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通过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内源性NO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与NO的关系。方法 运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2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年以上者和2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NO的浓度。结果 ①鼻咽癌患者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②鼻咽癌放疗结束时血清NO含量比放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鼻咽癌患者放疗后1年以上血清NO含量较健康者及放疗结束时高(P〈0.01),而远未达到放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 内源性NO在分子水平上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监测血清NO水平的变化,对评估鼻咽癌患者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放疗后颈面部蜂窝织炎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其中也偶见放疗后耳源性的颈面部蜂窝织炎。但鼻咽癌放疗后耳源性复发性颈面部蜂窝织炎少见报道。1999-2006年我们诊治了7例鼻咽癌放疗后耳源性复发性的颈面部蜂窝织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GPS导航超声系统引导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9月该院23例采用GPS引导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结石17例,多发结石6例。结石大小14.0~25.0 mm,平均(18.3±3.6)mm,结石CT值880~1 610 Hu,平均(1 253.6±182.8)Hu。俯卧位建立"人工肾积水"后在GPS导航引导下16G穿刺针穿刺入目标肾盏,退出针芯见灌注液流出后,将F3超细肾镜直接沿穿刺针鞘进入肾集合系统,进一步确认穿刺针鞘头端在目标肾盏位置,并找到肾盏颈口,调整穿刺针鞘方向及深度使其头端靠近盏颈口或进入肾盂内。退出超细肾镜,置入斑马导丝,扩张通道至F14后置入F13外鞘,使用超细经皮肾镜进行碎石取石。结果 23例均单通道经下盏穿刺行UMP。定位穿刺时间2~8 min,平均(4.2±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2.3±7.6)min;术后住院天数2~5 d,平均(2.6±0.5)d;血红蛋白下降0~27 g/L,平均(11.2±5.1)g/L。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为0。术后第1或2天复查腹平片(KUB)评估结石清除率为95.65%(22/23)。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发热、严重出血、集合系统穿孔、通道丢失和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GPS导航超声系统结合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CYP11B2 ( - 344C/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浓度的关系及氢氯噻嗪对血浆醛固酮浓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 6 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11B2基因型同时测定其血浆ALD浓度 ,然后均服用HCTZ 12 5mg/d ,6周后资料完整的 6 5 9例患者按TT、CT、CC 3种基因型分组 ,观察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浆ALD浓度的变化。结果 CC基因型患者基线血浆ALD浓度为 ( 173 96± 5 7 0 8)pg/mL ,高于TT、CT型者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服 6周HCTZ后 3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均增高 ,增高幅度分别为 ( 90 71± 88 5 7) pg/mL ,( 6 5 4 5± 73 71)pg/mL ,( 5 8 17± 98 97) pg/mL。TT、CT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有统计学差异 ,CC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ΔALD在 3组基因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C基因与患者血浆ALD浓度高与其他两型 ;服HCTZ后血浆ALD水平上升 ,CC基因型患者上升幅度小于TT、CT基因型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胆汁酸牛磺石胆酸或鹅去氧胆酸对小鼠下丘脑GT1-7细胞食欲抑制信号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将实验分为3组,每组3个平行样本。空白对照组:仅给予含10%胎牛血清高糖培养基培养GT1-7细胞。胆汁酸牛磺石胆酸处理组:分别采用10 nmol/L,100 nmol/L,1 μmol/L和10 μmol/L浓度的胆汁酸牛磺石胆酸处理GT1-7细胞12、24和48 h。鹅去氧胆酸处理组:分别采用10 nmol/L,100 nmol/L,1 μmol/L和10 μmol/L浓度的鹅去氧胆酸处理GT1-7细胞12、24和48 h。采用Real-time PCR 检测GT1-7细胞食欲抑制信号肽阿黑皮素原(POMC)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POMC剪切产物抑制食欲肽α-促黑素细胞激素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TGR5)和法呢醇X受体表达以及磷酸化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表达量。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下丘脑神经元GT1-7细胞能表达TGR5和FXR两种胆汁酸受体,且表达量受胆汁酸调节。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10 μmol/L tLCA或鹅去氧胆酸处理GT1-7细胞24 h后POMC mRNA表达水平上升,ElISA结果也发现10 μmol/L 胆汁酸牛磺石胆酸或鹅去氧胆酸处理GT1-7细胞24 h后具有抑制食欲作用的POMC衍生肽[α]-MSH释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胆汁酸处理可上调GT1-7细胞p-STAT3和p-AKT蛋白表达,且调控STAT3信号通路的SOCS3蛋白表达也有增加。结论 胆汁酸牛磺石胆酸或鹅去氧胆酸通过GT1-7细胞胆汁酸受体TGR5和FXR促进POMC mRNA表达,增加[α]-促黑素细胞激素水平,提示胆汁酸具有通过抑制食欲信号肽表达调节食欲的潜在作用,该作用是通过p-AKT和p-STAT3 -SOCS3 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MSCT表现,并联合肿瘤标志物,探讨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经本院病理证实7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其中小细胞肺癌25例、非小细胞肺癌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MSCT表现及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用SPSS 17.0统计软件行单因素x2检验、成组t检验.结果 (1)胸膜腔积液、淋巴结融合征象以及支气管截断征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在前二者的出现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截断征的出现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心包腔积液、胸膜转移、远处转移、血管受侵、肿瘤坏死,纵隔肺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YFRA21-1、NSE、ProGRP、SCC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细胞肺癌组的NSE、ProGRP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的CA125、CYFRA21-1、SCC阳性表达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3)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组中有无心包积液的CYFRA21-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胸膜转移、有无肿瘤坏死、有无纵隔肺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的CE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SCC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组中有无胸膜转移的CA125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胸腔积液的NSE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肿瘤坏死的SCC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有不同的MSCT表现,结合肿瘤标志物分析,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8月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综合护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52周后观察血清肝纤维化及Fibro Scan检测的肝硬度(LSM)值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52周后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的4项指标、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蛋白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1;t=3.53,P0.01;t=2.34,P0.05;t=2.28,P0.05)。两组病毒学应答率和糖尿病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9,7.14,P值均0.01)。LSM值降低显著(t=3.22,P0.01),同时肝功能指标(TBil、ALT、Alb)和空腹血糖等指标较对照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P0.01;t=4.73,P0.01;t=2.42,P0.05;t=16.01,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能有效降低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LSM值,亦能有效改善HBV DNA复制、血糖、肝功能等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参加2012年1月-2012年12月冀东油田社区健康体检的居民为调查人群,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析人群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人群的一般情况:男性的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高于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女性,不同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患病率:研究对象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57.7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6.34%。女性患病率为48.16%。血脂异常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加、BMI升高、腹围增加、舒张压增加、血糖升高与血脂异常相关。结论中国北方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增高且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超过男性。男性、年龄增加、BMI升高、腹围增加、舒张压增加、血糖升高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