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43篇
  免费   2364篇
  国内免费   2213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179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2281篇
口腔科学   742篇
临床医学   2219篇
内科学   2597篇
皮肤病学   202篇
神经病学   547篇
特种医学   5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1647篇
综合类   7319篇
预防医学   765篇
眼科学   332篇
药学   2434篇
  15篇
中国医学   1830篇
肿瘤学   2949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749篇
  2022年   878篇
  2021年   1055篇
  2020年   914篇
  2019年   1028篇
  2018年   550篇
  2017年   891篇
  2016年   768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985篇
  2013年   986篇
  2012年   1352篇
  2011年   1634篇
  2010年   1374篇
  2009年   1353篇
  2008年   1913篇
  2007年   1524篇
  2006年   1322篇
  2005年   1301篇
  2004年   1061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608篇
  2000年   447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目的]通过研究大耳白兔外周血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BP-EPCs)对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筛选更有潜力两种细胞共培养系统从而为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资料支持。[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分离纯化兔EPCs和BMSCs,实验分两组:PB-EPCs和BMSCs间接共培养组中BMSCs为实验组,单独BMSCs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对两组第三代细胞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并评估两组BMSCs分化能力。[结果]两组细胞体外培养形态规则,增殖能力强,生长曲线呈S型。其中兔EPCs和BMSCs间接共培养组较BMSCs单独培养组细胞增长速度更快,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成骨诱导后,间接共培养组BMSCs出现钙结节时间早且茜素红染色较深,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分泌量较单独BMSCs组显著增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成脂诱导后,间接共培养组油红O染色较深,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EPCs和BMSCs间接共培养组细胞在增殖速度和分化能力方面均优于BMSCs单独培养组,提示将BP-EPCs和BMSCs共培养系统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有更大的使用潜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anti-mi RNA-155反义寡核苷酸(AMOs)对腹膜成纤维细胞(FB)增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腹膜FB细胞分为:实验组(anti-mi RNA-155 AMOs 50nmol/L)、阴性对照组(错义链50nmol/L)和空白对照组(PBS)。采用Lipofec-tamine2000作为载体分别转染各组原代培养大鼠腹膜FB细胞,应用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转染后mi RNA155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后腹膜FB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腹膜FB细胞迁移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腹膜FB细胞NF-κB p65与PCNA水平。结果转染48 h后,实验组腹膜FB细胞的mi RNA-155水平,增殖和迁移比例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0.01),NF-κB p65、PCNA蛋白表达水平下调(0.05)。结论 mi RNA-155增加NF-κB p65表达的同时,促进腹膜FB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06.
朱佳  吴恩辉  童春南 《新中医》2021,53(10):1-6
目的:探讨温郁金提取物是否通过抑制微小RNA (miRNA)-103a的表达影响帕金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方法:将SK-N-SH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温郁金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以下简称低、中、高剂量组)、miR-103a组、miR-NC组、高剂量+miR-NC组、高剂量+miR-103a组。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给予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8、16、24μg/mL的温郁金提取物。miR-103a组转染miR-103a mimic并给予MPP+,miR-NC组转染miR-103a mimic阴性对照(miR-NC)并给予MPP+,高剂量+miR-NC组转染miR-NC并给予24μg/mL温郁金提取物,高剂量+miR-103a组转染miR-103a mimic并给予24μg/mL温郁金提取物。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与凋亡,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miR-103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miR-103a表达及MDA含量增加(P0.05),S期细胞比例、Ki-67蛋白表达、GSH-Px活性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miR-103a表达及MDA含量减少(P0.05),S期细胞比例、Ki-67蛋白表达、GSH-Px活性增加(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03a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miR-103a表达及MDA含量增加(P0.05),S期细胞比例、Ki-67蛋白表达、GSH-Px活性减少(P0.05)。与高剂量+miR-NC组比较,高剂量+miR-103a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miR-103a表达及MDA含量增加(P0.05),S期细胞比例、Ki-67蛋白表达、GSH-Px活性减少(P0.05)。结论:温郁金提取物可通过下调miR-103a表达,促进MPP+诱导的SK-N-SH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减轻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地稔治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得到地稔化学成分并筛选出地稔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宫颈癌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地稔-活性成分-宫颈癌靶点”网络,并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使用OmicShare Tools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东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 得到地稔中活性成分28个、活性成分靶点420个、宫颈癌靶点150个,最后获得关键靶点7个,与地稔治疗宫颈癌显著相关的信号通路20条。地稔的主要活性成分为3-甲氧基鞣花酸、柚皮素、芹菜素等。地稔治疗宫颈癌关键靶点为STAT3、PIK3CA、AKT1、ESR1等;关键的生物进程和通路可能包括免疫系统过程、转录调节活性、内分泌与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信号转导通路等。另外,3-甲氧基鞣花酸成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增殖结论 本研究通过筛选发现地稔治疗宫颈癌的关键靶点及通路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过程密切相关。因此,3-甲氧基鞣花酸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从而达到治疗宫颈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冷俊  周晔  施利琴  张莉 《癌症进展》2021,19(5):454-457
