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作者研究了1981~1990年的28例前颅窝底(FACF)骨折,男21例,女7例;年龄7~78岁,平均25岁,30岁以下19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28例中23例患者超过12分,平均14.2分,另5例为7~11分。3例为FACF穿透性骨折,碎骨片刺入大脑,伴眼外伤和额叶挫伤,但GCS满分。另25例为钝性伤致前额或额骨的非穿透性骨折,其中  相似文献   
12.
严重的胫腓骨骨折,多因高能量暴力 (如交通事故、机器意外伤等 )造成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且伴有软组织严重挫伤,污染。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发生率高,采用骨折内固定治疗,容易发生感染甚至骨髓炎,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我院自 2000—2004年采用腓骨内固定加开窗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11例,通过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本组 11例均为软组织损伤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男 7例,女 4例,年龄 16 ~65岁,平均 36. 5岁。交通事故伤 6例,机器碾压伤 3例,重物砸伤 2例。骨折位置:上段 2例,中段 3例;下段…  相似文献   
13.
吴小宝  马文学 《人民军医》2003,46(7):430-431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 1/ 3处贴近骨干 ,肱骨骨折时容易受损伤 ,由于医疗疏忽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医源性损伤。 1995~ 2 0 0 2年 ,笔者收集了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17例。1 临床资料17例中 ,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6~ 73岁。多因医疗疏忽、处理不当造成 :手法暴力复位 9例 ,术中牵拉 4例 ,止血带压迫 2例 ,钢板使用不当 1例 ,术后切口感染 1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垂腕、垂指 ,前臂后侧及手背桡侧感觉减弱或消失 ,前臂旋后障碍。2 讨 论桡神经为臂丛后束发出的一支粗大神经 ,起源于C5~T1,与肱深动脉一同下行向外向下 ,先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第三脑室胶质囊肿罕见,作者报告病例为父子俩。患者1,男,28岁,短暂性眶周头痛9天,每天发作3~4次,恶心、呕吐1天,入院时有晨间头痛,神经学检查均正常,CT平扫示双侧脑室积水,第三脑室前部有一低密度占位性病变。经皮质—脑室手术,病理诊断为胶质囊肿。患者2,系例1之父,68岁,因尿失禁6月,步态不稳和头痛2周而急诊入院。在25年前患者曾有类似症状,且自行消散,青少年时乘车受颠簸后发生过剧烈头痛,于七年前做胶  相似文献   
15.
老年心衰     
例1:刘某某,男,66岁。退休工人。1985年1月1日就诊。患者原有矽肺病史。经常胸闷气短,咳嗽吐白稠痰,3天前因受凉上症加剧,下肢浮肿而收入院治疗。证见咳喘气憋,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痞满闷如室,口唇环紫,颈静脉暴露,右胁肋积块,按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按之没指,大便未解,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讨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SPA—COA)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自1989年以来。我们在甘肃省的阿克塞县、肃南县旱獭鼠疫疫源地及平川区黄鼠鼠疫疫源地,用该方法检测宿主动物肝,脾等样品1012份,并将结果与培养检菌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64排CT观察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个月内进行64排CT检查,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 mg/d+常规用药)和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常规用药),入组时分别检查TC、TG、LDL-C、HDL-C、Hs-CRP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及面积,随访12个月后再复查以上指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均较前升高(P〈0.05);强化他汀组治疗后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面积缩小(P〈0.05);常规他汀治疗组斑块面积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CT值均较前增加,强化他汀组更明显(P〈0.05);两组钙化斑块面积和CT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排CT可以定性、定量检查冠状动脉斑块情况;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使冠状动脉斑块更稳定,甚至缩小、逆转非钙化斑块。  相似文献   
18.
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转基因因素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亚胺属于阳离子多聚物,可浓缩DNA作为转基因非病毒载体。但其转染影响变量较多,如果不能充分控制将不能得到重复的、良好的结果。这里测定了聚乙烯亚胺转基因效率的影响因素,为合成更复杂的人工转基因载体创造条件。我们通过聚乙烯亚胺转染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pSVβ质粒到CO S-7和N IH 3T 3细胞中,测定质粒因素、血清、细胞密度、操作方式以及转染复合物的保存因素对聚乙烯亚胺转基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粒中生物活性抑制剂明显降低转染效率,通过截流分子量3000或10000的超滤可以除去生活性抑制剂;断裂的质粒降低转染效率;培养液中的血清、白蛋白降低转染效率;细胞密度影响转染效率;PE I/DNA复合物与细胞作用8h后吸去,转染效果最优。冻存显著降低PE I/DNA转染复合物转染效率。聚乙烯亚胺可以作为合成新型非病毒载体的骨架,但必须控制有关因素才能发挥最佳的和可重复性的转染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990~2019年我国鼻咽癌患者的死亡率长期发展趋势。方法 数据来源于GHDx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我国鼻咽癌患者死亡率趋势进行阶段性分析,并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进一步估计我国鼻咽癌患者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我国鼻咽癌患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整体变化趋势划分为五段,AAPC值为-2.454%。男性鼻咽癌患者死亡率变化趋势划分为五段,AAPC值为-1.958%;女性鼻咽癌患者死亡率变化趋势划分为六段,AAPC值为-3.498%。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咽癌患者死亡率的年龄效应明显增加,并且死亡率的周期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队列效应的降低可能导致癌症死亡率的降低,而年龄效应和周期效应的增加可能导致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建立老年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对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AHF病人3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另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就诊的AHF病人121例作为模型验证对象。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利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使用验证集数据对预测模型效能进行评价,并依据列线图风险得分建立风险分层系统。结果:332例AHF病人中,74例(22.29%)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再入院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功能分级高于非再入院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非再入院组,吸烟、糖尿病、独居、服药依从性差人群占比均高于非再入院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非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独居、服药依从性差、心功能分级高是老年AHF病人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