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的有效部位(丹参-9403)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白鼠进行标准骨折(桡骨中1/3)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即丹参-9403、金葡液、生理盐水及丹参注射液组),术后第2天开始分别灌胃各组药物,连续喂养25、39、50天后处死,取完整桡骨,置于岛津Autograph万能材料测试仪上测定3点抗折强度的载荷、应力。结果:丹参-9403组在39天的载荷指标和25、39、50天应力指标最高,分别为(620±132)牛顿(N),(571±358)N/mm2、(827±242)N/mm2、(6625±2651)N/mm2,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9403具有提高骨折断端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中药对去势兔骨代谢影响的骨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骨计量学观察了中药(骨松Ⅱ号)对兔切除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实验模型的影响,并与尼尔雌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骨松Ⅱ号与尼尔雌醇组在BV/TV、OV/BV、OBI、dLs/BS和BFR(T)等参数方面明显高于造模组(OVX)和/或正常对照组(SHAM),骨松Ⅱ号组OV/BV、OB%以及OBI等参数较尼尔雌醇组明显升高。提示:骨松Ⅱ号能增加成骨细胞数量,以产生较多骨质,使骨质疏松症模型兔的骨代谢恢复正平衡,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其作用一定程度上优于尼尔雌醇。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分子水平认识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地高辛 (DIG)标记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方法 ,光镜观察成年新西兰白兔桡骨中段骨折愈合过程中 ,TGFβ1、mRNA在骨痂区各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在骨折愈合早期 ,可见少量TGFβ1表达阳性的单核细胞、间充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膜内成骨期 ,TGFβ1在成骨细胞内有显著表达 ,尤其是多角形丰满成骨细胞。在成软骨期 ,较成熟软骨细胞内有较高表达。在软骨内成骨期 ,成骨细胞内有高表达 ,而在肥大的软骨细胞内几乎无表达。结论 TGFβ1在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着细胞分化、增殖与成熟以及基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丹参对骨折愈合有益,这是近年来广大临床与从事骨伤科科研的医务工作者所公认的事实,我们在运用丹参注射液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之后,又开始了用丹参有效部位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研究工作,现继续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手术方法健康成年 Wistar 大鼠60只,体重180~200g,雌雄各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鼠板上,手术取前臂前外侧切口,长约0.8cm,切开皮肤,深筋膜,从前臂伸肌与屈肌之间,桡动脉外侧分离暴露桡骨中段,在旋前圆肌止点下方1mm 处用骨剪咬断桡骨,造成双侧标准骨折,逐层缝合后随机分组,分笼  相似文献   
16.
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病对膝关节功能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原发性膝骨关节病 (OA)是临床常见病 ,国内调查结果显示膝 OA发病率达 3 %~ 9% [1] ,该病的病情随增龄而加重 ,并以女性多见。笔者运用手法治疗本病 ,在减少膝关节体征的同时 ,使患膝的功能得以改善 ,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将 5 2例膝OA患者按 X线进行分型 ,根据各型的特点采用手法治疗 ,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的功能分别计分 ,并做统计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7年 1 1月~ 1 999年 1 2月 ,收治病人 5 2例 ,共 88个膝关节 ,其中男 6例 ,女46例 ;年龄 3 5~ 74岁 ,平均年龄 5 4.5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3 0年 ,其中 6个月以内 1 …  相似文献   
17.
不脱钙冰冻骨组织切片原位杂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炜镔  程枫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4):255-255,I017
我们采用不脱钙的骨痂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旨在探索一种更快捷、灵敏却不失特异性的骨组织的原位杂交方法。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与组织切片的制作: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只,按文献[1]方法制作桡骨骨折模型,术后1、2、4周每次处死2只,取下骨...  相似文献   
18.
骨关节炎的发病是多因素的,目前研究发现的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因素包括:原胶原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软骨非胶原基质蛋白基因以及一些未精确定位的染色体区的某些变化。另外,原癌基因和免疫系统的有关抗原基因的表达,翻译的变化,也可能与骨关节炎有关。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骨关节炎,尤其对有明显遗传倾向的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简述了使用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刺激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情况,对药物的作用原理、用途、用法和用量、副作用等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前胶原基因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胶原基因的cDNA都得以克隆,为一些重要胶原的研究、之间的相互比较,以及一些胶原相关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的阐明提供了可能。笔者重点讨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骨质疏松症(steoPorosis,OP)这两种常见骨与关节疾病发病中有关胶原方面的分子机制。一、前胶原基因与骨关节炎(OA)首先,骨关节炎(OA)可以是一系列导致OA征象的疾病的总称,包括原发全身型OA、结节型OA、焦磷酸盐沉积病(calciumpyrophosphatedepo-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