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305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7篇
  3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土家医三元论中"药性、物质、功效"三元性提出的反选法,即是以常用的由功效到物质或由物质到功效的单向思维及研究方式为基础,利用传统药物多成分、多靶点优势,形成的由功效到功效或由物质到物质的双向/多向思维和研究方式。利用反选法以已知功效为起点,通过成分分析,发现另一种与已知功效相关联的新作用,从而发现传统药物新功效或更安全的用法;或者以已知物质成分为起点,通过成分分析,发现与已知功效相反的新成分,从而指导药物炮制或发现新药物资源与新药。反选法是一种简捷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传统药物多成分、多靶点优势,促进传统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总结经验。结果:28例患者共30个动脉瘤,其中5例伴有脑内血肿;根据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动脉瘤的大小、形态、朝向和与分叉血管的关系,精心设计显微手术;术后随访6~12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优良22例,中残4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结论:对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应及早手术,术前影像学上的准确分析与评估、合适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有效夹闭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提高术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的形成机制及血管内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例创伤性BB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形成机制、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采用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或支架"铆钉"技术进行栓塞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分级,Ⅰ级1例,Ⅱ级5例;1例动脉瘤术后2周复发并再出血。6例患者中,5例经过6个月的临床及影像随访,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0分3例,1分1例,3分1例,预后良好率为80%(4/5);5例均获得影像学治愈。结论支架"铆钉"技术能安全有效地栓塞创伤性BBA,并极大降低术后复发率,但仍需大样本的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蔡磊  侯外林  程远  潘明新  高毅 《重庆医学》2015,44(12):1592-1595
目的 筛选急性药物性肝衰竭大鼠肝脏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将24只SD大鼠分为两组 ,12只通过腹腔注射10 g/L的D-氨基半乳糖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实验组) ,12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提取两组大鼠肝脏组织的蛋白质 ,定量后进行IEF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 ,通过软件找到差异蛋白点并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鉴定出27个有效的差异蛋白质点 ,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上调15个 ,下调12个.结论 急性药物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肝脏酪蛋白激酶Iα(CKⅠα)、酪氨酸蛋白激酶(PTK)、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等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大鼠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芍甘定颤汤联合颅底七穴针刺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5例)治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5例)则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芍甘定颤汤及颅底七穴针刺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疗效、干预前后帕金森病功能评定量表(改良UPDRS)评分、患者并发症情况及1年复发率、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 56%,高于对照组82. 22%,P0. 05;干预前,两组患者改良UPDRS评分相当(P0. 05),干预后各组评分均改善,观察组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 22%,低于对照组15. 56%,P 0. 05;观察组患者1年复发率为4. 44%,低于对照组20. 00%,干预满意率为97. 78%,高于对照组80. 00%,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甘定颤汤联合颅底七穴针刺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患者临床疗效提升,功能改善,并发症率及复发率降低,患者恢复好,满意率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邻近关键部位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泌阳县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4间92例邻近关键部位中晚期HCC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其中43例行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纳入观察组),49例行单纯TACE治疗(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健康状态调查简表(SF-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术后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邻近关键部位中晚期HCC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方法:报告1例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3根管病例,分析其诊疗经过并复习牙根及根管系统文献。结果:该病例中双侧下领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进行完善根管充填。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及根管系统变异多样,临床治疗中应注意,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与分析39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经多肝切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39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经多肝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共有36例患者完成了结石清除,清除率为92.31%。对患者进行了6~36个月的随访,其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复发,占7.69%,但未出现死亡病例。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结论针对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多肝切除术治疗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治疗过程中仍可出现较多的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