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iOCT)辅助下玻璃体Berger腔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73例(73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7例(37只眼),女性36例(36只眼)。年龄59~79岁,平均(65.1±4.2)岁。根据对Berger间隙处理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Berger切除组。所有患眼均一期同时行硅油填充。Berger切除组患者,一期术中行晶状体后囊后方居中8 mm范围内玻璃体前皮质的彻底切除,切除时交替进行负压抽吸和切割。传统组患者,行传统术式而不处理Berger间隙。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白内障核分级、术前玻璃体腔内注药次数、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手术时间、硅油取出后晶状体后囊区混浊程度及其光密度值。年龄、眼轴长度、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术前玻璃体腔内注药次数、眼压、手术时间及后囊光密度值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各时间点的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高血压比例及白内障核分级等分类以例数和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后囊区混浊程度以四分位数和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Berger切除组患眼在术前、一期术后1个月、二期取油前及二期取油后3个月的最小分辨角度对数视力(logMAR)BCVA分别为(0.93±0.73)、(0.62±0.18)、(0.50±0.08)及(0.48±0.08);传统组患眼分别为(0.90±0.10)、(0.69±0.14)、(0.56±0.12)及(0.52±0.61)。经两因素重复方差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35,P<0.05),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0.113,P>0.05),经组间t检验比较的差异在二期取油后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Berger切除组iOCT光密度值为(0.60±0.03),传统组为(0.86±0.04),Berger切除组低于传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4,P<0.05)。Berger切除组取油后3个月的pentacam光密度值为(4.21±0.51),传统组为(5.37±1.28),Berger切除组低于传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5)。Berger切除组一期手术时间为(60.33±10.08)min,传统组为(57.22±9.89)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05)。二期取油术后3个月时,Berger切除组和传统组后囊混浊程度的四分位数(中位数)分别为1.00(1.00)和2.00(2.00),Berger切除组轻于传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7,P<0.05)。结论:Berger腔完整切除可增加硅油取出术后后囊后视轴区的透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局部糖皮质激素眼液对植片内皮细胞慢性失功的影响。方法对74眼的穿透性角膜移植病例进行术后(3.4±0.8)年随访,术后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6次/d治疗,并在4个月内逐渐减量,之后分为停药组和长期组,长期组以2次/d,再持续治疗12个月。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density,ECD)进行随访。结果停药组和长期组ECD分别在术后2年内从(2 317±233)个/mm2和(2 480±274)个/mm2减少到(1 375±156)个/mm2和(1 445±206)个/mm2。药物对ECD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无影响(F=1.71,P=0.13)。结论局部糖皮质激素眼液治疗不能缓解植片内皮细胞慢性失功的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生物胶黏接创口法在急诊眼睑皮肤裂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科急诊中常遇到一些单纯性皮肤裂伤的患眼,我们采用不麻醉、单纯压迫后一次性黏接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3月-200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眼睑皮肤裂伤患者102例(104只眼),其中上睑39例(39只眼)、下睑36例(36只眼)、眼眶部27例(29只眼)。同时存在眼球破裂伤、泪小管断裂、睑缘裂伤、脸皮多瓣性不规则裂伤、睑皮缺失、眼眶骨折者排除在本研究之外。1.2术前评估仔细查看皮肤创口,全面评估眼球、眼眶及全身情况,对单纯性眼睑皮肤裂伤且创口张力较小,创缘对合整齐者,家属或本人谈话准备生物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睑成形术后上睑缘外翻及重睑线凹陷过深2项不良形态的修复效果以及其成因与预防.方法 对重睑成形术后上睑不良形态分型与分级,并手术修复.将上睑由内眦至外眦均分为Ⅰ、Ⅱ、Ⅲ区.(1)针对上睑缘外翻畸形者测量三区睫毛根部提升角(lift-up angle,LA),平视位、上视位中央区睑缘露白相对面积(relative area of exposed central eyelid margin,RA).(2)对重睑线凹陷过深者测量三区重睑线处凹陷相对深度(relative depth of double eyelid fold,RD).