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38篇
  免费   2532篇
  国内免费   1882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394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2447篇
口腔科学   270篇
临床医学   8116篇
内科学   6392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1038篇
特种医学   10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850篇
综合类   15920篇
预防医学   3984篇
眼科学   1010篇
药学   8156篇
  69篇
中国医学   3477篇
肿瘤学   1217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801篇
  2022年   910篇
  2021年   1326篇
  2020年   1609篇
  2019年   1764篇
  2018年   794篇
  2017年   1615篇
  2016年   1846篇
  2015年   2078篇
  2014年   3210篇
  2013年   3088篇
  2012年   3720篇
  2011年   3899篇
  2010年   3444篇
  2009年   3116篇
  2008年   3021篇
  2007年   2708篇
  2006年   2391篇
  2005年   2596篇
  2004年   1925篇
  2003年   1876篇
  2002年   1445篇
  2001年   1334篇
  2000年   997篇
  1999年   774篇
  1998年   614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532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与血清Leptin、蛋白激酶Cε(PKC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5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随访2年,详细记录患者预后质量;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Leptin、PKCε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Leptin、PKCε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卡米尔生存曲线分析不同Leptin、PKCε水平情况患者预后质量;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清Leptin、PKCε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清Leptin、PKCε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病灶区最大径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Leptin、PKCε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M分期升高、病灶区最大径增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出现,患者血清Leptin、PKCε水平呈明显升高状态(P<0.05);患者血清Leptin、PKCε水平与TNM分期、病灶区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75~0.743,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Leptin、PKCε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高水平Leptin和高水平PKCε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Leptin和低水平PKCε患者(P<0.05);血清高水平Leptin和高水平PKC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Leptin、PKCε水平与TNM分期、病灶区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且高水平Leptin和高水平PKCε是影响患者预后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High ce rvical spinal co rd injuries induce permanent neuromotor and autonomic deficits.These injuries impact both central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functions through modulation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o far,cardiovascular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models of complete contusion or transection at the lower cervical and thoracic levels and diaphragm activity evaluations using invasive methods.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C2 hemisection on different parameters rep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卒中(CES)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与抗凝因子蛋白S、蛋白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入院治疗的CES患者86例纳入CES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健康组。检测两组TEG及抗凝因子蛋白S、蛋白C水平,对不同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TEG与蛋白S、蛋白C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相比,CES组R值、K值、蛋白S、蛋白C水平明显降低,α值、MA值明显增高(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升高,患者R值、K值、蛋白S、蛋白C水平明显降低,α值、MA值明显升高(P<0.05)。预后良好组R值、K值、蛋白S、蛋白C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α值、MA值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CES患者蛋白S及蛋白C水平与R值、K值呈正相关,与MA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CES患者TEG部分参数与抗凝因子蛋白S、蛋白C存在相关性,临床可以两种指标相互补充,增强患者凝血功能功能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姚刚  曹新岭  李涛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2):1429-1434
背景 既往对肝癌微血管侵犯病理诊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目前国内外缺乏对微血管侵犯统一的病理诊断标准,也未将微血管侵犯列为病理常规诊断指标。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作为新型系统性炎性因子,与肝癌的增殖、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目的 探讨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单个、肿瘤直径≤5 cm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癌的患者34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计算CAR。绘制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CAR的最佳诊断截点,根据CAR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进行分组,采用1∶1最近邻居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将Logistic模型估计的倾向性评分相近患者进行配对,得到两组间各临床特征比较均衡性较高的样本。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微血管侵犯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匹配前、后CAR对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结果 346例患者中微血管侵犯阳性131例(37.9%),微血管侵犯阴性215例(62.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76.4%,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697,0.877)〕,最佳诊断截点为0.03。