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背景:Activator和FR-Ⅱ是临床常用的治疗骨型Ⅱ类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功能矫治器,功效显著;而对其引起的牙根吸收等副作用关注甚少。目的:比较两种功能矫治器—Activator和FR-Ⅱ—治疗后发生切牙牙根吸收的情况,以及上下切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对象:选择采用Activator和FR-Ⅱ治疗的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患者各27名(未加用固定矫治的患者编为亚组),及另外未经治疗的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患者27名(对照组)。方法:拍摄治疗前后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根尖周片进行比较。对上下切牙进行牙根吸收等级测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全颌曲面断层片和根尖周片分析检测结果一致性的比较。②各组间性别比例、治疗组间初始年龄和治疗时间及各组间评价年龄的比较。③各组间牙根吸收等级的比较。④各组牙根吸收发生率及各切牙及上下牙弓牙根吸收发生率。结果:K-W检验表明各治疗组及Activator亚组与对照组牙根吸收等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各切牙牙根吸收发生率不同,FR-Ⅱ治疗组切牙牙根吸收发生率最高的是上中切牙,接下来依次为上侧切牙,下中切牙和下侧切牙;Activator治疗组切牙牙根吸收发生率最高的是下中切牙,接下来依次为下侧切牙,上中切牙和上侧切牙。结论:使用Activator和FR-Ⅱ两种功能矫治器均能引起轻微的切牙牙根吸收,FR-Ⅱ吸收程度更轻微;如果功能矫治后加用固定矫治则发生明显的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   
22.
远中移动磨牙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不拔牙矫治重新得到正畸医生的重视,远中移动磨牙开拓间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常用的推磨牙向远中方法有活动型、固定型、混合型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种植体支抗。本文对各种远中移动磨牙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Typodont和桌面临床比赛配合应用于本科正畸教学的效果。方法完成基础正畸课程学习后,参赛者需对Typodont上的病例完成诊断、方案设计和治疗。以自制问卷调查参赛者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大多数(82.2%--92.9%)的参赛学生认为该课程教学效果更好。结论Typdont模型配合桌面临床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用功能性矫治器(FR-I)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后,随着颌关系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I型)矫治其错畸形,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增大,这是由于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支高度、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明显增加引起的。结论:矫治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齿槽骨的发育及口颌系统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25.
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在计算机上建立包括下颌骨及其完整牙列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活体人颅为标本,用CT断层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等方法在计算机上建模,采用柔索约束、受压间隙元等形式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的TMJ有限元模型,颞下颌关节区根据同龄人的结构形态和力学参数增加了髁突软骨和关节盘结构,同时采用了柔索约束模拟咀嚼肌肉、韧带的约束,在牙合面用间隙元模拟对颌牙的约束。结论:建立的包括下颌骨及其完整牙列的TMJ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柔索、间隙元为边界条件,将大大提高模型的相似性,为TMJ及其下颌骨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Herbst矫治器在不同的He重建状态下前导下颌,对髁突软骨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在已建立的颞下颌关节一下颌骨-Herbst矫治器系统的三维正交各向同性有限元模型上,根据临床和相关文献设计He重建的类型,在髁突的矢状向及冠状向上分别选取相应节点,计算相应的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值。结果:不同He重建时,髁突软骨表面同一部位的应力值相关不大。在相同He重建明,髁突软骨表面不同部位的应力值相关较大,在每一种He重建组合中,矢状向髁突软骨后方有较大范围的张应力区,而髁突前斜面有较大范围的压应力区。冠状向髁突软骨表面的内、外侧斜面都主要为压应力区。结论:本文设计的5组He重建类型(下颌水平前伸3-7mm,垂直2打开4-2mm)在髁突表面的应力分布相关不大,均在生理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27.
不同大小颏兜牵引力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大小颏兜后上牵引力作用下髁突软骨和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探讨颏兜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的"TMJ-下颌骨-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颏兜加力400 g和1000 g,方向通过髁突中心,采用Super SAP(93)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结果:①颏兜牵引力的大小不能改变髁突软骨表面的应力分布趋势:前上部明显的压应力集中区,外上份出现以张应力为主的应力集中区;②颏兜牵引力的大小不能改变下颌骨及髁突的顺时针向旋转趋势,且牵引力的增大使其更明显;③颏兜牵引力使下颌骨顺时针向旋转的同时将使下颌骨发生变形:下颌枝向前弯曲,下颌体向下弯曲,且牵引力越大旋转、变形越严重.结论:通过髁突中心的颏兜牵引力无论其大和小,均难以抑制下颌髁突的生长,仅能改变下颌骨的生长方向,使其顺时针向旋转生长,同时下颌骨将可能发生一定的生长变形即下颌角增大、颏部下垂等.  相似文献   
28.
牙龈卟啉单胞菌被认为是主要的牙周致病菌之一,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面对复杂的口腔环境,牙龈卟啉单胞菌必须及时感知环境变化并作出反应,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通常由组氨酸激酶和反应调节蛋白组成,通过控制蛋白的磷酸化状态调节信号传导。近年来,有关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陆续被报道。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双组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30.
正畸力作用下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应力分布的研究房兵赵志河赵美英用三维有限元法,探讨上颌第一磨牙作为支抗牙时其牙周膜中的应力分布,为正畸力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1研究方法:①在已建立的头颅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进行实验[1]。②加载条件如下。加力大小:摸拟颌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