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探讨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间收治入新生儿科救治的ELBWL 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儿治愈7例、好转1例、死亡4例、放弃13例.近3年存活率80%,较前4年存活率57.1%有一定程度的上升.ELBWL最常见的合并症仍然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0%)、脑室内出血(50%)、新生儿感染(75%).死亡病例组中,发生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肺出血、新生儿休克、新生儿窒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均较存活组发生高.结论 ELBWI转归可能与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程度相关,RDS、颅内出血及感染仍为当前关注的问题,整体医疗水平提高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早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7日龄早产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置80 mL/L氧环境中放置2 h,制备HIBD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EPO治疗组、G-CSF治疗组和EPO加G-CSF联合治疗组.EPO、G-CSF及EPO加G-CSF治疗组分别于进缺氧仓前30min、出缺氧仓后即刻及以后1次/d腹腔注射EPO(5 000 IU/kg),G-CSF(50μg/kg),以及EPO(5 000 IU/kg)加G-CSF(50μg/kg),连续1周.假手术组不予任何药物,对照组为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通过测量各组脑质量、脑损伤比率、组织学检查及姿势反射实验观察EPO、G-CSF及EPO加G-CSF联合应用的疗效.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一般情况无明显改变,术后1周及3周脑质量减低明显,脑损伤比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01,0.01),形态学发现大脑半球出现明显萎缩,有神经元变性坏死.术后3周姿势反射正常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01).经EPO,G-CSF及EPO加G-CSF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早产鼠脑质量有所增加(P<0.05,0.01),脑损伤比率明显减小(P<0.05,0.01),形态学发现大脑皮质萎缩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神经元变性及脱失较对照组减轻.术后3周姿势反射实验正常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EPO和G-CSF对早产鼠HIBD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达到更好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救治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存活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关键问题。方法对于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2例E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救治工作的经验体会。结果(1)近3年ELBWI存活率(4/5)较前4年(4/7)明显增高;救治成活者最小胎龄25周,出生体重650g。(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是造成严重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呼吸、感染、内环境紊乱仍是ELBWI死亡的主要原因。(3)近3年没有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核黄疸等ELBWI易发生的并发症。结论ELBWI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团队整体水平的体现,既要提高存活率又要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因此,必须注重产前、产时及出生后产、儿科的密切配合;对ELBWI的护理工作要精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努力争取患儿家人的理解与合作。出院后将ELBWI纳入高危儿管理系统是保证其生存质量的关健。  相似文献   
16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牙周炎的认知程度,为该群体制定121腔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结果被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认识牙周炎细菌感染炎性本质的有24例(22%),认识牙周炎与糖尿病有关的有46例(42.2%),对牙周炎的治疗目标有正确理解的有56例(51.4%)。结论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和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牙周炎的认知水平,有利于牙周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5.
小儿急性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了解我国广大地区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从我国有代表性地区收集到1968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48例无腹泻儿、135例正常新生儿的同样标本,以及36例成年腹泻患者和37例无腹泻成人粪便标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查标本中轮状病毒RNA,部分标本同时用ELISA法查轮状病毒抗原,以及电镜检查病毒,部分标本还进行常规细菌培养。所有腹泻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结果 从1968例腹泻患儿标本中804例查出轮状病毒RNA,病毒RNA阳性率为40.9%。36例成年腹泻患者中1例轮状病毒RNA阳性,其余无腹泻者均未查出轮状病毒RNA阳性。在1968例患儿便标本中,1493例用ELISA法查出33.5%轮状病毒阳性。在804例轮状病毒RNA阳性中,A组轮状病毒阳性占99.6%,C组占0.4%。A组轮状病毒中RNA长型占65.8%,RNA短型占33.3%,其他占0.8%。轮状病毒RNA长、短型中又可各分为4个主要电泳型(4232、4222、3232、3222),病毒基因变化集中在第2、3及7-9片段上。病毒感染有明显季节性,秋冬季感染多,春夏季感染少。从患儿中检出病毒以-1岁、-2岁为高,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2岁以内,尤其是6个月至2岁。在不同地区、城市、年份、轮状病毒感染率不一,可能与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此外,还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病毒检出率的影响。结论 通过本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广大地区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原,多发于秋冬季和2岁以内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黄疸的临床特点、分析黄疸的病因、探讨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65例出现黄疸的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VLBWI血清胆红素浓度 >2 5 5 μmol/L(15mg/dL) ,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 9例 ,占 44 62 % (2 9/ 65 ) ,患儿胎龄平均为 3 1周 ,出生体重平均为 13 62g ;黄疸出现时间平均为 5 5 46h ,黄疸达高峰时间平均为 6 8d ,血清胆红素浓度最高平均为 3 2 7 5 μmol/L(19 15mg/dL) ,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 2 2d。血清胆红素浓度 <2 5 5 μmol/L(15mg/dL)者 3 6例 ,占 5 5 3 8% (3 6/ 65 ) ,患儿胎龄平均为 3 0周 ,出生体重平均为 1198g ;黄疸出现时间平均为 3 6 7h ,黄疸达高峰时间平均为 4d ,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 10d。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易出现黄疸与红细胞寿命较短、肝功能发育不成熟、肠 -肝循环增加有关 ,根据患儿日龄、出生体重、疾病情况行蓝光治疗 ,进行早期干预 ,可有效降低换血和核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 年入住NICU 的596 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体重分为EUGR 组(n=217)与非EUGR 组(n=379),应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EUGR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596 例早产儿按体重、身长、头围评价,出院时EUGR 的发生率分别为36.4%(217 例)、42.0%(250 例)、22.8%(136 例)。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IUGR)、首次肠道喂养时间晚及呼吸系统合并症是早产儿发生EUGR 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6.508、14.522、5.101、1.366、1.501)。结论 加强母亲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减少IUGR 的发生,尽早进行肠道喂养,积极防治生后合并症对降低EUGR 的发生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出生并定期随访至校正胎龄6 个月的1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UGR早产儿40 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131 例。比较两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及校正胎龄3 个月、6 个月时的神经发育情况。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IUGR 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均明显高于AGA 组;校正胎龄3 个月时Gesell 各项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均低于AGA 组;校正胎龄6 个月时,IUGR组精细动作及语言发育商低于AGA组,但两组大运动、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6月龄时体重追赶落后的患儿各项发育商均明显低于追赶理想的IUGR 和AGA 患儿。结论 IUGR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迟缓可对早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