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46篇
  免费   2610篇
  国内免费   245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12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1731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8121篇
内科学   8458篇
皮肤病学   121篇
神经病学   1081篇
特种医学   17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413篇
综合类   14920篇
预防医学   325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6178篇
  84篇
中国医学   5606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854篇
  2022年   1056篇
  2021年   1278篇
  2020年   1456篇
  2019年   1439篇
  2018年   734篇
  2017年   1375篇
  2016年   1437篇
  2015年   1624篇
  2014年   2975篇
  2013年   2735篇
  2012年   3658篇
  2011年   3793篇
  2010年   3348篇
  2009年   3275篇
  2008年   3539篇
  2007年   3245篇
  2006年   2816篇
  2005年   2783篇
  2004年   2084篇
  2003年   1813篇
  2002年   1384篇
  2001年   1158篇
  2000年   842篇
  1999年   704篇
  1998年   626篇
  1997年   550篇
  1996年   503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354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研究经导管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4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其中单一实行溶栓抗凝治疗的为参照组,在溶栓抗凝的基础上实行导管溶栓介入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肢周径.结果:使用导管溶栓介入治疗联合抗凝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深静脉溶栓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介入溶栓治疗联合抗凝治疗的有效应用,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有着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同型半胱氨酸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体内各种脂蛋白的代谢紊乱、平滑肌细胞的增生钙化、血栓形成、炎症过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现就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8字钢板临时骨骺阻滞在儿童下肢不等长(lower limb discrepancy,LDD)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1月至2017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14例LLD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股骨、胫骨长度变化,通过生长曲线分析使用8字钢板临时阻滞术后肢体不等长的改善情况,计算其在骨骺阻滞中的作用和效率。结果对14例患儿共17个部位(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行内外侧联合8字钢板阻滞,平均随访时间(29.4±8.53)个月,阻滞长度中位数为18.8 mm(5~40 mm),平均阻滞率为(59.5±18.0)%。本组病例均未出现骨骺早闭及骺板损伤的情况。此外通过分析发现,阻滞部位(胫骨近端或股骨远端)、年龄、性别、侧别对阻滞率没有影响(P>0.05),而骨骺阻滞时间与阻滞率呈正相关(r=0.438,P<0.05)。结论8字钢板在LLD中的临时性骨骺阻滞为非完全性阻滞,可以作为LLD病人治疗的一种选择,但是其矫形能力有限,术前应充分评估患儿的生长潜力。此外,术后密切随访也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4.
文题释义: 膝关节置换:一种治疗膝关节终末期病变的手术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尚有约20%患者存在术后不满意情况,需进一步研究加以改善。 下肢全长片:完整呈现全部下肢解剖结构的影像记录方法,可用于评估下肢总体力线(髋膝踝角)及下肢功能长度,为膝关节置换提供术前参考及术后功能评价。 背景:膝关节置换后功能不佳的原因有许多,下肢不等长作为其中的一种,对膝关节置换后功能的影响程度尚未被充分研究。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下肢不等长的变化程度、可能影响因素及功能变化。 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107例(124膝),男23例,女84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90例(90膝),双侧全膝关节置换17例(34膝),其中分次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且间隔时间超过6个月的3例(6膝)并入单膝组;因此单膝组共93例(96膝),双膝组14例(28膝)。患者对治疗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别于术前、术后10 d及术后6个月拍摄患者站立位下肢全长正位片并测量记录下肢长度及髋膝踝角,大体测量膝关节屈曲挛缩角并记录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结果与结论:①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下肢长度随着畸形矫正而增长,术后6个月下肢长度长于术后10 d,术后10 d 时70.2%的患者下肢增长,术后6个月79.0%的患者肢体增长;②术后10 d及术后6个月时,术后屈曲挛缩角矫正量与术后下肢长度变化量呈正相关;③术侧肢体延长程度与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增量呈正相关;④术前与术后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接近,术前为45.1%,术后10 d为 55.3%,术后6个月为46.0%;⑤术前及术后6个月下肢不等长受双下肢畸形差值影响,术前的影响因素为双下肢髋膝踝角差值及双下肢屈曲挛缩角差值;术后6个月时影响下肢不等长的因素是双下肢屈曲挛缩角差值;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下肢不等长影响双下肢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差值。 ORCID: 0000-0002-9642-4136(唐金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下肢骨折为临床常见疾病,手术为其常见治疗方案,但受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差等多种因素影响,需选择有效麻醉方式以促使手术顺利进行。本研究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02-13-2018-10-19于南阳南石医院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盐酸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54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阻滞效果、术后镇痛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810;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133.51±28.67)s,短于对照组的(185.32±41.06)s,t=7.603,P<0.001;最大运动阻滞时间为(21.02±2.69)min,长于对照组的(10.49±2.17)min,t=22.389,P<0.001;术后2h与2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3.36±0.62)和(1.12±0.3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9±0.73)和(1.32±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37和2.441,P值分别为<0.001和0.016;术后6h、12h和1d,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31、0.824和0.792,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7.4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401。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获取良好的阻滞效果,利于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否为绝经后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方法 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健康体检的1 204名55岁以上绝经后女性,进行Hcy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cy及其他传统风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结果 Hcy平均值(12.4±3.3)μmol/L,高Hcy血症176人(14.62%)。Hcy与年龄和BMI正相关(分别r=0.19,P<0.001;r=0.11, 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Hcy显著升高(Z=-2.56,P=0.011)。logistic回归显示,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只有年龄(OR=1.11,95%CI:1.09~1.14)和收缩压(OR=1.02,95%CI:1.01~1.02)是独立风险因素;对颈动脉斑块形成年龄(OR=1.10,95%CI:1.08~1.12)、收缩压(OR=1.02,95%CI:1.01~1.03)、糖化血红蛋白(OR=1.27,95%CI:1.07~1.50)和高血压病史(OR=1.40,95%CI:1.06~1.87)是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在绝经后女性,Hcy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筛查高Hcy血症在预防该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仍需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07.
108.
陈平 《时尚育儿》2016,(2):62-62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6年初在我院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痊愈的时间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且实验组的康复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并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9.
朱姝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70-147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8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参照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参照组[78.57%(33/42)](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OS、NO水平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效果确切,能改善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74例患者进行研究,以观察组和对照组形式随机划分为两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降血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