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芫花根醇提物弱极性组分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阐明芫花根醇提物弱极性组分化学成分及其对急性炎症的抑制活性。方法芫花根醇提物以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以GC-MS分析弱极性组分的化学成分。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刚果红吞噬活性为模型,评价其对急性炎症的抑制活性。结果芫花根醇提物经硅胶柱层析得5个弱极性组分(F1~F5),GC-MS共检出98种化合物,其中脂肪族化合物48种,芳香族化合物24种,主要成分为苯甲酸酯衍生物。倍半萜1种,生物碱9种,三萜7种,其主要成分为齐墩果烷衍生物。甾族化合物9种。F1~F5对角又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升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刚果红的吞噬作用。结论芫花根醇提物弱极性组分中的苯甲酸酯衍生物、甾族化合物和齐墩果烷衍生物是其具有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2.
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与目的 :研究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ethanolextractofFomesfomentarius,EEF)体内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材料与方法 :噻唑蓝(3_[4,5_dimethylthiazol_2_yl]_2,5diphenyltetrazoliumbroide,MTT)法测定EEF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的生长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体外对S180 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建立腹水型S180肉瘤模型 ,测定EEF对荷瘤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 ;通过试剂盒检测EEF对正常小鼠几个重要器官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 :EEF对体外生长的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提高S180 细胞的凋亡率及荷瘤鼠的生存天数 ;能明显降低正常鼠肝脏、肾脏MDA含量。 结论 :EEF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深入探讨金铁锁水煎浸膏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痛的镇痛作用,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以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作为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疼痛模型基础上,采用金铁锁水煎浸膏(大、中、小剂量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阳性对照组和西药阳性对照组治疗,并检测其痛阈和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金铁锁水煎浸膏对实验性RA关节痛具有显著的镇痛效应,明显提高痛阈并显著提高大鼠脑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氨酸(5-HTP)的含量,降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脑组织神经递质。结论:对研究金铁锁的镇痛机制及镇痛作用规律,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4.
芫花根醇提物中三个新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维发  石枫 《药学学报》2005,40(5):438-442
目的研究芫花根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组成。方法芫花根以95%乙醇于60-70 ℃提取7 d。提取物以硅胶、Sephadex LH-20及HPLC等方法加以分离。分离产物以1D和2D NMR,MS,UV,IR及CD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芫花根醇提物中分离出3个双黄酮,其结构被鉴定为毛瑞香素H-3-甲醚(1)、毛瑞香素H-3″-甲醚(2)和毛瑞香素G-3″-甲醚(3)。结论化合物1,2和3为新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5.
桦褐孔菌胞外多糖合成的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体系中胞外多糖积累的最佳碳、氮源和pH值。方法采用深层发酵法培养桦褐孔菌,通过添加不同的碳、氮源和改变pH值观察胞外多糖的积累。发酵液中的总糖用硫酸-蒽酮法测定,还原糖以DNS法测定,总糖减去还原糖即为胞外多糖的量。结果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体系中有利于胞外多糖合成的最佳碳源为2%的麦芽糖,氮源为0.4%的蛋白胨,最适pH值为5.5。结论最佳单因子组合对桦褐孔菌胞外多糖积累有协同效应,组合后的发酵体系中胞外多糖的量达7.8g/L。  相似文献   
26.
芫花根中新双香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维发  石枫 《药学学报》2004,39(12):990-992
目的研究芫花根(Daphne genkw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双香豆素异西瑞香素,结构被确认为7-羟基-6-甲氧基-4[(2-氧杂-2H-1-苯并吡喃-7-基)-氧基]-2H-1-苯并吡喃-2-酮。结论异西瑞香素(isodaphnoretin)为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7.
