组CHR在各时间节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随访期间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伊马替尼相比,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能更快的在患者体内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和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且疗效优于伊马替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黏液促排剂对中耳炎性疾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6例(144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35例(4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9例(52耳)、胆脂瘤型中耳炎52例(52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相同手术治疗。对照组仅手术治疗,治疗组手术当天服用桉柠蒎肠溶胶囊,0.3g,2次/d,连续服用7~8周。两组患者于术后第2、4、6、8周进行听力学检查及评估,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组术后第4周及第6周纯音测听检查、患者主观症状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组术后第4周及第6周咽鼓管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组第8周咽鼓管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炎性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能取得满意疗效。围术期服用黏液促排剂,可改善咽鼓管功能,缩短术腔恢复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低分子肝素的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低分子肝素 (lowmoleculerweightheparin ,LMWH)的抗血栓作用 .研究表明 ,静脉注射LMWH (40 0、2 0 0IU/kg)能明显降低家兔高、中、低切比粘度 (P <0 .0 1) ,并显著降低家兔体内实验性血栓湿重及干重 (P <0 .0 0 1) ;静脉注射LMWH 40 0、2 0 0IU/kg及 30 0、15 0IU/kg能分别抑制家兔及小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P <0 .0 0 1) .实验证明 ,相对分子质量为 6 40 0的低分子肝素有抗血栓作用 .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神经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诊科收治的24h内发病的ACS患者81例,其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9例,健康对照组28例,采用罗氏公司的心脏标志物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研究组的血NT-proBNP及肌钙蛋白T(cTnT)浓度.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T-proBNP浓度(2256士374)pg/mL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85士238)pg/mL(P<0.01),两组NT-proBNP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76士31)pg/mL(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T-proBNP升高程度与cTnT呈正相关(P<0.01).结论:NT-proBNP是一种灵敏且能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指标,它的增高有助于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恰当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兵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eck焦虑问卷(BAI)、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及自编20项背景因素调查表,对1072名男女新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新兵训练不同阶段的BAI评分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AI评分与人际关系适应程度、是否独生子女、休息情况、与家人通讯是否良好、是否单亲家庭及受表扬情况等6项因素显著相关;独生子女焦虑的阳性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结论新兵中存在焦虑症状者约占12.13%,独生子女焦虑的严重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估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rs491152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541例维吾尔族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53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48-Plex SNPscan试剂盒对MMP1基因rs49115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MMP1基因rs491152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及肺功能评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MP1基因rs491152 G>A多态性与COPD风险无相关性(P>0.05),该位点与肺功能严重程度评估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1基因rs491152多态性可能不是预测中国维吾尔族非吸烟人群COP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物,这项研究可为学者在制订COPD的诊疗决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右心导管检查(RHC)评估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PAH患者78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sPAP)分为轻度28例,中度31例和重度19例.采用TTE和RHC测量PAH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0.
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35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中不同类型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将不同热程的川崎病病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用线性趋势图表示,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结果352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病变88例。其中典型川崎病29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68例;不典型川崎病58例,有冠状动脉病变20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4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18例。线性趋势图分析显示,所有352例川崎病和294例典型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P〈0.05),而不完全性川崎病、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虽有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川崎病发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