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综合评价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病毒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性,为制定重点人群的乙肝免疫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实验组干预措施为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病毒疫苗;对照组干预措施仅为新生儿注射乙肝病毒疫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项随机对照研究,采用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各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较小。Meta分析显示实验组母婴传播率(6.01%)低于对照组(16.37%),χ^2=7.02,P〈0.001;合并RR为0.37,95%可信区间为0.28-0.48,敏感性分析提示模型稳定性较好。亚组分析显示无论对于单纯HBsAg阳性还是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孕妇;或者不管是以新生儿出生24h内乙肝感染标志阳性或是以出生后12个月乙肝感染标志阳性为标准,实验组的母婴传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病毒疫苗能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讨因良性疾病行全/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腔包块,并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盆腔包块良性、恶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因良性疾病行全/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腔包块,并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47例.根据末次手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资料分为良性组(163例)和恶性组(84例),比较分析术前临床特点.结果 在247例资料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163例(65.99%);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84例(34.01%).两组比较,恶性组患者切除子宫的年龄更大(χ2=7.97,P<0.05),因盆腔包块接受末次手术年龄更大(χ2=21.34,P<0.05),发现盆腔包块距前次手术时间更长(χ2=17.67,P<0.05),较少因查体发现盆腔包块(χ2=44.58,P<0.05),以腹胀纳差(χ2=33.60,P<0.05)和排便异常(χ2=14.60,P<0.05)更多,术前影像学提示为混合回声包块更多(χ2=61.41,P<0.05),术前CA125大于正常范围更高(χ2=75.6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切除的年龄(≥44岁)(OR=3.88)、查体发现盆腔包块(OR=0.21)、排便异常(OR=15.65)、影像学检查提示混合性(OR=5.13)及血清CA125异常升高(OR=8.48)均是后续发生盆腔恶性包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既往因良性疾病全/次全切除子宫、新发盆腔包块的患者,如切除子宫时年龄偏大,末次手术盆腔包块非体检发现,出现排便异常,盆腔包块性质为混合性,同时伴有CA125的升高,需要特别注意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3.
李燕婷  韩柏  王彦芳 《安徽医药》2023,27(10):1975-1980
目的探究住院抑郁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状及其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 2021年 9月至 2022年 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中重度青少年抑郁症病人 120例,分为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n=29),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组(n=65),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SA)组( n=26)。使用自制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24评估病人的情绪状态;使用自尊量表( SES)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儿童期虐待问卷( CT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网络成瘾测试( IAT)评估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NSSI组、 SA组抑郁、焦虑的得分逐渐增高, SA组 HAMD与 HAMA得分高于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27.6±4.54)分比( 22.83±4.80)分;(20.3±4.14)分比( 17.21±4.60)分,均 P<0.05]; NSSI组和 SA组 CTQ总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神经质、精神质、 ASLEC总分、人际关系、受惩罚、 IAT得分高于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NSSI组及 SA组内外向及 SES得分显著低于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37.33±3.10)分比( 35.98±2.34)分比( 39.70±3.37)分; 22.00(18.50,24.00)分比 17.50(15.00,22.00)分比 26.00(23.00,29.50)分,均 P<0.001)]; SA组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其他、 IAT得分高于 NSSI组[( 9.00(8.00,10.25)分比 8.00(7.00,9.00)分; 14.50(13.00,17.00)分比 13.00(12.00,14.00)分; 8.00(7.00,10.00)分比 6.00(6.00,8.00)分; 55.00(54.00,56.00)分比 53.00(51.00,54.00)分,均 P<0.001)]; NSSI组学习压力得分高于无自伤自杀行为组[(11.68±5.29)分比( 8.72±5.33)分, P<0.05],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质、 IAT为 NSSI的危险因素, SES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症病人 NSSI行为的患病率较高,精神质、网络成瘾是自伤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自尊的程度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古代文献对暴风客热的治疗方法及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并起到指导临床的作用。方法 收集古代文献治疗暴风客热处方119首,对处方的成书时间,药物的频数、频率、性味、归经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我们发现古代文献临床治疗暴风客热大多成书于唐、宋以后,共收集药味157味,高频中药22味,性味以寒性、苦味为主,大多数药物归于肺、肝经。结论 利用文献计量学可初步揭示古代药物临床治疗暴风客热的药物规律,古人治疗暴风客热遵循“祛风解表”“理气宣肺”“清热解毒凉血”“通腑泄热”“清肝明目”的治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