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目的:检测拉米夫定(LVD)抗HBV治疗过程中YMDD变异出现的时间和频率.方法: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接受LVD治疗,100 mg/d,疗程5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 ,20周,24周,36周和52周检测YMDD变异、HBV DNA、ALT和HBV M.结果:20周有1例出现YMDD变异,24周有2例YMDD变异,36周有4例YMDD变异,52周有5例YMDD变异;52周后,HBV DNA转阴率为74.3%(26/35),ALT复常率为71.4%(25/35),HBeAg转阴率为42.9%(15/35).结论:LVD治疗20周前,换用或联合另一种有效的核苷(酸)类似物,可有效预防YMDD耐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LPS诱导RAW264.7细胞内HMGBl转位及其释放.方法: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小鼠RAW264.7细胞20 h,用荧光显微镜观察LPS诱导RAW264.7细胞HMGB1的分布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MGB1在胞核及培养上清中的水平.结果:LPS处理小鼠RAW264.7细胞20 h后,培养上清中的HMGB1水平明显增加,胞核HMGBl含量减少,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LPS能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HMGB1,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3.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实验性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研究表明HMGB1可由巨噬细胞等主动分泌或由坏死细胞被动释放到细胞外基质内。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脓毒症、关节炎等病理生理反应过程,并认为它有可能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下游因子。急性肝衰竭(AHF)往往导致严重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并介导TNFα等细胞因子释放。但HMGB1在急性肝衰竭中是否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D-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探讨了HMGB1在AHF中的变化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ETV)与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 w的疗效。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5月的资料,纳入ETV与LAM联合AD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 w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RCT,包括联合组311例,ETV组3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48 w时,联合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未见明显优于ETV治疗组,其白蛋白升高、胆红素下降、PT缩短、Child-Pugh评分下降幅度的标准化均差(SMD)分别为-0.10 (95%CI-0.31~0.12,P=0.39)、-0.00(95%CI -0.58~0.57,P=1.0)、0.19 (95%CI -0.01~0.40,P=0.07)、-0.03 (95%CI -0.24~0.18, P=0.76);在治疗48 w时,联合治疗组病死率、血清HBV DNA转阴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和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5.3%、68.8%、24.1%和5.0%,与ETV治疗组的4.5%、74.8%、23.4%和2.8%比,无统计学差异(P=0.83、P=0.19、P=0.96、P=0.39)。结论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具有相似的短期疗效,但其远期疗效如何尚需大样本长疗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5.
应用ABC-ELISA法和常规ELISA法对41例手术证实包虫病人血清及34例健康人血清检测结果表明:ABC-ELISA法是更为敏感和特异的包虫病诊断方法。该法在待测血清作1:3200稀释时无假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90.24%,而常规ELISA法假阳性率为26.5%,阳性率仅为63.47%,两法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通过人源与羊源包虫液抗原检出结果的比较,讨论了ABC-ELISA法诊断包虫病选用异源抗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的含量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含量, 探讨HMGB1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20例,CHB患者40例, 健康对照者10名,取外周血14 mL,4 mL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血清TBil和PTA;10 mL用W 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样品中HMGB1,对患者血清HMGB1含量与TBil和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 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MGB1检出率为100%(20/20),平均含量为(80.6±12.6) μg/L ;15 例重度CHB患者血清中HMGB1检出率为93%(14/15),平均含量为(73.4±11.9) μg/L;1 2例中度CHB患者血清中HMGB1检出率为50%(6/12),平均含量为(58.3±16.4) μg/L;13例轻度CHB患者血清中HMGB1检出率为7.7%(1/13),含量为29.8 μg/L;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未检出 HMGB1,重症乙型肝炎组HMGB1含量明显高于CHB组(P<0.01).血清中HMGB1的含量与TB il呈正相关,与PTA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MGB1的含量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抗结核药物联合蜂蜡巴豆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97例耐药患者入选,随机分配为A、B两组,A组47例,化疗联合蜂蜡巴豆;B组50例,单纯化疗.两组疗程均为18个月.结果:痰菌阴转率:治疗3个月末,A组60.87%,B组30.43%(P<0.05), 疗程结束时A组为84.8%,B组65.2%(P<0.05).A组病灶有效变化率为91.30%,B组为73.91%(P <0.0 5).虽然两组的病情好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但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 组(P<0.01).结论: 抗结核药物联合蜂蜡巴豆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对耐药结核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并可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针对HBV X的siRNA表达载体pGenesil-HBV X与阳离子脂质体的复合物对HepG2.2.15细胞转染效果及其对HBVM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Genesil-siAFP表达载体和非转染细胞分别作非特异性序列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不同配比浓度pGenesil-HBV X与阳离子脂质体的复合物转染HepG2.2.15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阳性细胞百分率,筛选出最佳转染效率的剂量配比。于转染后24h、48h、72h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TRFIA)检测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结果:pGenesil-HBV X与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8μL∶2.5μg剂量配比组的平均转染率达到了(55.1±4.3)%,且不影响细胞活性;转染后48h和72h后该siRNA表达载体对HepG2.2.15细胞表达HBsAg和HBeAg抑制作用显著(P<0.05)。结论:8μL:2.5μg剂量配比组的pGenesil-HBV X与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是最佳的转染剂量配比,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表达HBsAg和HBeAg。  相似文献   
109.
HMGB-1是一种分子量为30KD、分布广泛的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30多年前,高迁移率组蛋白(HMG)首次从牛胸腺中提取鉴定.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一种存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中的DNA结合蛋白,主要参与稳定核小体、易化基因转录、调节类固醇受体活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鉴定细胞性质。方法 4~5周龄大鼠随机分成3组,无菌状态下剥除胸膜,将肺组织边缘剪成1 mm3的大小,贴入一次性培养瓶,分别用含肝素钠的DMEM完全培养液、RPMI1640完全培养液以及含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CD31的表达。结果与2组对照组相比,采用含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的完全培养液培养,获得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多,纯度高。内皮细胞于24 h迁移出肺组织块,14 d左右汇合,呈多角形,以铺路石样镶嵌状排列生长。传代细胞呈长梭形,生长迅速,具有自发形成血管的倾向。细胞为CD31免疫反应阳性,证实其为内皮细胞。结论采用组织块贴壁法,选择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以及优化分离过程,可以获得高纯度原代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