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growthhormone,rhGH)对结直肠癌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研究其与DNA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株表面GHR表达水平;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经照射后增殖能力并评估放疗敏感性;应用彗星电泳法,检测放疗诱导的细胞DNA损伤: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GADIM5、APEN表达水平。结果从9株细胞株中选择GHR表达水平最高(58.23%)的HCT-8细胞为实验细胞,LOVO细胞(0.2%)为阴性对照。rhGH显著提高了GHR(+)HCT-8细胞放疗后的克隆形成率(P〈0.001),并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P=0.762);而对GHR(-)的lovo细胞作用不明显(P〉0.05)。rhGH干预使HCT-8细胞DNA初始受损程度显著下降(P=0.003),并且在到达平台期后其水平与单纯放疗相比也明显下降(P=0.012)。rhGH显著上调了HCT-8细胞DNA损伤修复基因GADD45、APEN蛋白表达水平(P〈0.001.P=0.007)。结论rhGH对GHR(+)的结直肠癌细胞具有放疗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激活细胞内DNA损伤修复基因,从而增强了DNA损伤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报告一种成功的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将静脉引流入体循环,所带小段十二指肠与空肠吻合,引流胰液于肠道,同时切除受体全胰。I组动物未用免疫抑制剂,平均存活10.2±2.6天,均因急性排斥反应死亡或处死。Ⅱ组动物应用环孢素A、雷公藤和甲基泼尼松龙抗排斥治疗,平均移植物存活70.6±30天以上,移植物功能良好。认为,此种动物模型稳定,抗排斥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腹部手术后胃潴留的治疗,以12例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为治疗组(EN组),10例肠外营养的患者为对照组(PN组),两组患者均按体重每kg给予等额的热卡及氮摄入量,观察两组患者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状况的变化和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营养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而1周后EN组血清前白蛋白较PN组平均提高0.2 g(P<0.05),两周后EN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则分别比PN组提高0.3 g、0.4 g和0.8×10~9/L(P<0.05);EN组为8~19d,平均治疗时间14 d,P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1~28 d,平均20d,EN组较PN组缩短6 d(P<0.05);EN组日均治疗费用为(230±56)元,PN组(355±68)元,差异明显(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行新辅助放化疗后初步判断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14例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接受手术者10例,术后真正达到pCR者5例;术后2例复发或转移,其中死亡1例,1例带瘤生存,余8例患者均无瘤生存。未行手术的4例患者中,有3例复发或转移,其中2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余1例无瘤生存。 4例未行手术病例中CEA水平正常者(<5 μg/L)2例(1例复发或转移),CEA升高的2例均发生转移;10例手术病例中CEA水平正常者6例(均无瘤生存,4例真正达到pCR),升高者4例(1例真正达到pCR,2例复发或转移)。结论 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初步判断达到pCR的病例,尤其是CEA值高于正常者,应接受规范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加胃窦粘膜切除术(MA)同时去除了脑相和胃相的胃酸分泌,理论上是合理的。本实验结果提示:尽管横断了胃体,损毁了胃窦粘膜下神经丛,术后胃窦肌电活动频率有所减慢,但保留带有神经支配的浆肌层可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胃排空不受影响,无十二指肠返流过量,这为临床上进一步应用该术式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如何监测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用 12头猪作同种异体胰腺十二指肠移植 ,其中 6头术后抗排斥治疗 1周。定期取胰腺组织病理检查确定有无急性排斥反应 ,定期检测胰腺淀粉酶分泌量 ,血清TNF α和一氧化氮 (NO)变化。结果显示 ,一旦发生胰腺急性排斥反应 ,淀粉酶分泌急剧下降 ,TNF α及NO则明显升高 ,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提示胰液淀粉酶分泌量、血清TNF α和NO均可用于监测胰腺急性排斥反应 ,指导适时进行胰腺活检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猪原位全小肠移植的外科手术技术,此模型原位一期完成肠吻合,可早期灌食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移植全小肠增加了肠粘膜吸收面积,门静脉回流符合生理。手术时间约6.5h,技术并发症导致动物死亡约占40%。排异反应仍是小肠移植术后主要免疫学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不是小肠移植主要的障碍。此模型可适用于小肠移植的技术、免疫及肠功能等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持续大流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MODS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新辅助介入化疗前后胃癌组织内胸腺嘧啶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midine dehydrogenase,DPD),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等5-FU相关代谢酶表达,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39例)和直接手术组(10例),对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组织标本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中TS?DPD?TP和MTHFR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分为:化疗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12例),有效率69.2%;化疗前有效组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无效组相比均低,其中DPD差异较明显(P < 0.05);化疗后有效组TS?TP?DPD表达较无效组低50.3%?51.3%和31.2%(P < 0.05);有效组TS和TP较化疗前分别下降38.6%和48.7%(P < 0.05),而无效组则前后变化不明显(P > 0.05)?结论:介入化疗前肿瘤内DPD表达或者介入后TS?TP?DPD表达以及介入前后TS和TP表达变化程度与化疗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胃癌根治术式对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及完成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不同术式对进展期胃癌病例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比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化疗终止原因、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及吻合口病变情况。结果 327例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全胃切除术式81例,近端胃切除85例,远端胃切除161例;术后化疗完成率分别为40.7%,21.2%及36.6%。近端胃切除组化疗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近端胃切除组化疗不耐受的原因中,消化道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3.3%,尤其是呕吐反应的发生率为35.8%,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组病例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化疗完成率低,而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耐受相对好,化疗完成率高,可提高胃上部癌的治愈率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