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18篇
  免费   3804篇
  国内免费   1473篇
耳鼻咽喉   114篇
儿科学   191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1662篇
口腔科学   203篇
临床医学   5693篇
内科学   4226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719篇
特种医学   15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5873篇
综合类   12428篇
预防医学   3049篇
眼科学   298篇
药学   4702篇
  61篇
中国医学   7365篇
肿瘤学   4116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533篇
  2022年   1496篇
  2021年   1807篇
  2020年   1854篇
  2019年   1844篇
  2018年   980篇
  2017年   1449篇
  2016年   1653篇
  2015年   1832篇
  2014年   2848篇
  2013年   2510篇
  2012年   3376篇
  2011年   3291篇
  2010年   2936篇
  2009年   2642篇
  2008年   3225篇
  2007年   2674篇
  2006年   2109篇
  2005年   2319篇
  2004年   1793篇
  2003年   1399篇
  2002年   1161篇
  2001年   1059篇
  2000年   855篇
  1999年   690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430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利用经聚乙烯亚胺(PEI)钝化的荧光碳点(CD)装载阿霉素(DOX)进行药物递送,旨在增加DOX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减少DOX的心肌毒性。 方法通过一步微波加热法将甘油和PEI的混合物制备成CD-PEI,并通过静电效应将DOX装载至CD-PEI。采用CCK8实验检测CD-PEI-DOX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评估CD-PEI-DOX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体内动物实验评估CD-PEI-DOX的心肌毒性以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皮下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 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证实,对比单纯的DOX处理组,CD-PEI-DOX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体内实验证实,CD-PEI-DOX纳米复合物治疗组小鼠心肌细胞结构完整,并且能有效抑制小鼠皮下肺癌肿瘤的生长。 结论经PEI钝化的荧光碳点负载阿霉素能显著提高DOX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并减少DOX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运用CD-PEI纳米颗粒改善化疗药物递送的治疗方案取得了初步证实,这可为肺癌化学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广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6):524-529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 NF)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50例NF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其中少见部位14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USP6基因断裂情况。结果 14例少见部位NF中, 男性、女性各7例, 位于肢端、会阴部、乳腺、腕关节内、腰4/5椎间隙, 其中8例存在少见组织累及(骨骼肌内6例、神经根1例、血管内1例), 肿瘤边界不清, 呈浸润性生长, 梭形肌纤维母细胞束状或杂乱排列, 形态温和, 可见小核仁及多少不等核分裂象, 间质胶原化至黏液样变, 可见红细胞外渗及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梭形细胞局灶或部分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 弥漫强表达p16。FISH示14例中12例存在USP6基因断裂, 其中2例发生于胸壁骨骼肌内者同时合并USP6基因红色信号扩增。结论少见部位NF具有与经典部位相似的临床病理和遗传学特征, 但肿瘤组织边界多呈浸润性生长, 存在非特异性p16强表达和USP6红色信号扩增现象。少见部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8A(KIF18A)表达水平与其病理特性和生存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确诊的10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变组织和癌旁组织TMPRSS4、c-Met阳性率及KIF18A水平的差异,不同病理状态及生存状态患者的TMPRSS4、c-Met阳性率及KIF18A水平的差异,分析患者的病理状态及生存状态与TMPRSS4、c-Met阳性率和KIF18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癌变组织TMPRSS4、c-Met阳性率及KIF18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TMPRSS4、c-Met阳性率及KIF18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程、TNM分期、临床分型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随访,生存患者61例,死亡患者41例,生存组TMPRSS4、c-Met阳性率及KIF18A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患者的TNM分期、临床分型、病程及生存状态与TMPRSS4、c-Met阳性率及KIF18A的水平呈正相关(r=0.165~0.998,P<0.05)。结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TMPRSS4、c-Met阳性率及KIF18A水平与其病理特性和生存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诊断辅助参考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以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 综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步态参数、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为72.91%(35/48)(P<0.05);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包括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Fugl Meyer rating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患侧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7/48)、10.42%(5/48)(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的步态参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结直肠腺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早癌病变的筛查及诊疗提供预警信息。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1 126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行结肠镜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1 8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排便习惯(正常、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等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上述因素对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组间1∶1匹配,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排便习惯、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为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便习惯及甘油三酯水平是结直肠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患者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高于排便习惯正常者(P<0.05),甘油三酯水平较高患者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高于甘油三酯水平正常者(P<0.05)。结论 排便习惯及甘油三酯水平是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甘油三酯升高者发生结直肠腺瘤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26.
<正>直肠癌发生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表现的症状不明显仅伴有少量的便血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多不易引起患者注意,这使诊治具有很大的难度,延误诊断时常发生。一旦确诊直肠癌后,应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治疗,目前手术是外科治疗直肠癌的最有效方式,临床多联合化疗、放疗、新辅助放化疗及中医药等多模式治疗。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择期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腰麻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后5、15、30、60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VAS评分),以及加用镇痛药情况和肠道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BP、DBP、HR组间、不同时间点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麻醉后上述指标波动较对照组小(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9% vs 24.44%, P<0.05);观察组患者加用镇痛药的人数、剂量和肠道恢复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具有良好、稳定的麻醉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8.
【摘要】虽然早期筛查和手术治疗延长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但许多症状仍以集群的形式存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学术界将这类症状集群称为症状群。中医药在改善结直肠癌术后各阶段患者复杂症状上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临床评价仍存在争议。该文通过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症状群和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内在联系,为更好地评价中医药在该类患者中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