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01.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联合腹针治疗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5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倍他司汀片、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40例益气聪明汤结合腹针(黄芪20g,白芍15g,党参15g,升麻5g,黄柏15g,葛根30g,蔓荆子15g,甘草5g),腹针取主穴天地针中脘、关元,配穴商曲(双)、滑肉门(双)、气穴(双)。常规消毒据腹部脂肪及体形胖瘦选用40~60 mm的特制毫针,对准穴位直刺。用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观测临床症状、阳性体征,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随访1年,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联合腹针治疗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2.
总结姜树民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常用药对(或药组)8个,药对之间体现了姜教授通补兼施、燥润并举、寒热相宜、升降同调、轻灵平和的治疗原则,也反映了姜教授"以痈论治"、"治中焦如衡,以平为期"、"胃不和则卧不安"等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3.
承气汤作为仲景泄热攻下法的代表,用于胃肠道邪热积滞与气机之调理,现在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脾胃系统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了"明确标本,分清缓急""保胃气"的学术思想,其首创之苦寒泻下法,对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有指导性的作用,尤其对温病学派治法和用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4.
辛开苦降法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法,东汉张仲景开本法之先河,后又被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发展,一直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该文介绍了姜树民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5.
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病的发生发展与诸多因素相关,其中饮食不节与情志不畅是引发脾胃病最重要因素。食积内停、情志失调均可影响脾胃的生理功能,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水湿运化不利。芳香药物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效果显著。姜树民治疗脾胃病,以芳香药为主,取其辛香温燥之药性,理气化湿健脾之功用,并将顾护脾胃后天之本贯穿始终,消补兼施,寒热平调,同时倡导合理饮食,调畅情志,治疗湿邪阻滞中焦,气机壅塞所致之脾胃病,且颇具良效。  相似文献   
10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缺血性猝死.  相似文献   
107.
临床上造成急性肝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病毒感染、服用药物不当、食物添加剂、酒精摄入过量、误服有毒食物如毒草、放射线损伤,除此之外肝外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简接造成其损伤的也不少见.这些因素还和患者的身体对导致损伤的因素的反应性不同而呈现出很大差异.如不同基因型导致的病人个体药物生物转化的差异,称为遗传多态性药物性肝病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及药物防治揽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缺血性猝死。近年来,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稳定斑块在促发因素下破裂及激发血栓形成,冠脉血管闭塞,是引起ACS的病理基础。在药物防治上面,稳定斑块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降脂药物,抗血小板治疗,抑制斑块内炎症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稳定斑块途径。基因治疗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发挥安全有效的作用。中医药在这方面更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楚云  姜树民 《河南中医》2019,39(12):1837-1841
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病机为肝之不疏,横逆犯胃;心失所养,子母同病;肺气不畅,脾运失健;肾之不足,脾虚失养。姜教授认为五脏之气,皆绕于脾,治脾胃以安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姜教授在临证时,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思想,灵活辨证遣方用药,均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0.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雏形初步建立,寒热并用法亦形成于此时。寒热并用之法用于药物配伍始于《汤液经法》,成熟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将寒热并用之法首次完整系统的运用于方剂之中。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首针对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寒热错杂证候而设立的方剂,晋唐时期寒热并用法理论停滞不前。宋金元时期,寒热并用法获得巨大的理论飞跃,内涵更为丰富,代表方剂愈加繁多。明清时期,中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温病学派亦出现于此时期。同时,药物研究方面,以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要代表,为后世提供了寒热并用法指导药物配伍的理论依据。寒热并用法作为中医常用治法,《黄帝内经》为其源,《伤寒杂病论》为其始,隋唐时期予以传承,金元时期予以革新,兴盛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