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127篇
  4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21.
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TFF3)是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成员,主要分布于小肠和结肠.研究表明,ITF在促进损伤修复、保持黏膜完整性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目前认为感染、免疫、遗传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导致其发病,其中免疫凶素和肠黏膜屏障起关键作用,肠黏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破坏,能触发系列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最终导致肠黏膜慢性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肠三叶因子(rhITF)联合5-氨基水杨酸(5-ASA)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CD8 T细胞Fas/FasL、Bcl-2/Bax蛋白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探讨细胞凋亡机制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UC肠黏膜组织以及6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CD8,Fas/FasL, 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CD8阳性细胞在上皮间的浸润在UC 组为52%,正常组为7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急性期较缓解期也显著减少(20% vs 74%,P<0.01).CD8在UC患者急性期黏膜固有层的表达为80%,高于缓解期的34%(P= 0.0006).Fas在UC上皮中表达62%,正常组织 3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急性期高于缓解期(84% vs 45%,P<0.01).FasL在固有膜炎性细胞中的表达UC组为62%,正常组7%,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急性期(88%)高于缓解期(43%),而且CD8与FasL在黏膜固有层炎性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X2=7.3,P<0.01). Bcl-2/Bax在UC肠黏膜上皮的表达率与正常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UC肠黏膜组织Fas/FasL表达增强, Bcl-2/Bax表达无明显变化,CD8细胞与UC急性期Fas/FasL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3.
作者测定40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发现慢性肾衰患者血清PRL升高,T降低,LH和FSH升高,并讨论了慢性肾衰患者性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本文报道了威海市1例境外输入性三日疟病例的诊疗经过。患者曾在非洲务工多年,未到过国内其他疟疾流行区,也无输血史。回国后半月初次出现不规则发热、出汗和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经基层医院血检,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镜检复核,山东省寄生虫防治研究所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镜检复核及PCR扩增,确诊为三日疟。经氯喹/伯氨喹8 d足量全程规范化治疗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和再燃。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构建弓形虫表面抗原2(SAG2)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根据SAG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用PCR法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基因片段,再克隆到p GEX-4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并测序后,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并纯化,以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反应原性。结果 SAG2基因PCR产物大小约为561 bp,与预期相符。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构建成功,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重组质粒转化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SAG2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7 ku,该蛋白可被GST标签抗体识别。结论成功重组了弓形虫SAG2基因,表达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弓形虫体不同组分抗原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宿主的免疫保护力。 方法 应用SDS PAGE电泳对弓形虫体超声粉碎抗原进行分离、纯化 ,选择特异性抗原组分进行配伍 ,然后与福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 ,检测多项免疫指标 ,并观察弓形虫对各免疫鼠的攻击力。 结果 SDS PAGE电泳显示 ,弓形虫体抗原有 7条特异抗原带 ,对其中 4条 (P67、P3 5、P3 0、P2 2 )分离、纯化、配伍后分别免疫小鼠 ,各实验鼠脾脏的CD8+ T淋巴细胞及其脾细胞培养液中IL 2、IFN γ的滴度均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加 ,其中以P3 0 /3 5配伍组增高最明显 ,并且该组合诱导的免疫保护力最强 ,攻击感染后平均存活时间 (7.0 5d)明显长于其它实验组和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P3 5和P3 0蛋白联合使用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细胞免疫和较强的免疫保护力 ,二者可能成为弓形虫多价亚单位疫苗的侯选抗原。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清蛋白(尿mAlb)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联合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该院的100例妊高征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早期肾损伤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肾损伤,n=63)、研究组(合并肾损伤,n=37),另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产检的5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正常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并对比3组受检者血清CysC、尿mAlb、β_2-MG水平,评估CysC、尿mAlb、β_2-MG单独及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组CysC、尿mAlb、β_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尿mAlb、β_2-MG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准确率(90.00%)较单项指标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尿mAlb、β_2-MG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灵敏度(94.59%)、特异度(87.30%)、阳性预测值(81.40%)、阴性预测值(94.49%)略高于单项指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尿mAlb、β_2-MG均可有效反映肾损伤状况,三者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妊高征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准确率,可为本病早期诊断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8.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是放疗剂量的主要限制因素,降低了肿瘤局部控制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本文主要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预测指标以及康复医学相关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IL-32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12例,正常皮肤24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32在它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IL-32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皮肤中表达较强,在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较弱;IL-32mRNA和IL-32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较正常皮肤明显降低(P均<0.05),而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2在病理性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笔者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应用腹腔镜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了直肠癌前切除术11例。均采用4孔法;先行腹腔镜探查,确定具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可行性后,再在腹腔镜引导下放置戳卡,摆放体位,经腹壁悬吊乙状结肠及子宫;镜下分离解剖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的离断及吻合转在腹腔镜下完成。回顾性分析该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手术体会。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330 min,平均288.6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40 ml;清扫淋巴结数量12~21枚/例,平均13.9枚/例;术后排气时间18~26 h,平均22 h;术后住院时间7~16 d,平均11.5 d;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示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残留。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