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48篇
  免费   1493篇
  国内免费   1648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1627篇
口腔科学   307篇
临床医学   3373篇
内科学   1217篇
皮肤病学   145篇
神经病学   246篇
特种医学   6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131篇
综合类   9091篇
预防医学   2305篇
眼科学   341篇
药学   9820篇
  10篇
中国医学   6479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510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985篇
  2013年   1157篇
  2012年   1541篇
  2011年   1805篇
  2010年   1709篇
  2009年   1752篇
  2008年   2841篇
  2007年   2271篇
  2006年   2130篇
  2005年   2394篇
  2004年   2000篇
  2003年   2048篇
  2002年   1698篇
  2001年   1563篇
  2000年   1203篇
  1999年   1016篇
  1998年   852篇
  1997年   726篇
  1996年   693篇
  1995年   692篇
  1994年   496篇
  1993年   404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352篇
  1990年   303篇
  1989年   314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为了生物转化低成本制备人参稀有皂苷,利用Aspergillus g.848菌的粗酶与市售的原人参二醇类皂苷(PPD)混合皂苷反应,制备人参稀有皂苷C-K、C-Mc、F_2单体和4种异构体的Rh2组皂苷。方法酶与PPD皂苷反应,生成稀有皂苷;用HPLC法测定PPD皂苷原料和产物皂苷的组成,用硅胶柱法分离产物中的单体皂苷,用NMR法确认产物单体皂苷结构;用UPLC-MS法确认产物Rh2组。结果原料PPD中含有人参皂苷Rb_1、Rd、Rb_2、Rc和4种异构体的人参皂苷Rg3组;酶反应时,若生产以F_2为主的皂苷时,最佳反应时间为1.5~2.0h;若生产以C-K为主的皂苷时,反应时间为24.0~30.0h;若生产以Rh2组为主的皂苷时,反应6.0~12.0h时,Rg_3组产量低而Rh_2组产量高。以C-K为主的皂苷生产中,从30 g的PPD皂苷酶反应得到20 g产物,经硅胶柱分离,得到8.16 g的C-K、1.01 g的C-Mc、0.45 g的F_2单体和0.19 g的Rh_2组皂苷,并以NMR和UPLC-MS法核对了其结构。结论 PPD皂苷经酶转化成功地制备了高活性C-K、C-Mc、F_2和Rh_2组皂苷。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按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VLBWI分为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的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策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VLBWI分为观察组(54例),实施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即组建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项目组,建立母乳库并规范管理,规范母乳收集、运送、储存;实行初乳口腔护理,亲母乳、鲜乳优选原则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达100%,开始母乳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亲母母乳喂养占比及出院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对NICU的VLBWI实施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可以缩短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和亲母母乳喂养占比,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将自体血小板分离结合自体血回收技术应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患者,探讨其对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全弓置换术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3~64岁,BMI 20~39 kg/m^2,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自体血小板分离结合自体血回收组(APP组,n=25)和单纯自体血回收组(C组,n=15)。记录APP组自体血小板分离量、两组洗涤红细胞回输量、两组术中和术后24 h异体血使用量。记录麻醉诱导后(T0)、肝素化前(T1)、离室前(T2)、术后24 h(T3)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记录反应时间(R)、凝集时间(K)、血凝块形成速率(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MA后30 min血凝块溶解百分率(ly30)等血栓弹力图(TEG)指标,记录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和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等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APP组术中出血量,洗涤红细胞回输量,异体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输入量均明显少于C组(P<0.05)。T2-T3时APP组Plt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APP组R、K明显短于C组,α角、MA和ly30明显大于C组(P<0.05)。T2-T3时APP组PT、APTT明显短于C组,FIB明显高于C组(P<0.05)。T1-T3时APP组IL-2、IL-6、PGE2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全弓置换术患者术前行自体血小板分离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围术期出血量和异体血输入量,提升血液保护效果;同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4.