结果 (1)上睑缘外翻畸形18只眼,修复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区LA由(95.11±9.66)°降至(79.50±6.71)°(P<0.05),Ⅰ、Ⅲ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视位RA由(4.22±0.66)×10-2降至(0.23±0.22)×10^-2 (P<0.05);上视位RA由(4.51±0.65)×10-2降至(0.59±0.21)×10^-2 (P<0.05).(2)重睑线凹陷过深畸形24只眼,修复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区RD由(7.14±0.89)×10-2降至(1.70±0.61)×10^-2 (P<0.05),Ⅱ区RD由(8.90±0.90)×10^-2降至(2.28±0.63)×10^-2 (P<0.05),Ⅲ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睑成形术后的不良形态值得临床重视,合理设计手术矫正可有效改善外观,并减轻不适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CEC)形态学的影响。方法自身对照研究。50例(5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角膜内皮显微镜(CSM)对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角膜中央及5.5 mm处12点、3点、6点、9点5个点位,每一点位的5个区域(中央-C、上方-S、颞侧-T、鼻侧-N、下方-I),共25个点的CEC进行拍照及图像合并。计算图像数字化后的CSM常用参数及新参数:细胞分型比例、细胞边长变异、角度变异、暗区面积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Dunnett-q检验比较各象限参数与中央区参数,手术前后的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细胞密度(CD)[术前(2 854±290)cells/mm2、术后(2 035±150)cells/mm2,t=17.86]、平均细胞面积(Save)[术前(351±29)μm2、术后(606±59)μm2,t=2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六角形细胞比例(HEX)[术前(63.5±4.2)%、术后(61.2±3.7)%]、六角形细胞边长变异(Ev)[术前(19.7±2.5)%、术后(20.2±2.2)%]、六角形细胞角度变异(Av)(术前158.4°±27.5°、术后155.3°±19.1°)、多边形细胞比例[术前(12.3±2.7)%、术后(11.2±3.4)%]、五边形细胞比例[术前(4.8±2.2)%、术后(5.7±2.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EC暗区数量(术前0.31±0.14、术后0.83±0.25,t=18.65)及暗区面积[术前(81.3±55.2)µm2、术后(244.9±131.6)µm2,t=5.2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12个月,以上CEC参数在角膜中央5.5 mm范围内的4个代表性点位(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和中央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白内障术后的较长时间内CEC未完全再平均分布,采用多象限多点位分析的方法更能反映整个角膜CEC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改良的眼睑前层错位术在矫正上睑倒睫中的作用。方法在上睑设计重睑切口并确定要切除的皮肤范围;根据倒睫位置沿灰线或略向下劈开睑缘深约3mm,使眼睑分为前后两叶;沿设计线做两条皮肤切口,切除皮肤及下方的眼轮匝肌;紧贴睑板表面,彻底游离切口下方眼睑前叶;向上提拉形成的"桥状"瓣,先按重睑术要求缝合上方切口,再错位在睑缘部固定眼睑前叶。结果本组57例患者(72只眼),随访3~12个月,3个月复发率为0,6个月复发率为2.8%,12个月复发率为5.6%。随访期间未发现继发性上睑退缩和外翻现象,上睑形态满意。结论改良的眼睑前层错位术是矫正上睑倒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盐酸氮芥、降纤酶(三联疗法)联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06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103例,予地塞米松、盐酸氮芥、降纤酶治疗;对照组103例,予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均维持2年。每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量MAU、尿红细胞计数URBC、治疗有效率及相关药物的副作用。结果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U和URBC均有所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cr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的77.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药物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能有效治疗紫癜性肾炎,且具有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评价改良的眼睑前层错位术在矫正上睑倒睫中的作用。方法 在上睑设计重睑切口并确定要切除的皮肤范围;根据倒睫位置沿灰线或略向下劈开睑缘深约3mm,使眼睑分为前后两叶;沿设计线做两条皮肤切口,切除皮肤及下方的眼轮匝肌;紧贴睑板表面,彻底游离切口下方眼睑前叶;向上提拉形成的“桥状”瓣,先按重睑术要求缝合上方切口,再错位在睑缘部固定眼睑前叶。结果 本组57例患者(72只眼),随访3~12个月,3个月复发率为0,6个月复发率为2.8%,12个月复发率为5.6%。随访期间未发现继发性上睑退缩和外翻现象,上睑形态满意。结论 改良的眼睑前层错位术是矫正上睑倒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科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继发性青光眼6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