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结肠癌106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癌106例资料分析陈瑛王贞美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因至今不明,但发病率在北美、西欧和我国山东、上海、浙江等地有增加趋势,我们总结1987年~1996年2月经大肠镜检查并经确诊的结肠癌106例资料,并作分析。1.临床资料:106例中男62...  相似文献   
102.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跃龙  刘新光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2):1147-114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关系的研究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关注热点,许多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就使临床面对GERD患者是否根除Hp感到困惑。Hp感染究竟在GERD发病机制中有何作用是广大的临床医师应该认识的,为选择正确的针对Hp的方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近年来有关Hp感染与GERD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评价临床疗效,以雷尼替丁作对照;以开放性试验评价安全性。共有43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入选本研究,26例失访(6.03%),可评价病例406例。在双盲试验中,入选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组104例,包括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溃疡74例;入选雷尼替丁组105例,其中胃溃疡31例、十二指肠溃疡74例。开放性试验组可评价病例197例,胃溃疡61例、十二指肠溃疡136例。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用量为350mg,每日2次;雷尼替丁用量为150mg,每日2次。胃溃疡疗程6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4周。以用药后疼痛的消失率、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作为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对消化性溃疡疼痛的消失率与雷尼替丁无差异。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对胃溃疡的6周愈合率为86.67%(26/30),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54.84%,P<0.05);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对十二指肠溃疡的4周愈合率(69.86%,51/73)与雷尼替丁(62.16%,46/74)无显著差异(P>0.05)。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20%。总计301例患者接受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3例(1%)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一定的根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急性胰腺炎合并浆膜腔积液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急性胰腺炎合并胸腔积液和/或腹腔积液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因急性胰腺炎入院合并胸腔积液和/或腹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1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胸腔积液47例、腹腔积液18例.47例胸腔积液病例中,31例(66.0%)为重症胰腺炎(P<0.01),27例(57.4%)合并胰腺假囊肿(P<0.01).18例腹腔积液病例中,14例(77.8%)为重症胰腺炎(P<0.01).死亡6例.其中合并胸腔积液死亡2例,合并腹腔积液死亡1例,合并胸、腹腔积液死亡3例;死因主要为体克.结论 急性胰腺炎合并胸腔积液和/或腹腔积液与重症胰腺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伴消化道出血的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4年(1982—2006年)内尸检的MOFE患者中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MOFE尸检病例在死亡前伴有呕血、便血或尸检时发现胃肠道有大量积血者共45例,其中男38例,女7例;年龄64-96岁,平均79.5岁。发病比例为12.43%,主要死因多数为肺部感染及心、脑、肾脏器衰竭。出血至死亡时间为1~19d,94%的病例在1~7d之内,平均4.5d,前后12年出血至死亡时间比较,近年明显延长。出血最多的部位是胃黏膜(占73%),上消化道表现为黏膜急性病变,广泛或局限性糜烂出血甚至可见胃单发或多发浅表溃疡,下消化道部分则表现为缺血性肠病表现。结论应提高对MOFE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缺氧酸中毒、注意低血压;预防性给予抑酸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措施,可作为积极的手段加以采用;同时还要兼顾发生缺血性肠炎的危险,对血管收缩剂及抗凝剂的应用宜谨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研究治疗后体内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与北京医院特需医疗科于2004年9月至2005年2月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设立不同剂量益生菌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及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组织学积分评定疗效;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脾脏和结肠CD4^+、CD8^+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大剂量益生菌对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效;结肠炎大鼠结肠内CD4^+、CD8^+T细胞均增加,益生菌治疗后回落,而CD4^+/CD8^+比值及外周循环T细胞亚群无变化。结论大剂量益生菌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效,可能与免疫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价菱形结构域蛋白(rhomboi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 RHBDD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癌、癌前病变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病变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重新判读。根据病理诊断类型将入组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SG)、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IN)、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和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5组, 记录各组免疫组化检测RHBDD1在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 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共76例152处病变入选本研究, 其中CSG 17处, LGIN 21处、HGIN 54处、EGC 44处、AGC 16处。CSG组织中RHBDD1的表达显著低于非CSG病变(LGIN、HGIN、EGC和AGC), 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3.157, P=0.001)。病变胃黏膜RHBDD1表达的阳性率随病变严重程度逐渐升高[CSG(35.3%)→癌前病变(LGIN+HGIN)(74.7%)→EGC(75.0%)→AGC(87.5%)]。  结论  胃黏膜组织中RHBDD1的表达有可能为胃部疾病的良恶性鉴别提供有用线索。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组织学不同,将胃息肉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比较各型胃息肉在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息肉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导治疗.结果 10 19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息肉365例,检出率为3.6%.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依次为胃底腺息肉(61.1%),增生性息肉(23.3%),炎性息肉(12.3%),腺瘤性息肉(2.2%).289例(79.2%)为单发性息肉,各型胃息肉均以单发为主.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胃底腺息肉绝大多数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以胃窦部为主;炎性息肉以贲门、胃体和底部为主.胃底腺息肉患者应用PPI的比例较高(51.6%),与增生性息肉(8.2%)和炎性息肉(8.9%)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31、27.63,P均<0.01).增生性和炎性息肉的Hp感染率分别为72.4%和74.4%,均高于胃底腺息肉(20.2%)(X2值分别为46.50、35.04,P均<0.01).根除Hp后1年随诊,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再发病例明显降低[2.4%(1/41)和0(0/19)].结论 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以胃底腺息肉为最常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不同类型胃息肉在胃内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长期应用PPI有发生胃底腺息肉的风险.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内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根除Hp后可能有助于预防这两型胃息肉的再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组织学不同,将胃息肉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比较各型胃息肉在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息肉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导治疗.结果 10 19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息肉365例,检出率为3.6%.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依次为胃底腺息肉(61.1%),增生性息肉(23.3%),炎性息肉(12.3%),腺瘤性息肉(2.2%).289例(79.2%)为单发性息肉,各型胃息肉均以单发为主.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胃底腺息肉绝大多数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以胃窦部为主;炎性息肉以贲门、胃体和底部为主.胃底腺息肉患者应用PPI的比例较高(51.6%),与增生性息肉(8.2%)和炎性息肉(8.9%)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31、27.63,P均<0.01).增生性和炎性息肉的Hp感染率分别为72.4%和74.4%,均高于胃底腺息肉(20.2%)(X2值分别为46.50、35.04,P均<0.01).根除Hp后1年随诊,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再发病例明显降低[2.4%(1/41)和0(0/19)].结论 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以胃底腺息肉为最常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不同类型胃息肉在胃内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长期应用PPI有发生胃底腺息肉的风险.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内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根除Hp后可能有助于预防这两型胃息肉的再发.  相似文献   
110.
1例患者因便血查因就诊,完善消化道检查,考虑血管畸形导致消化道出血。影像检查过程中发现先天性脾缺如。考虑先天性脾缺如合并肠道血管发育畸形,静脉增粗,间断便血。该病临床罕见,故结合文献,对其诊治经过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