张振  罗辉宇  曾炼 《骨科》2020,11(4):323-328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及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观察并比较两种软骨细胞的培养特点。方法 采用机械-酶消化法处理SD大鼠幼鼠和新西兰兔的软骨组织,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法测定生长曲线,实时定量PCR测定不同代数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与含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5, ADAMTS5)表达水平,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酶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原代培养大鼠软骨细胞12 h,内贴壁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型,排列成“铺路石”状,培养3~5 d后进入快速增殖期,1周后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兔软骨细胞相对贴壁缓慢,生长滞后。两类软骨细胞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Ⅱ型胶原蛋白的mRNA表达量逐渐减少,ADAMTS5的表达逐代升高,表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软骨细胞活力逐渐下降。相同代数的大鼠软骨细胞活性较兔软骨细胞更高。甲苯胺蓝染色可见大鼠软骨细胞内成蓝色异染的糖胺多糖成分。不同波段的荧光激发下,Ⅱ型胶原酶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大鼠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胞浆和胞膜呈清晰的绿色荧光,兔软骨细胞呈红色荧光,细胞核为明亮的蓝色荧光。结论 本实验通过比较大鼠及新西兰兔软骨细胞的培养与特点,证实随培养代数增加,软骨细胞活性逐渐降低,且相同代数大鼠软骨细胞较兔软骨细胞具备更高活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分离手术治疗老年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所有接受分离手术的老年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累及部位、脊柱稳定性评分(SINS)、硬膜外脊髓压迫分级(ESCC分级)、神经功能评价(Frankel分级)、肿瘤处理方式、内固定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 结果33例老年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4例(42.4%),女19例(57.6%),男女比例为0.74∶1。发病年龄为60~75岁,平均年龄65.2岁,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包括: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19例,E级9例。SINS平均得分为11.6分,最低分8分,最高分16分。ESCC分级,1b2例,1c2例,2级13例,3级16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患者17例,无内科疾病患者16例,7例患者在椎体肿瘤刮除后行直视下骨水泥填塞,另外26例患者均单纯行肿瘤刮除。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平均使用螺钉数为7.2(4~9)个。中位出血量600(150~2500)ml。中位手术时间168(94~277)min。3例患者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29例(87.9%)患者获得术后症状改善。 结论存在硬膜外压迫的老年脊柱骨转移瘤患者,在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后,采用分离手术能够在控制创伤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06.
患者 女,32岁,身高162cm。婚后8年未孕,表型及智力发育未见明显异常,月经周期正常,子宫卵巢发育正常。母亲在怀孕期间无农药及其他放射物质接触史,无不良妊娠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取患者外周血3mL肝素抗凝,常规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显微镜下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10个核型。  相似文献   
107.
用地高辛-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免疫新西兰纯系白兔的全过程中,以两周为间隔,连续监测动物体内抗DIG特异抗体的产生状况,以决定丙次免疫的最佳时机,从面 7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仅免疫三次,即从所有受试兔中均获得了高效价、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DIG抗血清。  相似文献   
108.
阴道加德纳菌分离培养及快速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nosis,BV),也称非特异性阴道炎,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加并伴有典型的腥臭味,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黏度很低。该病主要病原体之一是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rela vaginalis,Gv)本文报告阴道加德纳菌分离培养及快速鉴定方法。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疑似病人136例。用无菌棉拭子采集阴道分泌物。1.2改良人血哥伦比亚选择培养基用哥伦比亚琼脂19.5 g,添加多蛋白胨2.5 g,10g/L酵母浸膏溶于蒸馏水450 ml,加热溶解调整pH为7.0-7.4。高压灭菌,冷却至50℃左右无菌手续添加人血30 ml、组合抑菌剂1瓶(购于Oxoid公司,含庆大霉素2.0 mg、二性霉素B 1.0 mg、奈啶酮酸15.0 mg)混匀,倾注平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在DNA水平上准确鉴定B.fragilis(脆弱拟杆菌)。方法:用脆弱拟杆菌种特异的探针pBF-15与分离株或标本进行DNA点杂交。结果:8株生化鉴定为脆弱拟杆菌的7株经DNA探针证实为脆弱拟杆菌;1株粪拟杆菌、1株吉氏拟杆菌和2株未能鉴定到种的拟杆菌经探针重新鉴定的为脆弱拟杆菌。用pBF-15直接检测了46例临床标本,其结果与常规法符合。结论:DNA探针鉴定脆弱拟杆菌或诊断脆弱拟杆菌感染比常规法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10.
临床上用碳酸锂治疗躁狂症尚有许多不良反应,其治疗剂量[(0 .5~1.4 )mmol/L]与中毒剂量(1.5mmol/L)十分接近,临床上必须经常监测锂盐浓度,以防止中毒现象的发生。锂盐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因特异性强,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