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肝开窍于目”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古人对肝和目联接关系的总结。“肝开窍于目”理论认为肝目具有“共损伤-共修复”特点,临床发现肝病目疾常常伴随出现,肝目同治是理想选择,实现肝目共治的关键在于解析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肝目之间在生理、病理诸多方面存在十分复杂而密切的联系。在病理状态下,肝目“共损伤”,中药干预后肝目“共修复”,而肝目“共损伤-共修复”可通过“共物质基础-共作用机制”解释。基于此,课题组从中医理论内涵、临床实践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索性提出肝目具有“共损伤-共修复-共物质基础-共作用机制”特征,即“四共特征”(4CCs),并以清肝明目中药夏枯草干预免疫性肝损伤(ILI)和过敏性结膜炎(AC)为例,浅析肝目“四共特征”的研究思路。该文期冀深入解析“肝开窍于目”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肝目共性特征及生物学实质,探索建立一种“肝目同治”研究新范式,为多器官关联疾病共性问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2.
严东  夏伯候  李春  刘莎  李亚梅  廖端芳  林丽美  吴萍 《中草药》2016,47(24):4456-4471
千斤拔入药始载于清朝吴其濬所编《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多民族使用、多基原药材。主要从千斤拔属药用植物的应用概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为以后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千斤拔属药用植物提供依据,并且对其发展的市场潜力能有更直观的认识。迄今为止,千斤拔属植物中共有197个化合物被分离鉴定,结构类型主要包括黄酮类、皂苷及三萜类、蒽醌类和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千斤拔属植物(主要为黄酮类)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与抗炎、抗菌、雌激素样、皮肤保护、神经保护、保肝等方面作用。千斤拔资源丰富,但其种质资源复杂,质量控制指标目前仍未统一,对千斤拔属植物进行更深入的多成分综合研究,将对进一步开发千斤拔属植物药用价值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夏枯草多糖(P)、三萜(T)、挥发油(V)组分及不同配伍(PT、PV、TV、PTV)在小鼠体内抗乳腺癌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T1荷瘤小鼠乳腺癌模型,评价夏枯草各组分及配伍的体内抗乳腺癌活性。采用Micro CT检测小鼠乳腺癌肿瘤大小;HE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各脏器的病理结构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D-31、E-cadherin蛋白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雌二醇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和PTV可显著抑制4T1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与大小,具体表现为T和PTV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变性性坏死,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T和PTV可降低雌激素的含量,下调PCNA蛋白的表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下调CD-31蛋白的表达,减少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结论 T和PTV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抗乳腺癌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夏枯草药材中熊果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以甲醇-0.5%冰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熊果酸在0.2461~0.4922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9%,R SD=1.74%,熊果酸在夏枯草中的含量为0.28%~0.53%。结论该方法快速、高效、重现性好,可以为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部位(FKV)抗炎活性及其组分成药可能性,促进中药大品种妇科千金胶囊的进一步研究和二次开发。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研究FKV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NO)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药物对炎症因子调控相关蛋白(IκBα,NF-κB p65和i NOS)的影响;同时,通过GC-MS方法分析其主要化学组成。结果 FKV能通过抑制IκBα的降解从而减少NF-κB p65转核来降低由LPS刺激引起的RAW264.7细胞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胞外释放水平,同时降低由LPS诱导的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进而显著降低NO的产生。结论 FKV能显著抑制NF-κB的激活及核转位,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提示FKV组分具有研发抗炎成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6.
夏枯草是一种多年生药食两用植物,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该文研究了夏枯草水提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以及萃取剩余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以及它们的抗氧化能力(FRAP,DPPH和ABTS+方法),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夏枯草多重药效物质与其抗氧化活性关系。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总黄酮、总酚酸和总三萜,分别为(0.61±0.10),(0.52±0.09),(0.21±0.03) g·g^-1DW;同时,具有较高的清除DPPH和铁还原能力,分别为(3.1±0.38),(2.56±0.35) mmol·L^-1·g^-1DW。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化学成分与其抗氧化能力的综合信息可以代表不同部位的"差异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枯草提取物多重药效物质与其抗氧化能力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0.970 0。此外,ABTS+方法对不同部位的药效物质响应较低,可能不适合于夏枯草得抗氧化活性评价,而总三萜和总酚酸更适合于DPPH的评价方法,该研究结果对夏枯草在食品或药品领域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式以及相关提取物的开发研究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何首乌肝毒性问题屡有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何首乌肝毒性的物质基础、毒性机制与调控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现有文献及作者课题组的研究显示: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主要为蒽醌类化学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化学成分、鞣质类化学成分和外源性污染物,何首乌肝毒性机制可能与机体药物代谢酶缺陷、特异炎性免疫反应、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等有关。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二苯乙烯苷分解代谢障碍导致其在体内累积可能是何首乌肝毒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致毒机制。可通过建立合理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炮制工艺和实施辨证论治、个体化用药等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8.
一种新型天然低共熔溶剂用于玉竹总黄酮的绿色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苏慧  唐洁  李诗卉  胡玉珍  夏伯候  林丽美 《中草药》2018,49(10):2378-2386
目的采用新型绿色溶剂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e deep eutectic solvents,NADESs)提取玉竹总黄酮,并对其提取工艺、提取效率、溶剂回收利用率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玉竹总黄酮提取工艺;通过文献比较评价NADESs提取效率;并结合大孔树脂吸附法回收NADESs。结果由醋酸钠和乳酸合成的NADESs(物质的量比为1∶5)具有最高的提取率,经响应面法优化后,在水比例(水体积与溶液体积比)22%,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21 min和液固比21 m L/g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0.13 mg/g;而且,NADESs提取率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已有方法;回收实验表明,NAK-9对总黄酮的吸附效率(88.67%)显著高于D-101(77.33%)和AB-8(79.15%)。以甲醇为溶剂,其解吸附率达80.46%。回收后的NADESs重复使用的提取率达18.79 mg/g,回收利用率为94.56%。结论 NADESs作为提取介质具有高效、绿色环保及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可用于玉竹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同时为NADESs作为提取介质应用于其他中药有效组分的提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大孔树脂柱处理各样品,UPLC分析,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乙腈-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波长254 nm,柱温(25±5)℃。结果发现大孔树脂分离后药材二苯乙烯苷含量均在25.0%以上;成功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药材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7个色谱峰,聚类分析不能完全将生/制首乌分开,而主成分分析可明显地将其分为两类;二苯乙烯苷是两类何首乌自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差异最大的组分。前处理方法可获得高含量的二苯乙烯苷,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可靠,可用于生/制何首乌的快速鉴别,可作为何首乌药材整体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0.
该研究旨在建立随机森林算法鉴别和分类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为多指标的复杂指纹图谱的鉴别提供有效的参考。采用高效液相法采集83批不同品牌的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比较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随机森林等方法在处理不同分类样品复杂数据时的不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83批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的指纹图谱;经过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比较可得,主成分分析分析只能解释56.52%的方差贡献率,同时不能完全将样品分类;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优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能达到一定的分离,解释总体方差贡献率63.43%;而随机森林法能够很好的将样品分为3类,且3类样本的10折交互验证准确率达到96.5%。因此,随机森林算法联合HPLC指纹图谱能够有效构建中药质量控制和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