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4年12月收住入院的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266例。根据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65)采用常规手术康复治疗与护理;试验组(n=201)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胸壁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术后皮下积液患者比例、切口拆线时间、切口感染患者比例、住院天数、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和切口感染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9%,3/201)vs(30.77%,20/65),(0,0/201)vs(4.62%,3/65),P<0.05];试验组切口拆线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9.1±1.2)dvs(14.2±1.3)d,(10.2±0.9)dvs(16.3±1.1)d,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壁负压引流可促进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下积液的排出、降低切口感染率,从而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建议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尤其是在肋骨骨折多、胸部损伤重、并发症多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予以胸壁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腮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各肿瘤所占比例及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腮腺肿瘤的认识。方法对74例腮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4例病例中,40岁以上中老年人共56例,占75.68%;74例病例中,良性肿瘤60例,占81.08%,恶性肿瘤14例,占18.92%。其中良性以多形性腺瘤多见,占53.33%,其次为腺淋巴瘤,占40.00%。恶性肿瘤以腺泡细胞癌多见,占35.71%。结论74例腮腺上皮性肿瘤中以良性肿瘤多见,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居多,腺淋巴瘤次之。恶性肿瘤以腺泡细胞癌多见,其次为腺样囊性癌。腮腺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良性多于恶性。  相似文献   
23.
背景: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钢板,可以改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8-81岁,平均56.4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2例。内固定治疗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另外,检索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分析临床病例疗效与检索文献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获得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特点。 结果与结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应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患者均得到13-49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9.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临床愈合时间为8-16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其中优1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但也可发生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内固定治疗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肱骨头血运,复位肱骨颈内侧骨折块并牢固固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固定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锁骨干前上方钢板用于治疗锁骨外侧NeerⅡ型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锁骨外侧NeerⅡ型骨折采用锁骨干前上方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11例获随访8~28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7个月,术后1年Con-stant评分为94.7分(79~100分)。结论锁骨干前上方钢板是治疗锁骨外侧NeerⅡ型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物,能提高患者术后功能,比锁骨钩钢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年-2014年就诊的125例60岁以上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脂溢性角化病23例,色素痣9例,日光角化病23例,基底细胞癌42例,鳞状细胞癌26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结论: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病理学类型较多,临床诊断符合率不高,正确诊断必须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6.
周凯华  刘丰  郑奋  潘福根 《当代医学》2010,16(33):82-83
目的如今,髓内钉已广泛应用于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中。本文旨在探讨PFNA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7例,其中采用PFNA治疗患者3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结果术后统计处理相关术中数据,平均手术时间25.8分钟,术中平均出血22.8ml。患者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1~17个月,平均时间为13.8个月。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评定为(96.3±8.1)。术后只有2例浅表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PFNA治疗能有效减少对患者创伤,尤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更适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7.
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8月,使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对带34个髋臼损伤的33例患者行导航下髋臼骨折经皮螺钉固定术。骨折按照AO分型,A3型21个,B1型8个,B2型2个和c1型3个。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6d(2—8d)。2例患者髋臼骨折需要小切口切开复位。结果共放置空心螺钉43枚,放置1枚空心螺钉平均费时24.6rain,平均X线透视28.4s。将导航下图像与实时C臂机摄片进行对照,放置螺钉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为1.96mm,平均偏差角度为2.45。。术中出血少,其中1枚螺钉出现偏移。术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2个月后恢复,该神经症状与髋臼骨折使用小切口复位有关,与螺钉固定无关。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91%。结论经皮螺钉固定可以有效早期治疗髋臼损伤,透视导航技术可使螺钉固定的安置更加准确和安全,既减少了手术和X线暴露时间,又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髋臼前柱骨折术中参考图像的可靠性,为采集并选用可靠性较高、符合术中螺钉置入要求的X线图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8个人工骨盆模型,逆行钻人克氏针于髋臼前柱中,共80次,每次按照骨盆正位、入口位、出口位、同侧闭孔斜位和出口-闭孔斜位采集图像,并加以组合,A组:骨盆正位、入口位和出口位;B组:入口位、出口位和闭孔斜位;C组:骨盆正位、入口位、出口位和闭孔斜位;D组:骨盆正位、入口位、出口位和出口-闭孔斜位;E组:骨盆正位、入口位、闭孔斜位和出口-闭孔斜位;F组:骨盆正位、出口位、闭孔斜位和出口-闭孔斜位;G组:入口位、出口位、闭孔斜位和出口-闭孔斜位.分别根据单幅透视图像或图像组合,做出克氏针是否进入髋关节的判断,并明确其与真实位置的一致性. 结果 单幅透视图像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86,P=0.001),其中出口-闭孔斜位符合率最高,为72.50%.图像组合A、B、C、D组之间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91,P=0.001),其中图像组合D组(骨盆正位、出、入口位和出口-闭孔斜位)符合率最高,为85.00%.图像组合C、D、E、F、G组之间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53,P=0.006),其中图像组合D组符合率最高,为85.00%. 结论 透视导航下髋臼前柱骨折术中出口-闭孔斜位片和图像组合骨盆正位、出、入口位和出口-闭孔斜位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29.
The mortality of pelvic fracture caused by high ma is very high. If the fracture with massive blood loss, the mortality will reach 50%-60%.^1,2 The bleeding site usually origins from retroperitoneum.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can easily cause continuous retroperitoneal bleeding which is bound to a hemorrhagic shock state.  相似文献   
30.
前床突脑膜瘤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床突脑膜瘤即蝶骨嵴中内侧脑膜瘤,外科手术治疗至今仍是个难题,随着颅底外科的发展和对前床突脑膜瘤病理演进过程的深入了解,使得切除这些肿瘤的手术方法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外科手术处理这种肿瘤时,广泛关注术后视力的恢复.为了适应这一观念的变化,有些学者在传统的手术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