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84篇
  免费   3721篇
  国内免费   1333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212篇
妇产科学   158篇
基础医学   864篇
口腔科学   340篇
临床医学   6638篇
内科学   4192篇
皮肤病学   782篇
神经病学   933篇
特种医学   9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2430篇
综合类   17886篇
预防医学   3687篇
眼科学   234篇
药学   19562篇
  176篇
中国医学   5387篇
肿瘤学   2610篇
  2024年   316篇
  2023年   1076篇
  2022年   1367篇
  2021年   2048篇
  2020年   2548篇
  2019年   3100篇
  2018年   1474篇
  2017年   2834篇
  2016年   2757篇
  2015年   2926篇
  2014年   4275篇
  2013年   3864篇
  2012年   4488篇
  2011年   4288篇
  2010年   3692篇
  2009年   3253篇
  2008年   3114篇
  2007年   2736篇
  2006年   2492篇
  2005年   2289篇
  2004年   1968篇
  2003年   1800篇
  2002年   1452篇
  2001年   1300篇
  2000年   985篇
  1999年   783篇
  1998年   650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20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57-59+64
目的探究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水平和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FEV1水平和P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不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其机制可能与提高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104例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给予改善心功能、稳定心率在内的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6粒/次,2次/d。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心率、RR间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5%(46/52)和75.0%(39/5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24 h总心搏次数、心率及长RR间歇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最长间歇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最长间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长RR间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LVEF及均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D、LAD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变化都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有效稳定心率,缩短长间歇,改善心功能,调节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4.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减轻应激反应等作用。 大 量的研究证实,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不但具有辅助镇痛作用,还可减少其他镇痛药物的用量,减轻其不良反 应,增强其镇痛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疼痛反应。该文就右美托咪 定应用于围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联合乌司他丁对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应激反应、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择期行PCNL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2例。A组给予常规全麻,B组在A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后即刻给予丙泊酚100~200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C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万IU/h静脉持续泵入;记录3组麻醉诱导前(t_0)、术毕(t_1)、术后1 d(t_2)、术后2 d(t_3)、术后3 d(t_4)的氧化应激、应激反应、肾功能和肾血流量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t_1时点血浆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达到最低值后逐渐回升,丙二醛(MDA)则呈相反趋势,C组t_1~t_4时点以上指标均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均0.05);3组t_1时点血浆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C组t_1~t_4时点以上指标均低于B组,B组低于A组(P均0.05);3组各时间点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t_2时点血浆血浆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液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微量白蛋白(UMA)均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C组t_1~t_4时点以上指标均低于B组,B组低于A组(P均0.05);3组t_2时点肾段间动脉、肾叶间动脉V_(max)达到最小值后开始回升,RI则呈相反趋势,C组t_1~t_4时点以上指标均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均0.05)。结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联合乌司他丁能够抑制全麻下PCNL患者围术期的氧化应激,降低应激反应程度,具有显著的肾功能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萸竹定眩丸治疗颈性眩晕的短期疗效。方法:将河南省中医院脊柱科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加服萸竹定眩丸治疗。每组疗程均为4周1个疗程,1个疗程后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中优4例,良28例,可6例,差2例,有效率80%(32/40);对照组中优1例,良21例,可8例,差10例,有效率55%(22/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能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萸竹定眩丸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自拟乳验方联合他莫昔芬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HMG)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郁痰凝型HM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乳验方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大小、乳房肿块质地)、雌二醇(E_2)、孕酮(P)、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乳房疼痛积分、乳房肿块大小积分及乳房肿块质地积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_2、PRL水平均降低,P水平均升高,但治疗组改善E_2、P、PRL分泌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自拟乳验方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具有明显改善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的作用,并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不仅疗效确切,还可降低西药他莫昔芬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运动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洼田饮水试验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