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体力活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某大学2所附属医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间确诊的25~70岁549例乳腺癌患者和同期同医院就诊的549例非肿瘤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非职业性体力活动与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有关(OR=0.69,95% CI:0.48~1.00);与不参加体育活动者相比,参加体育活动对乳腺癌发病有保护作用(OR=0.61,95% CI:0.43~0.87);与久坐不动的职业相比,轻度职业活动对乳腺癌发病有保护作用(OR=0.67,95% CI:0.47~0.97),而家务活动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不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的亚组分析中,非职业性体力活动与ER+/PR+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有关。结论 非职业性体力活动、体育活动和轻度职业活动对女性乳腺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术后并发鼻窦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187例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鼻窦炎的情况。结果:18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鼻窦炎12例(6.4%),其中蝶窦炎9例(4.8%),筛窦炎2例(1.1%),上颌窦炎1例(0.5%)。10例经门诊非手术治疗治愈;2例保守治疗无效,再次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后治愈。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可以迅捷到达蝶鞍区,安全有效地切除垂体腺瘤;及时确诊鼻窦炎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明显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无框架MRI导航系统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8例垂体腺瘤和2例颅咽管瘤病人在无框架MRI影像导航引导下内窥镜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机器定位误差平均1.5mm;重要结构和病变定位满意,导航注册时间平均5min;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减轻和好转。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3例,短暂性尿崩者3例,无颅内感染及出血病例。结论无框架影像导航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中使重要结构及病变定位准确,在手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异位颅咽管瘤(ectopic craniopharygioma)的临床诊断、手术疗效及预后,以期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方法将收治的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3例异位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发病部位分别位于蝶窦、颞下窝1例,随访22个月,分别采用2次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并行放疗后肿瘤组织恶变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后鼻孔、软腭1例,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颞下窝1例,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异位颅咽管瘤非常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手术切除目前仍然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是否应行放射治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经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颞下窝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辅助经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颞下窝良性肿瘤5例,男1例,女4例;年龄41~59岁,平均51岁。主要症状是咀嚼不适感4例,患侧头痛3例,患侧听力下降2例。主要体征为患侧颞颧部膨隆3例,其余2例无明显阳性体征。结果手术均在1.5~3.0 h内顺利完成,肿瘤完全切除。患者术后感觉患侧咀嚼无力、闭合力稍差、张口受限、术区肿胀,约2个月后基本正常。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生面瘫、无颞下颌关节错位咬合、无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12个月,仍感觉患侧下颌部麻木。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病理2例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2例为骨巨细胞瘤,1例为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内镜辅助经耳前颞下窝入路可以彻底切除翼外板、翼外肌下头外侧区域颞下窝上部关节区附近的一些良性肿瘤,是安全、有效、微创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总结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54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包括专科检查、颅底CT及增强MRI,32例患者行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105例,经颈入路26例,经面入路23例。结果37例患者术中输血。内镜经鼻入路全切率90.5%(95/105),4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及换药后治愈,无颅内感染;2例患者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颈内动脉痉挛、脑梗死,经抗血管痉挛、激素、脑保护剂等治疗后好转。经颈入路全切率100.0%(26/26),5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症支持治疗后顺利拔管。经面入路全切率95.7%(22/23)术后行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结论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评估、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等诊治,正确及时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早期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45周岁的中老年患者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以172例中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胆囊结石组,以68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及胆囊结石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胆囊结石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组中女性患者TC、TG、LDL-C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的发生与血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54岁,农民。因反复腹泻3年余,近日解黑便于1999年5月24日收住院。入院前,恶心、呕吐、腹泻每日3~4次为水样便,量多,进食少,体重逐渐减轻。曾在某院吞钡检查发现十二指肠、近段空肠有憩室样改变。查体:脉搏96次/分,血压105/60mmHg,呼吸20次/次。体质消瘦,皮肤弹性差,眼球陷凹,双肺呼吸音清晰,腹部呈舟状腹,上腹部有轻触痛,无震水声。肠鸣音存在。查血红细胞2.57×10~(12)/L,血红蛋白70g/L,大便隐血( )。经术前输血600ml,血红蛋白提高为95.89g/L,红细胞3.10×10~(12)/L。诊断:十二指肠、空肠多发性  相似文献   
30.
为提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对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准确性与实时性,研究了一种基于视觉信息的路面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路面附着系数的预估计。设计压缩卷积机制以降低网络运算参数,采用特征图全局平均替换全连接层以提升网络的拟合性能,并构建路面识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W-VGG。利用自建路面图像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多层知识蒸馏技术的DW-VGG网络识别精度较高,分类性能评估指标F1得分为96.57%,并有效降低了网络的运算和内存成本,识别单张图像只需32.06 ms,预测模型只有5.63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