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MPC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分析肿瘤T分期(肿瘤大小)、IMPC成分比例、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IMPC淋巴管浸润率为73.8%(45/61),淋巴结转移率为75.4%(46/61)。不同T分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不同IMPC成分比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MPC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阳性者(54.2% vs 62.2%)(P<0.05)。淋巴结转移灶为纯IMPC成分或以IMPC成分为主(39/43,90.7%)。结论 淋巴管侵袭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IMPC的生物学特征;IMPC的生物学行为并不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中IMPC成分的多少,而可能与IMPC成分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单纯性乳腺囊肿为乳腺良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乳房内有大小不同、软硬不一的圆形囊性肿块,多见于中年妇女,其产生是由于病变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有明显的顶浆分泌并潴留于导管内形成囊肿[1].  相似文献   
13.
1980年12月~1990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共收治386例早期乳腺癌,分别行标准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4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成  包家林 《上海医学》2006,29(2):120-121
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少见,其形态多样,至今其命名、分类尚未完全统一。乳腺分叶状肿瘤是双相分化的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组成,以往因其切面具有囊状、分叶状特殊外观而得名叶状囊肉瘤。目前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乳腺疾病分类标准,将叶状囊肉瘤更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4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以下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42例均为女性,年龄26~67岁,平均47岁;病程为2个月至15年,平均20个月。42例早期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UbcH10基因沉默对多柔比星抑制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体内成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病毒系统在MCF-7/ADR细胞中进行UbcH10基因沉默.将基因沉默后的肿瘤细胞及对照肿瘤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通过裸鼠尾静脉连续给予多柔比星或生理盐水2周并停药1周,测量肿瘤体积,分析UbcH10沉默对多柔比星抑制MCF-7/ADR体内成瘤作用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瘤体中的UbcH10及BCL-2蛋白含量,分析UbcH10与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 通过慢病毒实验系统成功建立UbcH10基因沉默细胞株MCF-7/ADR UbcH10-RNAi.经过3周给药处理,多柔比星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抑制率为4.16%;基因沉默+多柔比星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抑制率为41.8%.瘤体内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多柔比星组、基因沉默+多柔比星组UbcH10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1±0.16、0.78±0.12、0.18±0.04,基因沉默+多柔比星组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量组间差异与UbcH10一致,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UbcH10基因沉默可以显著增强多柔比星抑制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体内成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诊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同时期其表现也不同,它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随访,对于乳腺癌诊治中的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干预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干预应作为乳腺癌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17.
巨大乳腺恶性分叶状肿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16岁.右乳肿块迅速增大3个月入院.病人发病前有乳晕区有黄豆大小结节,玩耍时局部碰撞后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局部红、肿、热、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其毒性,选择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诺维本30mg/m2d(第1、8天) 表阿霉素60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经过3个周期以上(包括3个周期)化疗,总有效率(CR PR)61.8%。初治有效率66.7%,复治有效率53.8%。治疗3个周期有效率为50.0%,3个周期以上有效率为65.4%。骨髓抑制为主要不良反应,毒副反应相对较弱。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能够有效治疗晚期乳腺癌,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患者共7例,对其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7例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70岁.患者均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超声提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为无回声,内见高回声性突出物,后方回声增强,未见钙化灶,肿瘤周围可见血流信号,按照2003年版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 RADS)针对超声的分级诊断标准分类为Ⅳ类.钼靶图像表现为单发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浅分叶状,密度稍高,可伴有钙化,BI-RADS分类为Ⅳ类.病理学检查见肿瘤最大径12~40 mm,平均20 mm,镜下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衬覆的肿瘤上皮细胞核为低或中等级别,外裹纤维囊;肿瘤上皮细胞呈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高表达,p53、Ki67、cerbB-2均低表达或阴性;乳头内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p63表达均阴性.结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钼靶图像和病理表现有一定特征,这些特征均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1,MUC1)强阳性表达在不同免疫表型乳腺癌中对指导预后及个体化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5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将乳腺癌分为四个免疫表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免疫表型中MUC1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不同免疫表型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5例乳腺癌患者中MUC1强阳性表达率为46.3%,MUC1强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非强阳性表达者,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35例乳腺癌中ER+/PR+、HER2-型130例,ER+/PR+、HER2+型64例,ER-、PR-、HER2+型67例,ER-、PR-、HER2-型74例;MUC1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56.3%、32.8%和27.0%,MUC1强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免疫表型相关(P<0.01)。预后分组分析表明ER+/PR+、HER2-型,ER-、PR-、HER2+型乳腺癌患者中,MUC1强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非强阳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强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免疫表型相关,在不同免疫表型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在ER+/PR+、HER2-型及ER-、PR-、HER2+型乳腺癌中MUC1强阳性表达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