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573篇
预防医学   38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31篇
  4篇
中国医学   35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浅析影像学教学中开展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作用。方法对本院48名医学影像学医学生开展研究,研究时间开始于2018年1月,结束于2019年1月,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24例与观察组24例,将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在对照组教学中,将PBL和PACS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应用在观察组教学中,比较两组理论成绩以及临床实践能力。结果在理论考核项目和临床实践考核得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可有效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以及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2例,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给予加味五磨饮子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SP、VIP、NO及NPY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大便燥结程度、排便费力程度等症状较治疗前均存在一定程度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IP、NO和NP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VIP、NO和NPY均低于对照组,S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清SP水平,抑制VIP、NO、NPY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针灸对变应性鼻炎鼻腔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针灸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鼻炎症状体征评分、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和鼻炎严重度VAS评分。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鼻部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好转(P<0.01),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80%。10例患者完成糖精实验,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由治疗前(1367.40±718.00)s减少为治疗后(562.80±318.46)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鼻炎严重度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经本组针灸方法治疗后,患者的鼻部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显著好转,病情严重程度明显下降,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显著缩短,患者鼻腔黏液纤毛传输功能有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了252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该院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成功率分别为88.10%与95.24%,且观察组患者确诊成功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体消化道内微机电系统线圈耦合系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体消化道微机电系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线圈间的耦合程度是影响传输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空间任意位置的两个线圈建立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计算线圈耦合系数的方法,分析了轴向偏移、径向偏移、角度偏移对耦合程度的影响,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利用这种方法,比较分析了能量传输系统中发射线圈的两种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量由于网络传输导致的CT图像失真情况,为肿瘤放疗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定位影像资料。方法选取2015年6月~12月于我院接受CT拍摄的头部肿瘤患者10位,通过直尺测量获得头部前后径长度d1,测量肿瘤放疗TPS工作站在骨窗、肺窗和纵膈窗下的的患者头部前后径长度d2,将d1减去d2的差值(绝对值)除以d1的百分比作为肿瘤患者头部图像的失真率。结果 10位患者骨窗的平均失真率为1.61%,肺窗的平均失真率为2.75%,纵隔窗的平均失真率为3.14%。结论患者CT图像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失真,且不同窗宽窗位下图像失真率不同,临床医生在进行放疗时应考虑图像传输过程中的失真情况设计放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PACS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构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实现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根据医院特点,利用桑夏公司开发的SSPACS、PACS影像服务器与诊断报告终端、登记终端、主任室终端、KODAK M160激光相机通过交换机连接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rnet网络,并与医院"军卫一号"工程相连接.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医学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 98/2000/XP)在DICOM 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图像交流传输,诊断报告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军卫一号"工程终端浏览CT图像及共享打印报告等功能.结论 PACS智能化的诊断报告系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强度,数字化存储减少了档案管理的麻烦;PACS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神经肌肉功能恢复与重建的新途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产生电脉冲微量电流.经由皮肤.刺激由于高位中枢障碍引起信号传输通路受阻而失去中枢神经控制的骨骼肌.使相应的肌肉产生收缩.带动关节按一定的规律运动.从而完成相应的运动功能,实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今天的医院,医疗信息中80%是属于影像信息。核医学科作为影像科室,面对大量的图像信息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方法本文从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本科室创建的图像传输系统(PACS),阐述了PACS在核医学科的建立及应用,结果通过MEDEX系统的建立即应用讨论PACS对核医学科工作的影响和改观。结论PACS系统的实施对核医学科是有很大帮助的,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工作效率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参数选择方法对高阶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信号重建的影响.方法 采用L-curve和广义交叉验证(General Cross Validation,GCV)两种参数选择准则选取正则化参数,代入Tikhonov正则化目标函数,试图解决由于采用了刺激序列间抖动的去卷积技术得到的合成变换矩阵而产生的病态逆问题,从而重建出暂态高阶听觉诱发反应(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采用2种不同的速率组合方式,通过计算重建ABR和常规ABR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相对误差,比较2种正则化方法的效果.结果 相对于L-curve,GCV方法得到的正则化参数普遍较大,重建的高阶暂态ABR与常规ABR之间的相关系数普遍较高,相对误差较小.L-curve准则有一些特例情况,求解的正则化参数估计不如GCV方法稳定.结论 GCV方法比L-curve方法能更好地解决高阶ABR重建的病态问题,取得更接近于真实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