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6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01.
LASIK治疗近视后切削中心的角膜地形图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近视眼术后切削中心的偏移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185例(356眼)LASIK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分析,测量准分子激光切削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距离、方向,并用视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激光切削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距离平均偏心值为0.38±0.26mm;其中偏离瞳孔中心0.5mm以内为263眼(73.9%),0.5~1.0mm为85眼(23.9%),1.0~1.2mm者为8眼(2.2%),切削中心位于鼻侧者为320眼(89.9%).偏中心切削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3行偏心量≤0.5mm中、小光区切削9眼,偏心量>0.5mm为27眼.结论严重的偏中心切削将导致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准确的切削中心定位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扩大切削直径以及完整的角膜瓣对LASIK术后的效果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2.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新华  姚克  姜节凯 《眼科研究》2000,18(6):481-483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用16只家兔建立动物模型,分别在术后1周、2周、1月、2摘除眼球,应用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后,炎症反应局限于缝线穿过的巩膜和睫状体部;聚丙烯缝线和眼部组织的连接不紧密,呈“袖套”样关系;人工晶状体镜片的支撑依靠3根缝线,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好。结论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组织相容性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动物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吴炜  姚克 《国际遗传学杂志》2007,30(5):362-364,382
对于微波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微波的能量低,其辐射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例如点突变、DNA单链或双链的断裂、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交换、微核形成等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热点之一,实验研究的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并存,同时微波所致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此外,如何干预微波的损伤作用,做好公众防护,均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提高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 ,降低表面细胞的黏附性 ,本实验采用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方法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在位聚合”修饰一层 α-烯丙基葡糖苷 (α- AG)。静态接触角、电子能谱分析、光学和力学指标及细胞黏附性测试等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所制备的 α- AG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光学、力学指标均达到产品标准 ;经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其亲水性提高 ,巨噬细胞的黏附性降低 ,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明确一个延续 4代具有珊瑚状表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家系的基因缺陷。方法 家系成员的基因组 DNA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 ;利用 L INKAGE5 .1软件计算两点 L OD值 ;用直接测序法对候选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38个家系成员中有 13个患有遗传性白内障。基因组扫描发现 ,D2 S32 5引物在最大重组率为 0 .1时 ,其两点最大 L OD值 >3,提示与该家系连锁。对人类γ-晶状体蛋白基因簇的 4个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发现 ,此家系患者 γ- D晶状体蛋白 (γ- D crystallin,CRYGD)基因第 2外显子有 1个 C→A突变 ,此突变导致蛋白第 2 3位的脯氨酸被苏氨酸取代 (P2 3T)。结论 珊瑚状白内障表型与C→ A错义突变的 CRYGD基因密切相关 ,且此突变完全相同于最近报道的与一层状白内障表型共分离的突变。发现相同的基因缺陷引起的白内障浑浊可位于晶状体截然不同的部位 ,其病理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的结构蛋白,其在晶状体中的丰富含量以及自身特殊的空间结构,对维持晶状体透明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晶状体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参与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形成与发展。本通过比较多个人类白内障家系和小鼠先天性白内障模型晶状体蛋白基因突变形式,试图对其致病特征和致病机制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视觉包括光觉、形觉、色觉三大部分,光觉在这三者中是最原始而又是最基本的。任何动物(包括人类)只有在具备光觉的条件下才能有形觉和色觉的产生。早在上个世纪,Aubert(1826~1892)就给光觉下了定义,在这前后对于光觉的研究逐渐兴起。然而只是在电子显微镜、电生理新技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诞生以后,光觉研究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从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光觉研究出现了重要的转折。其中光感受器细胞的研究及其感光机理的探讨已成为光觉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各学科、各研究领域新成就的相互渗透,新技术的竟相引用,对光感受器细胞及其感光机理正在用不同的方法、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临床眼科医生也怀着极大的  相似文献   
108.
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晶状体(IOL)的生物相容性包括:囊膜生物相容性和葡萄膜生物相容性。作为生物材料,IOL植入眼内引起了一系列生物相容性反应,IOL材料不同其生物相容性略有差异,这引起了眼科学的关注。他们仔细观察了不同IOL引起的术后炎症反应,细胞在IOL表面的粘附,前囊膜混浊(ACO),后囊膜混浊(PCO)和囊膜皱缩的情况;试图寻找IOL的理化性状与生物相容性之间的联系,希望在IOL植入人眼或动物眼之前,对其可能引发的生物学反应作出预测,为临床IOL的选择和新的IOL的设计提供参考。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9.
非球面等视象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1800 MHz手机辐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ROS)和DNA损伤的影响,以及叠加电磁噪声后对该效应的阻断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受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为4 W/kg的1800 MHz手机频段间断辐射24 h或与2μT电磁噪声联合作用24 h后,利用荧光探针检测ROS水平及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水平。结果:4 W/kg手机辐射可明显诱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ROS及DNA损伤(P<0.001);与2μT电磁噪声联合暴露后可明显阻断该效应,与手机单独辐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与假辐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磁噪声可阻断1800 MHz手机辐射所诱发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ROS及DNA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