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4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466篇
内科学   213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511篇
综合类   945篇
预防医学   46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12篇
  2篇
中国医学   496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估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固定系统结合单枚Cag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2~69岁(平均44.8岁)。根据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0例、Ⅱ度14例、Ⅲ度4例;峡部裂滑脱22例,退变滑脱16例;单节段滑脱32例,双节段6例。采用后路节段性固定加单枚Cage斜放椎间融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评价,优20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术后6~16个月,X线示椎体间植骨融合36例,融合率94.7%,无高度及复位丢失。结论选择个性化的减压,应用单枚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腰椎滑脱症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多重感染情况。方法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管理系统选取2014-2016年参加子宫颈癌筛查HPV阳性且接受HPV基因亚型检测者的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及筛查特征者HPV多重感染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HPV多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0 624例女性HPV阳性者的年龄为(38.08±9.38)岁,其中多重感染2 319(21.8%)例。多重感染者中,纯高危型1 861(80.4%)例、高危-低危混合型426(18.4%)例、纯低危型29(1.3%)例。相对于其他人群,25岁及以下(χ2=44.73, P0.001)、职业为干部/职员(χ2=27.46, P=0.001)、未婚/离异/丧偶(χ2=9.34, P=0.009)、机会性筛查(χ2=6.45, P=0.04)、筛查年份为2014年者(χ2=18.13, P=0.001)纯高危型多重感染的比例较低,而高危-低危混合型或纯低危型多重感染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发生HPV多重感染的概率较低的相关因素有:大于25岁年龄组(26~30岁:OR=0.68, 95%CI=0.56~0.82, 31~35岁:OR=0.67, 95%CI=0.56~0.81, 36~40岁:OR=0.56, 95%CI=0.46~0.69, 41~45岁:OR=0.61, 95%CI=0.49~0.75, 46~50岁:OR=0.63, 95%CI=0.50~0.79和≥51岁:OR=0.79, 95%CI=0.63~0.99)、拥有商业等其他保险(OR=0.42,95%CI=0.33~0.53)和筛查年份为2016年者(OR=0.75,,95%CI=0.67~0.84);发生HPV多重感染的概率较高的相关因素有:未婚/离异/丧偶(OR=1.47,95%CI=1.18~1.82)和机会性筛查者(OR=1.17,95%CI=1.01~1.34)。多重感染中最常见的5种HPV感染亚型均为高危型,依次是HPV52(25.1%)、HPV16(19.2%)、HPV58(13.3%)、HPV18(9.9%)和HPV51(9.3%)。结论 HPV52和HPV16是深圳地区女性HPV多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优势型别。HPV多重感染特征与女性的社会人口学和筛查特征相关,应密切关注HPV纯高危型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全麻下不同通气模式对气管内异物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1~3岁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操作中行容量控制通气(VCV),操作后行VCV,n=20]、B组[操作中行压力控制通气(PCV),操作后行VCV,n=20]和C组(操作中行PCV,操作后行PCV,n=20),监测三组患儿操作中与操作后的平均气道压(P mean)、气道峰压(P max)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机械通气后1.5h的动脉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B组与C组的平均气道压(P mean)、气道峰压(P max)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明显低于A组(P<0.05);操作后,C组的平均气道压(P mean)、气道峰压(P max)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明显低于A、B组(P<0.05);术后1.5h与操作前比较,三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均显著提高,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患儿在全麻下行纤支镜异物取出术中,选择PCV的通气模式比VCV更有利于降低术中气道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相似文献   
25.
陈允硕  黄石  陈斌 《现代医院》2015,(3):133-135,138
目的用信息技术提升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方法设计计算机监控系统,以时间为主线,以电子病案系统为平台,以电子病案、LIS、RIS、PACS等为数据源。结果使医疗质量、患者安全的管理方式由终末的被动管理转变为环节、过程的主动管理。结论计算机监控系统能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6.
“肝病实脾”法对ACLF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解毒化瘀法为对照,研究"肝病实脾"法之解毒化瘀、益气健脾法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胃肠动力学及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解毒化瘀)及实验组(解毒化瘀+健脾),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然后用D-氨基半乳糖(D-gal)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实验组在牛血清白蛋白攻击的同时用中药健脾颗粒至处死前7 d加用解毒化瘀颗粒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在处死前7 d用解毒化瘀颗粒灌胃治疗进行对照。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处死,其余各组于造模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门静脉内毒素、胃动素水平、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结果模型组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胃动素水平下降(P<0.01),胃内残留率显著增加、小肠推进率降低(P<0.01);实验组在造模后观察指标与模型组比较,门静脉内毒素水平降低(P<0.01),胃动素水平升高(P<0.01),胃内残留率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提高(P<0.01);实验组在造模后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内毒素水平降低(P<0.01),胃动素水平升高(P<0.01),胃内残留率降低(P<0.05)、小肠推进率提高(P<0.01)。结论 ACLF大鼠模型胃动素及胃肠动力存在异常,增强胃肠动力提高胃动素水平,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是"肝病实脾"法治疗ACLF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在绵羊视网膜的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SP法,观察脑红蛋白在健康成年绵羊视网膜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脑红蛋白在绵羊视网膜的视神经纤维层、内网状层、外网状层和光感受器内节段中有强阳性表达,在视网膜的内核层和节细胞层有弱阳性表达,在视网膜外核层、光感受器外节段和色素上皮层中未见有阳性表达,内界膜、外界膜和视神经中亦有脑红蛋白阳性表达。绵羊视网膜脑红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类型主要有节细胞、双极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其中节细胞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胞核中未见表达。结论;除外核层、光感受器外节段和色素上皮层外,脑红蛋白在绵羊视网膜其他各层中均有表达,提示脑红蛋白在维持视网膜中氧平衡状态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便为诊治提供更好的手段.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的特性,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中首选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药物治疗.及时诊断疾病,及时治疗,能够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9.
1 诱导分化的近况 肿瘤化疗的着眼点是杀伤瘤细胞,但难以避免选择性差、毒副作用等缺点,因而,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971年Friend发现经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后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合成了血红蛋白,继而,有人将小鼠睾丸畸胎瘤细胞注入小鼠胚囊培养后再植入假孕的雌鼠子宫内,结果生出完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T1 mapping成像和血清学诊断模型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指数及其联合应用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021年3月就诊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经病理证实为肝纤维化的45例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1组、S≥2组和S≥3组,根据血清学指标计算APRI和FIB-4,采用3.0T超导MR行多b值DWI和T1 mapping扫描,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T1弛豫时间,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各参数及联合应用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结果D、ADC、T1弛豫时间、APRI、FIB-4诊断肝纤维化S≥2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840、0.624、0.747、0.653;D、ADC、T1弛豫时间、APRI、FIB-4诊断肝纤维化S≥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0.760、0.786、0.893、0.676;ADC联合APRI、D联合FIB-4诊断肝纤维化S≥3的敏感度均为100.0%。ADC联合T1弛豫时间诊断肝纤维化S≥2、S≥3的特异度分别为93.3%、94.3%。结论ADC、D、T1弛豫时间和APRI对各期肝纤维化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DC联合APRI、D联合FIB-4、ADC联合T1弛豫时间可以弥补单一诊断方法的不足,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