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1.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以其年代久远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尝试改革教学模式,结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及中医经典课程特点,在“厚基础、诵经典、重临床”的理念下,采取问题式、案例式教学,强调背诵原文,激发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等多元教学模式,使教学体现“在思考中学习、在背诵中强化、在点拨中理解、在应用(案例分析)中提高”,为学生掌握经典基本知识、形成中医辨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清热抗感冲剂对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治疗作用.方法:共观察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294例.治疗组154例,服用清热抗感冲剂;对照组140例,服用银翘解毒片.两组进行对照观察,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133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9例,痊愈率为86.36%,总有效率94.16%;对照组痊愈93例,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31例,痊愈率为66.43%,总有效率为77.8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清热抗感冲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清热抗感冲剂对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治疗作用.方法:共观察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294例.治疗组154例,服用清热抗感冲剂;对照组140例,服用银翘解毒片.两组进行对照观察,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133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9例,痊愈率为86.36%,总有效率94.16%;对照组痊愈93例,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31例,痊愈率为66.43%,总有效率为77.8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清热抗感冲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4.
清热抗感冲剂对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清热抗感冲剂对实验性免疫低下大鼠及正常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探讨该方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抽取其中雌雄各25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5mg/(0.5mL.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7天,造成免疫低下大鼠,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对照组(银翘解毒片组)、西药对照组(γ-干扰素组)、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保证每组雌雄各半:其余50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同样保证每组雌雄各半。上述各组连续用药3天后,麻醉无菌操作完整摘除脾脏,置含RPMI营养液的无菌瓶中,送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清热抗感冲剂能显著增加正常大鼠和注射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低下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P<0.05或P<0.01)。结论:清热抗感冲剂对大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5.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带瘤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肺癌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进展的研究,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综合治法等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优势。肺癌病机以虚、瘀、痰、毒为主,治疗上多补虚、祛瘀、化痰、解毒,尤其是虚、瘀的存在成为了肺癌向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6.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西医结合是在发展中医、发展西医基础上的结合,是两个医学前进中的结合、提高中的结合,这是人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中西医结合将独具特色和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方向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认识和方法上的思维结合,因为两套医学针对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体,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表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会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而有所改变的,而这两套医学体系对人体的认识,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