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4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80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18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837篇
预防医学   368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75篇
  11篇
中国医学   276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266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并纳入相同例数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RDW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AP)组与对照组之间RDW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的RDW水平明显高于非SAP患者;RDW(P <0.05,OR=3.378)是急性胰腺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预测AP及SA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及0.840。结论 RDW水平是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窗口期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贵州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不可手术的晚期大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窗口期联合化疗组(试验组)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常规方案联合化疗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方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5 mg/d,d1~d7,间歇7天重复,用药14天为1个周期,化疗于每周期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第5天(窗口期)开始;对照组方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5 mg/d,d1~d14,间歇7天重复,21天为1个周期,化疗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第1天开始;两组均采用mFOLFOX6或FOLFIRI方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1)试验组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25.0%和18.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80.0%和7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75,P=0.388);2)试验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6% vs.62.5%)(39.7% vs.21.3%)(26.8% vs.13.3%),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95% CI:16.817~27.183)vs.16个月(95% CI:11.890~20.110),试验组较对照组生存率提高、生存时间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3)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分别为9、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窗口期联合化疗较常规应用方案联合化疗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延长中位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推进的综合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社区防跌倒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测,记录两组1年内跌倒发生例次。结果干预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观察组1人次,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步态和平衡测试得分提高,跌倒危险评估表得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升其防跌能力,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并归纳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随机划分,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神经阻滞疗法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并对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方面与后遗神经痛发生方面均远优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与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应用神经阻滞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吲哚马来酰亚胺衍生物L6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L6对白血病细胞HEL、K562、KG1a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6对HEL细胞凋亡、周期和分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体内实验研究L6治疗小鼠白血病的作用效果。结果 MTT比色法结果显示L6对HEL、K562、KG1a细胞具有比阳性对照米哚妥林(PKC412)更显著的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5±0.03)、(0.32±0.01)、(0.19±0.10)μmol/L。L6可以诱导HEL细胞发生凋亡和G2/M期阻滞,诱导HEL细胞向巨核细胞方向分化,且呈剂量效应。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L6主要通过激活Caspase-3执行细胞凋亡。小鼠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肝组织内HEL细胞浸润有所减轻,但L6组减轻的效果更明显,表明其可延缓白血病细胞的转移,且效果优于米哚妥林。结论双吲哚马来酰亚胺衍生物L6有较强的抗白血病活性,为新型白血病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宁德市闽东医院行输血治疗患者42例为试验组(应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同时抽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医院行输血治疗患者42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输血技术)。比较2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前后发热情况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P<0.05);试验组输血后发热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试验组输血后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1)。结论应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治疗有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皮肤病的发生与皮肤毛窍闭塞休戚相关,运用发汗开窍的"开鬼门"法治疗皮肤病有重要意义。从上述两方面论述了艾教授重视发汗开窍法的缘由,并介绍常用药及临床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资料选择本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治疗患者,共37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阻滞,共187例,观察组为术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共188例,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镇痛满意度及心率变化等。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疼痛程度控制良好,且与同时间段对照组比较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97.34%与对照组88.24%比较明显更高,P<0.05;术后4 h、8 h及12 h观察组患者心率升高后,持续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心率,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中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方法利于进一步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稳定心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获得患者高度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一例64岁男性患者左眼混合充血,角膜后表面1:30~4:00、8:00~11:00后弹力层及内皮层广泛剥离,呈双前房征,漂浮的角膜内皮可见色素性KP附着;1:00~6:30角膜后弹力层斜形“Z样”皱褶,宽窄不等,前房可见浮游细胞;右眼前房下方团块状卷曲似半透明膜状物。诊断为双眼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合并左眼继发性虹膜炎。局部给予滴眼液对症治疗后好转。(眼科,2022,31: 473-4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