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分析脑血管周围间隙(VRS)的MRI表现,以提高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5例经MRI检查有VRS患者的成像资料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弥散加权成像,其中11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结果:VRS双侧或单侧显示,前联合基底节水平最多见,其次为大脑凸面半卵圆中心、外囊、脑干和小脑齿状核旁.前联合基底节...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静脉的CTA对小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13例小肠扭转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图像。结果:13例中,6例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或其属支的扭曲,2例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例见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反折,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3例患者均正确诊断小肠扭转。结论:肠系膜上动静脉CTA对小肠扭转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23.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与DSA和手术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3例均使用16层螺旋CT进行了CTA检查,其中18例行DSA检查;6例DSA下介入治疗,27例开颅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将CTA与DSA和术中所见对照。结果33例中,CTA共发现动脉瘤36个,其中18例行DSA检查者中,CTA发现动脉瘤20个,DSA发现动脉瘤21个;CT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瘤体(形态、指向、轮廓)、瘤颈的宽度、载瘤动脉及与颅骨之间的关系;与DSA和手术对照,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5.2%,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重组图像质量高,安全、快速、无创,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首选的筛检方法。  相似文献   
24.
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是胰腺癌诊断及分期的较好方法,它能高质量的显示胰腺及周围结构;从而正确诊断和正确分期,准确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同时提高小胰腺癌的检出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0年5月的25例胰腺癌双期增强扫描.旨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将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MSCTA图像资料与临床手术中所见进行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经全麻下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证实的急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A检查,对其CTA资料进行分析,采用(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仿真内窥镜(VE)等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多角度显示脑动脉树,观察前交通动脉瘤的形状,大小,瘤颈,动脉瘤与栽瘤动脉,周边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并在CT工作站上模拟手术入路。将上述指标同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观察其一致性。结果手术证实31处动脉瘤,CTA检出30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100%.另外.CTA检出的动脉瘤内血栓9例(9/9),穿支血管6例(6/8).术前CTA清晰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及颅骨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结论MSCTA对前交通动脉瘤显示率高,与临床手术对比一致性好,在短时间内(10分钟内)即能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形态、指向、轮廓、动脉瘤与载动脉血管的关系及动脉瘤径的宽度,无创、安全、快速、可靠性高,故可作为颅内动脉瘸破裂首选的筛检方法及独立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6.
输尿管结石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病因之,以往常用检查手段为X线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及B超等。我们收集70例经多排螺旋CT检查肾积水患者资料,旨在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32例CT诊断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6~24小时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及滑动薄层块技术(STS-MIP)对血管进行重组、评判,并与DSA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2例中,CTA共检出动脉瘤17例,脑动静脉畸形和脑动脉硬化各1例,17例患者共19枚动脉瘤,CTA检出18枚,遗漏了1枚颈内动脉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4.74%(18/19).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及明确病变的三维空间关系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利用fMRI研究TIA患者脑默认状态网络的变化。方法分别采集16例TIA发作间期患者和16名止常对照组静息态fMRI扫描,以扣带回/楔前叶及腹侧扣带前回/内侧前额叶作为种子点,分析与种子点连通的脑区,研究两组间默认状态网络的变化。结果TIA组与正常组具有相似脑默认状态网络,TIA组与正常组比较,ROI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域包括:扣带前回、楔前叶、前额叶及海马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主要存在小脑及丘脯。结论TIA患者脑默认状态网络存在异常,扣带回、楔前叶及海马等脑区连通性的减弱反应TIA患者脑DMN失衡,丘脑和小脑的连通性增姒,可能是脑TIA局部脑区功能减弱的补偿及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29.
30.
CT冠状动脉成像已经成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综述前瞻性心电门控、迭代重建算法、低kV技术以及心脏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推荐在临床上根据CT机型、病人的体质量指数、心率变异联合应用多种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并针对每例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扫描方案,以便在影像信息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