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3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35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135篇
预防医学   27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88篇
中国医学   342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瞿幸教授辨证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荨麻疹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辨证治疗,主要分为寒束表、热犯表、脾胃不和、血虚受等证.结果:74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62.16%.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荨麻疹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2.
中医对眩晕病证的认识,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到处方用药,无不彰显着“道法自然”“取象比类”思维的妙处.“象”思维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主要思维方式,是一种对客体形态的再认识与内在实质的理解相统一的认识活动.中医运用“取象比类”方法来阐释阴阳、五行、藏象等中医经典理论,更用之来指导临床.“培土生金”“增水行舟”“提壶揭盖”“釜底抽薪”等治法,皆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眩晕的病位在脑窍,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脾、肾,尤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其治疗应祛避外,镇熄肝,清疏上窍,培土养正.  相似文献   
103.
<正>百合地黄汤原方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由百合、生地两味药组成,有养心清肺、滋阴清热的功效[1]。主治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现代用百合地黄汤治疗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紊乱、癔病等以神志性病变为主的病症[2]。我们用其加减治疗血虚燥型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26例,均为2012年至2014年门诊患者。男17例、女9例,年龄58~7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敦煌遗书医药文献中涉及治疗白屑头痒类疾病的5首古医方的组方含义,明确了5首敦煌古医方主治疾病包括白屑、白秃疮、油。证型可分虚实两大类,临床应当辨病辨证、分别虚实而择方使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针刺曲池、合谷对于外感发热(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5例)、药物组(15例)和针刺合药物组(15例)。针刺组针刺曲池、合谷,药物组服用银翘解毒颗粒,针刺合药物组采取针刺的同时并服用银翘解毒颗粒,观察72 h的即时退热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退热效应上,治疗72 h后各组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长短上(P0.05),针药组针刺组药物组;痊愈时间上(P0.05),针药组针刺组药物组。总体症候疗效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针药组(92.86%)高于药物组(73.33%)和针刺组(69.23%);痊愈率上针药组痊愈率(50.00%)高于针刺组(23.08%)和药物组(26.67%)。结论:针刺曲池、合谷退热效果较好,配合药物共用临床症候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6.
明代万历年间,名医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中曾经记载了一个名为"润肌膏"的药方,此方功能养血、凉血、润燥,可以治疗血分燥热所致的"秃疮头皮干枯,白斑作痒,头发脱落;白屑头面瘙痒,日久出现白屑,脱而复生"等症状。此方传入日本之后,由江户时代的外科专家华冈青州作了工艺上的改良,更名为"紫云膏",并载于其所著的《春林轩膏方便览》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化丹中不溶性砷盐和可溶性砷盐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18批化丹中二硫化二砷和三氧化二砷的含量。结果:建立的二硫化二砷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7.61%,RSD 2.0%。三氧化二砷在4~16μg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77%,RSD2.1%。18批化丹中二硫化二砷质量分数0.012~0.021 3 g·g-1,平均质量分数0.018 4 g·g-1,差异系数13.3%;三氧化二砷质量分数75.24~124.55μg·g-1,平均质量分数92.99μg·g-1,差异系数15.3%。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为化丹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实验依据。不同批次化丹中二硫化二砷和三氧化二砷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双银纠正汤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热证)的临床观察及疗程报道。方法:108例周围性面瘫(热证)患者随机按数字表分为针灸组和治疗组各54例。针灸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1次/d,每周休息1 d;治疗组在针灸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银纠正汤内服治疗,1剂/d,分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面神经功能分级(H-B)量表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4%,高于针灸组的75.93%(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率50%,针灸组为24.07%,治疗组优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第2周治疗组治愈例数多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DIP量表评分高于针灸组(P<0.05),FDIS评分较低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B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均低于针灸组(P<0.05)。结论:与单纯针刺治疗比较,双银纠正汤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热型)能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09.
月经疹又称"经行疹",是指月经周期发病,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瘙痒性皮疹,呈规律性发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血"两者密切相关;如《医宗必读卷十》云:"治先治血,血行自灭",在者,常因热、寒引起;二者均以邪为患,缘体虚邪袭入,郁于皮腠而发。其次,妇人先天以血为本,故妇人病多责肝;而肝又与""、"血"息息相关,肝主藏血、疏泄之功影响着女子经、带、胎、产。故本病亦可通过不同治法来疏理肝气,调养肝血达"气血同调",气血调和则病瘥。本病临床较常见,但专门论述本病者少,临床需更多此类的理论探讨来丰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类风镇痛Ⅰ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类镇痛Ⅰ号冲剂治疗类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从免疫学方向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类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类镇痛Ⅰ号与常规西药联用)36例,对照组(单纯西药)34例,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检测常规类湿性关节炎临床指标、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IL-6、IL-6R)、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及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免疫球蛋白IgG、血沉、IL-8和TNF-α下降幅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类镇痛Ⅰ号能提高类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类湿性关节炎免疫损伤等多种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