目的 探讨曲古霉素A(TSA)对人膀胱癌细胞EJ增殖及WNT抑制因子-1(WIF-1)mRNA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SA对人膀胱癌细胞EJ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TSA处理后人膀胱癌细胞EJ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用药前后人膀胱癌细胞EJ中WIF-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分析用药前后WIF-1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H3-K9)的乙酰化状态.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处理72 h后,0.1、0.2、0.4、0.8和1.6μmol/L人膀胱癌细胞EJ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人膀胱癌细胞EJ经0.2、0.4和0.8μmol/L浓度的TSA处理72 h后,G0/G1期、G2/M期细胞的数量随着TSA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S期细胞的数量随着TSA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0.2、0.4和0.8μmol/L)的TSA处理24、48、72 h后,人膀胱癌细胞EJ中WI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电泳条带符合预期的片段长度,经TSA处理后,人膀胱癌细胞EJ中扩增出目的片段,且随着TSA浓度的增加,目的片段的产物增多.结论 TSA对人膀胱癌细胞EJ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周期阻滞、WIF-1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升高及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RNA)hsa_circ_0001785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qRT-PCR实验检测hsa_circ_0001785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SK-BP-3)中的相对表达水平;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或上调表达hsa_circ_0001785对MDA-MB-231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沉默或上调表达hsa_circ_0001785对MDA-MB-23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hsa_circ_000178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sa_circ_0001785在MDA-MB-231和SK-BP-3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在MDA-MB-231细胞沉默hsa_circ_0001785,MDA-MB-231细胞的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迁移距离显著减少,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而在MDA-MB-231细胞中上调表达hsa_circ_0001785,MDA-MB-231细胞的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升高,迁移距离明显升高,侵袭能力也明显升高。结论:hsa_circ_0001785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SK-BP-3)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沉默hsa_circ_0001785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上调表达hsa_circ_0001785明显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miR-513a-3p靶向鼠双微体基因2(MDM2)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miR-NC、miR-513a-3p、anti-miR-NC、anti-miR-513a-3p、si-NC、si-MDM2、miR-513a-3p+pcDNA3.1和miR-513a-3p+pcDNA3.1-MDM2转染至BGC-823细胞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513a-3p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MMP-2、p21、E-cadherin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BGC-823的活性,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BGC-82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miR-513a-3p与MDM2的靶向关系。结果胃癌细胞BGC-823、MGC-803中miR-513a-3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02和0.34±0.03,与胃上皮细胞GES-1(0.76±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miR-NC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57±0.05、1.03±0.10和1.43±0.14,miR-513a-3p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6±0.03、0.48±0.05和0.63±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130±11.80)个和(117±10.60)个,miR-513a-3p组细胞分别为(58±5.64)个和(50±5.1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si-NC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53±0.05、0.95±0.10和1.36±0.14,si-MDM2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9±0.04、0.57±0.06和0.80±0.08;si-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141±12.02)个和(109±10.60)个,si-MDM2组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66±6.67)个和(61±6.1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miR-513a-3p+pcDNA3.1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4±0.03、0.46±0.05和0.61±0.06,miR-513a-3p+pcDNA3.1-MDM2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48±0.05、0.82±0.08和1.17±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13a-3p+pcDNA3.1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56±5.71)个和(51±5.16)个,miR-513a-3p+pcDNA3.1-MDM2组分别为(113±10.28)个和(104±10.0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513a-3p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DM2的表达有关,可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