金铁锁对实验性RA小鼠痛阈及血清NO/NOS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G Wu et C.Y.Wu),首载于《滇南本草》,系石竹科金铁锁属植物,是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目的:深入探讨金铁锁水煎浸膏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痛的镇痛作用,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以福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作为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疼痛模型基础上,采用金铁锁水煎浸膏(大、中、小剂量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阳性对照组和西药阳性对照组治疗,并检测其痛阈、皮肤肿胀度和疼痛级别等的变化。结果:金铁锁水煎浸膏对实验性RA关节痛具有显著的镇痛效应,金铁锁水煎浸膏明显提高痛阈、降低血清NO/N0S等。对深入研究金铁锁的镇痛机理以及镇痛作用规律.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8.
桦褐孔菌野生菌丝体和培养菌丝体的甾体类化合物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维发  刘彤  项小燕  顾琪 《药学学报》2007,42(7):750-756
甾体类化合物是桦褐孔菌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之一。该菌的野生菌丝体中有含量很高的多种甾体类化合物。然而人工培养的桦褐孔菌菌丝体中很少积累甾体类化合物。为了分析导致野生菌丝体和培养菌丝体甾体类成分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采用80%乙醇在室温下对菌丝体进行提取, 用硅胶柱色谱制备总甾体类化合物, 并以GC-MS 和波谱学方法进行鉴定。与此同时, 桦褐孔菌用基本培养基(葡萄糖2%, 酵母膏0.5%, KH2PO4 0.01%, MgSO4·7H2O 0.05%,pH 6.5)或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gNO3进行培养。结果显示桦褐孔菌野生菌丝体甾体类化合物以羊毛甾醇和桦褐孔菌醇为主要成分,分别占45.47%和25.36%。另有10种次要成分,共占总甾体类化合物的30.17%,其中包括24-甲烯基二氢羊毛甾醇、4,4-二甲基粪甾醇、4-甲基粪甾醇、粪甾醇以及表甾醇。同时,从柱色谱分离还得到了羊毛甾醇、桦褐孔菌醇、木栓酸、桦褐孔菌醇B和1种新的甾醇类化合物桦褐孔菌醇D。相比之下,桦褐孔菌的培养菌丝体中仅含有3种甾醇类化合物,其中麦角甾醇占82.20%,桦褐孔菌醇占14.12%,而羊毛甾醇仅有3.68%。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0.28 μmol·L-1的Ag+可将羊毛甾醇的含量提高到56.81%,使麦角甾醇的含量下降到18.5%。与此同时,还检测到麦角甾醇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体。这些结果表明,野生菌丝体甾醇类化合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可能与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受到抑制有关。同时苛刻的野生生长环境如温差变化和紫外线照射是造成野生菌丝体甾醇类化合物组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国产氧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氧氟沙星(oflx)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用荧光淬灭反应以及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结果测得它们之间结合常数K=2.186×105 L·mol-1,结合位点数n=15.5,供体受体间结合距离R=2.39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616。结论氧氟沙星与色氨酸残基结合生成了较弱的荧光发光体,并使其荧光淬灭。  相似文献   
30.
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ofNitzschiaclosterium,EPN)及其硫酸酯(sulfatedexopolysaccharidesofNitzschiaclosteriumSEPN)的体内抗流感病毒活性。方法以流感病毒亚甲型小鼠肺炎适应株(FM1)对小鼠鼻吸入法造模,EPN和SEPN对染毒小鼠灌胃,以对小鼠肺指数抑制率作为体内抗病毒活性指标,同时观察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以MTT法检测EPN和SEPN对小鼠淋巴细胞增值和对NK细胞杀伤的促进作用。结果EPN和SEPN都显示出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其中,中剂量组(100mg·kg-1)作用最为显著。与同等剂量的EPN相比,SEPN对FM1病毒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体内抗病毒活性。EPN和SEPN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染毒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地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增值反应,提升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及其硫酸酯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细胞增值,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力实现对FM1病毒的抑制作用。其中SEPN还通过自身携带的负电荷与病毒颗粒的正电荷相互作用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抑制其复制来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