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学认为,哮喘属于中医哮病范畴,痰阻气道、气机失调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现代医学认为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遗传学因素、神经调节等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能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对侧脑室注射nesfatin-1的抑酸作用的影响.方法:♂SD大鼠,侧脑室置管后,每只大鼠分别给予侧脑室注射1、5和50 pmol的nesfatin-1及等体积的灭菌水(5μL/rat),于2 h后处死大鼠,收集胃液,测定其胃酸的变化,用实时定量PCR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胃黏膜中H~+/K~+-ATPase mRNA的表达、测定酶的活性.另外,将侧脑室成功置管的♂SD大鼠分成迷走神经切断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分别给予nesfatin-1(50pmol)及等体积的灭菌水(5μL/rat),于2 h后处死大鼠,观察迷走神经切断术对nesfatin-1引起的胃酸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鼠侧脑室注射浓度为5 pmol和50pmol的nesfatin-1后2 h,大鼠胃酸分泌减少,其中50 pmol作用最强(P0.05).同时大鼠胃黏膜中H~+/K~+-ATPase mRNA的表达和活性受到抑制(P0.05).另外,对大鼠行膈下迷走神经切断术,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引起的胃酸分泌的减少以及H~+/K~+-ATPase mRNA的表达和活性的下降等效应也消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胃酸的分泌,这一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7 d疗程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对患儿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肺炎患儿198例,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7 d疗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5 d疗程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血清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93%和8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为(8.10±2.27)d,啰音消失时间为(4.33±3.10)d,住院时间为(9.01±2.11)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7 d疗程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可以有效减少咳嗽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血清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24.
采用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近几年的3类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的离散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所分析的3类科技期刊,除个别评价指标外,绝大多数评价指标的离散度波动不大;对同一类科技期刊,各评价指标的离散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直肠ESD治疗、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RNET的80例患者(91处病变)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变均为完整切除病灶。有症状的患者术后3天~2月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标本切缘阳性率20.88%(19/91),切缘可疑阳性率35.16%(32/91)。切除标本最大长径20 mm。单因素分析中,肿瘤长径≥10 mm、肿瘤处于G2级与切缘可疑阳性及阳性相关(P<0.05)。肿瘤处于G2级为切缘可疑阳性及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仅有1例患者术前证实为RNET。中位随访时间34月,复发率4.40%(4/91)。结论ESD在治疗直径<20 mm的G1级和G2级的RNET患者中具有良好疗效。对于ESD术后显示切缘阳性及可疑阳性的RNET患者,可密切随访暂不实施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阳性支撑、阴性支撑、中性支撑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6年1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男性31例,女性49例;年龄54~88岁,平均71. 4岁。根据复位后髋关节正位X线片中股骨干内侧皮质与股骨颈内侧骨皮质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组,即股骨干内侧皮质位于股骨颈内侧骨皮质外侧(阳性支撑组46例)、股骨干内侧皮质位于内侧(阴性支撑组19例)、近似解剖复位(中性支撑组15例)。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股骨近端外侧壁完整性、小转子完整性、术后及时尖顶距(TAD)以及术后3个月后TAD、颈干角、股骨颈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股骨近端外侧壁完整性、小转子完整性、术后及时TAD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影像学随访,阳性支撑组的TAD、颈干角改变较小(平均1. 24mm和2. 87°),而阴性支撑组变化较大(平均5. 55mm和6. 21°),中性支撑组变化最小(平均1. 04mm和2. 81°),阴性支撑组TAD、颈干角改变与阳性支撑组、中性支撑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性支撑组与中性支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颈长度变化的平均值在阳性支撑组、阴性支撑组、中性支撑组中分别为4. 89mm、5. 03mm、2. 86mm,中性支撑组股骨颈长度变化与阳性支撑组、阴性支撑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性支撑组与阴性支撑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恢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在复位时,应尽量解剖复位(中性支撑),若达不到解剖复位,允许骨折远端向外轻度移位,使股骨内侧皮质位于股骨颈内侧骨皮质的外侧(阳性支撑),如此能为骨折端提供有效的力学稳定,从而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7.
血糖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小鼠胃窦Cajal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高血糖及胰岛素不足对正常及糖尿病(DM)小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M模型;分组: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 高糖组(B组,予葡萄糖腹腔注射)、DM未干预组(C组)、DM 胰岛素组(D组,予长效胰岛素);监测血糖;饲养6周后ELISA测血清胰岛素,流式细胞法检测胃窦ICC数量,透射电镜观察ICC超微结构.结果:DM小鼠建模并干预6周后,与A组相比,B组血糖呈一过性增高,C组明显增高(P<0.05),D组无明显差异(P0.O5).血清内源性胰岛素:B组与A组无显著差异;C、D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较A组低(P<0.O5).ICC数量:B组及DM各组均较A组减少(P<0.05),C组与D组无差异(P0.05).ICC超微结构:与A组比较,各实验组均可见:ICC细胞器溶解减少、线粒体空泡样变、细胞间隙增宽,尤以B、C组改变最突出.结论:DM小鼠胃窦ICC数量减少、伴有超微结构的改变;一过性及持续性高血糖主要使ICC超微结构严重破坏、数量也有减少;内源性胰岛素不足可能使ICC数量减少;但与ICC超微结构无明显相关,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不能预防或阻止ICC数量改变,但可能通过降低高血糖而预防ICC细胞结构损害.  相似文献   
28.
29.
陆宗海  林琳  陈蕾  李慧  李学良 《胃肠病学》2008,13(11):659-662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近年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结肠黏膜屏障损伤在UC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观察结肠炎小鼠的HMGB1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3组造模组(n=36),后者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结肠炎模型,造模第1、4、7d分别处死12只。各组行结肠组织学评分,测定结肠伊文思蓝(EB)含量,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HMGB1表达与结肠组织学评分和结肠通透性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第1d组结肠组织学评分、EB含量、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造模第4d、7d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第4d、7d时.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与结肠组织学评分和结肠通透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在结肠炎黏膜屏障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临床治疗UC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组.对照组以0.9%氯化钠溶液灌肠,其余3组以TNBS灌肠诱导建立结肠炎模型.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组于造模前1周每日分别给予牛磺酸400和800 mg/kg干预,直至造模结束.观察大鼠临床表现及疾病活动指数(DAI),行结肠大体评分和组织学评分,检测大鼠结肠长度、结肠重量.测定结肠组织中羟脯氨酸(Hyp)、Ⅰ型胶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和mRNA、Smad3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DAI评分升高、结肠狭窄伴近端扩张、结肠长度缩短、结肠重量增加、大体评分也显著升高(P<0.01).牛磺酸干预后,大鼠体重、DAI评分、结肠长度等指标均有所改善.模型组纤维化评分为1.88±0.35.较对照组明显增加(0.25±0.46,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组纤维化评分分别为1.25±0.71和0.75±0.47,较模型组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Hyp、TGF-β1、Ⅰ型胶原蛋白、Smad3蛋白和mRNA含量均较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组明显上升(P值均<0.05).结论 牛磺酸能有效抑制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纤维化,其抗纤维化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抑制TGF-β/Smad3通路有关,为解决克罗恩病肠纤维化和肠狭窄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