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治疗的单双照射技术与静态固定野调强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随机选取1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设计IMRT、双弧(Plan-d)和单弧(Plan-s)三种放疗计划,在靶区95%的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条件下,反复优化并对比分析三种计划的同侧肺、对侧肺、心脏和脊髓的剂量学分布,以及治疗时间的长短等。结果:靶区适形度指数(CI)和不均匀性指数(HI)Plan-d要优于IMRT(P<0.05),而Plan-s与IMRT并没有太大差异(P>0.05);Plan-d对同侧肺V20、V10和对侧肺V30、V20、V5的保护均优于IMRT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lan-s与IMRT并没有太大差异(P>0.05);对于食管和心脏的保护,三种治疗技术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对脊髓的保护Plan-d和Plan-s却要优于IMRT;治疗总跳数(MU)和治疗时间(T)Plan-d和Plan-s也要少于IMRT(P<0.05)。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VMAT的Plan-d技术较IMRT无论是靶区剂量分布、OAR的保护还是治疗时间(T)都有着明显的优势,采用Plan-d能够极大的提高放疗增益比;若是由于其他原因没法用Plan-d技术,Plan-s和IMRT技术也是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和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03~2016-11采用经胸非体外循环小切口封堵术治疗VSD 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9个月~21岁,体重7~48(平均19.35)kg,患者在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测下经右心室表面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提示VSD破口直径3~8 mm。结果封堵成功5例,出院时,无心律失常,无残余分流、瓣膜反流及房室传导阻滞,无封堵器移位、脱落及血栓形成。其余5例中转体外循环。结论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3.
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气血、益肝肾的治疗功效,是临床上治疗痹证的代表方,近年来在多系统、多脏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以在骨伤科的使用最为广泛,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为了探究其治疗作用的机理,中外学者在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以及改善循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1,SRSF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但SRSF1在食管癌中的作用罕有报道.检测SRSF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新橙皮苷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影响其潜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PharmMapper、OMIM、GeneCards等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资料补充,获取药物、疾病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新橙皮苷治疗与创伤性脑损伤疾病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得到核心靶点,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模拟新橙皮苷与关键靶点蛋白可能的对接结果 。通过Feeney’s法构建SD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造模后进行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分(mNSS);通过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病理学改变,利用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脑组织损伤灶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脑组织损伤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酪氨酸蛋白激酶(SRC)、蛋白激酶B1(Akt1)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共获取得到药物–疾病交集靶点85个,筛选得到核心靶点10...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采取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抗体治疗胃癌,对患者预后生存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取多西他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PD-1/PD-L1抗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不良反应、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A199、CA724、CEA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CA199、CA724、C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明显较长(P<0.05)。两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疲倦分级和总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皮肤瘙痒、皮疹、腹泻分级更低(P<0.05),研究组皮肤瘙痒、皮疹发生率、腹泻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DiGeorge 综合征临界区基因 5(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 5,DGCR5)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T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检测ESCC细胞系 TE1、Yes-2、KYSE150 和 Eca9706 中 DGCR5 的表达水平。将siRNA-DGCR5(si-DGCR5)和阴性对照组(si-NC)质粒转染进TE1细胞,用CCK-8、划痕愈合、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T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依据GEPIA数据库资料分析食管癌组织中 DGCR5 表达与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相关性,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ESCC细胞系中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用WB实验检测转染 si-DGCR5 前后 TE1细胞中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DGCR5 在 ESCC 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均 P<0.01),转染siDGCR5组TE1细胞中DGCR5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P<0.01)。敲低DGCR5后,TE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低于si-NC组细胞(均 P<0.01)。GEPIA 数据库的分析显示,食管癌组织中 DGCR5 表达水平与 EGFR 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敲低DGCR5后TE1细胞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lncRNA DGCR5在ESCC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上调EGFR表达来促进TE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江苏省黑色冶金系统投产10年以上的21个单位的职工,进行了恶性肿瘤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占主要死因的首位,死亡率达90/10万以上。接触尘毒物质的男职工全肿瘤,食道癌和肺癌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江苏省居民的水平。  相似文献   
29.
我院1992年9月~2000年9月对80例面肌痉挛病人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4例,女46例。年龄32~65岁,平均48.3岁。病程0.5~11年,平均7.5年。71例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发作从一侧眼部开始,逐渐延及口及全部面肌,出现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时间为几秒、几分、甚至更长时间,严重者病侧面肌有轻度瘫痪。1.2诊断:根据典型临床发作特点,且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并除外需鉴别疾病。本组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MRI检查以排除占位性病变。部分病人行核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1.3手术方…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胶原海绵在脊柱手术术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安康市中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的2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A组)使用了庆大霉素胶原海绵,122例(B组)未使用。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庆大霉素胶原海绵使用、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手术区域、手术等级、手术时间、内固定使用是否为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10例(4.3%)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其中3例感染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3例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例感染屎肠球菌(E.faecium),2例未检出病原菌。1例感染者术后使用庆大霉素胶原海绵,9例未使用。手术感染与庆大霉素胶原海绵使用有相关性,而与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手术区域、手术等级、手术时间、内固定使用无相关性。庆大霉素胶原海绵使用组手术部位感染率(0.9%,1/110)低于非庆大霉素胶原海绵使用组(7.4%,9/122),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史、手术区域、手术等级、手术时间、内固定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庆大霉素胶原海绵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庆大霉素胶原海绵的使用能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