根据CAR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CAR<0.03组(A组,n=145)和CAR≥0.03组(B组,n=201)。采用1∶1最近邻居PSM法,共92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匹配后,B组患者微血管侵犯发生率〔43.5%(40/92)〕高于A组〔13.0%(12/92)〕(χ2=6.314,P=0.013)。采用3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前、后CAR均为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CAR作为新型系统性炎症指标,可用于预测单发小肝癌微血管侵犯,当CAR≥0.03时提示单发小肝癌微血管侵犯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新生儿早发性败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20年2月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进行研究,共计50例,设为观察组,另设同期50例产检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另将观察组新生儿根据感染情况分成非感染组和早发性败血症组,对比PCT、IL-6和CRP单一检测和联合应用诊断价值,另对比两组产妇炎症因子水平和不同新生儿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疾病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指标,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PCT、IL-6和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早发性败血症组各项指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感染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PCT、IL-6和CRP水平都比较高,可通过检测新生儿脐血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早发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及炎症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获取47例早期PD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情况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总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及炎症因子(TNF-α、IL-8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早期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及炎症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水平降低(P0.05),IL-8、C反应蛋白、T-Tau/α-syn、P-Tau/α-syn比值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RP与P-Tau/α-syn比例组合诊断价值较高(AUC=0.931;敏感性=92.1%;特异性=78.0%)。结论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及P-Tau/α-syn比值是PD早期病理改变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心房颤动(AF)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32例合并AF的NSTEMI患者作为AF组,并按年龄、性别匹配选取同期治疗的32例无AF的N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分析两组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AF的患者相比,合并AF患者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10.0±2.5)ng/ml比(8.6±2.5)ng/ml,P=0.02]和高敏C反应蛋白[(21.7±11.0)mg/L比(8.5±3.2)mg/L,P<0.001]明显升高。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7.53 ng/ml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8倍(HR=8.06,95%CI:1.88~23.21,P=0.005),而高敏C反应蛋白>6.55 mg/L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2.5倍(HR=2.53,95%CI:1.39~6.35,P=0.005)。结论合并AF的NSTEMI患者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半乳糖凝集素3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可预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221 (miR-22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老年冠心病患者85例(冠心病组)和老年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外周血中miR-221表达水平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LVEF。结果 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尿素、肌酐、C反应蛋白(CRP)、miR-221及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冠心病组心功能Ⅳ患者的miR-221及NT-proBNP水平最高,Ⅲ级、Ⅱ级、Ⅰ级依次降低,Ⅰ级患者LVEF最高,Ⅱ级、Ⅲ级、Ⅳ级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221与尿素、肌酐、CRP、NT-proBNP及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及LVEF呈负相关(P 0. 05,P 0. 01)。NT-proBNP与年龄、尿素、肌酐、CRP、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及LVEF呈负相关(P 0. 05,P 0. 01)。miR-221、NT-proBNP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 735(95%CI:0. 607~0. 864),0. 971(95%CI:0. 940~1. 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miR-221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40. 6%,特异性为90. 5%。NT-proBNP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0. 6%,特异性为95. 2%。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iR-22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助于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相关性,比较血清和脑脊液中CysC值在GBS中的变化以及CysC含量变化与GBS病情轻重的关系。 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GBS患者30例作为GBS组,收集同期骨科、普外科因局麻手术需行椎管麻醉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血清及脑脊液CysC值及其他临床资料。 结果 ①GBS组与对照组脑脊液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②2组血清CysC比较,GBS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GBS组轻度与重度血清CysC比较,重度组较轻度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③血清CysC与GBS患者Hughes评分呈正相关(r=0.759,P<0.001),脑脊液CysC与GBS患者Hughes评分不相关(P>0.05)。④GBS患者Hughes评分与年龄、血清CysC、脑脊液蛋白呈正相关,与前驱事件呈负相关,与脑脊液CysC及性别不相关。⑤以Hughes评分为因变量,以前驱事件、血清CysC、脑脊液蛋白、年龄为自变量,结果发现血清CysC、脑脊液蛋白是Hughes评分的危险因素。 结论 血清CysC或许可以作为G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血清CysC与脑脊液蛋白是GBS患者肢体瘫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