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背景:近年有研究表明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能够促进细胞表面淀粉样前体蛋白在细胞外的积聚,导致神经损伤。 目的:分析淀粉样前体蛋白信号通路在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神经元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孕17.0~18.0 d SD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加入0(正常对照),0.05,0.5,5 mol/L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孵育8 h建立毒性损伤模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培养上清中的Calcein释放,分别用免疫荧光双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和Fe65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入不同浓度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损伤8 h后,神经元培养上清中Calcein释放增加(P < 0.05或P < 0.0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到淀粉样前体蛋白和Fe65的表达及共定位增加。说明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可诱导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的毒性损伤,淀粉样前体蛋白-Fe65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患者外周血端粒、端粒酶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治疗组服用首参颗粒,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l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QPCR)方法检测外周血端粒、端粒酶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6月后端粒长度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西药组治疗6月后端粒长度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端粒酶活性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可能是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首参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83例和西药组73例。中药组服用首参颗粒,西药组口服普法他汀片,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血脂及CRP、IL-6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TG、TC/HDL-C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P<0.05或P<0.01),HDL-C值上升明显(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CRP、IL-6表达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参颗粒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质代谢紊乱,降低CRP、IL-6水平进而有效干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急性衰老联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血脂等方面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区别。方法 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S组、AS+衰老组和衰老组。14 w后处死、取材,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根据公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TC、TG、LDL、oxLDL、AI水平升高(P<0.05),AS+衰老组HDL含量降低(P<0.05),各组SOD水平降低(P<0.05)。与AS组比较,AS+衰老组TC、LDL、oxLDL、AI水平升高(P<0.05),HDL-C、SOD含量降低(P<0.05)。结论在AS模型基础上加入D-半乳糖干预造成一定程度的老化可加剧AS模型大鼠TG、TC、LDL、HDL、oxLDL、MDA、SOD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以及Fyn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孕17~18 dSD大鼠,体外分离培养皮层神经元,培养7 d后加入Aβ1~42,孵育8 h建立毒性损伤模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以免疫荧光法、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Fyn和Fa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终浓度5μmol/L的寡聚体Aβ1~42诱导损伤8 h,神经元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释放增加,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到Fyn和Fak的表达增加。结论 A可明显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毒性损伤,Fyn信号通路参与这一毒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补阳还五汤的抗氧化机制。方法:用水煎醇沉法制备补阳还五汤提取液,从新生鼠坐骨神经分离纯化雪旺细胞,建立过氧化氢(H2O2)损伤模型。将培养细胞分为补阳还五汤处理组、氧化损伤组及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12h时,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用RT-PCR技术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结果:与氧化损伤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处理组的MDA含量明显减弱,Caspase-3呈弱阳性表达,GDNF mRNA的表达量减少不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良好的抗过氧化损伤效果,对H2O2引起雪旺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