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54篇
  免费   2340篇
  国内免费   1319篇
耳鼻咽喉   128篇
儿科学   273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1609篇
口腔科学   438篇
临床医学   5270篇
内科学   2687篇
皮肤病学   304篇
神经病学   696篇
特种医学   10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148篇
综合类   12315篇
预防医学   4861篇
眼科学   272篇
药学   7159篇
  88篇
中国医学   9122篇
肿瘤学   1294篇
  2024年   420篇
  2023年   1411篇
  2022年   1184篇
  2021年   1590篇
  2020年   1413篇
  2019年   1241篇
  2018年   584篇
  2017年   1050篇
  2016年   1277篇
  2015年   1597篇
  2014年   2528篇
  2013年   2243篇
  2012年   2919篇
  2011年   2946篇
  2010年   2694篇
  2009年   2454篇
  2008年   2685篇
  2007年   2367篇
  2006年   2119篇
  2005年   2290篇
  2004年   1742篇
  2003年   1702篇
  2002年   1377篇
  2001年   1273篇
  2000年   1018篇
  1999年   835篇
  1998年   735篇
  1997年   707篇
  1996年   631篇
  1995年   606篇
  1994年   476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88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EN)对日本比目鱼(牙鲆)生殖腺性分化的作用,并在基因表达上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日本比目鱼随饲养水温决定其性别的生物学特性,在鱼卵孵化后第30天到第100天性分化敏感期内,在27 ℃水温下饲养,会使幼鱼分化成雄性。同时,分别给予幼鱼投食GEN 10和100 μg/g饲料进行喂养染毒,直到第100天(青年期)和第300天(成年期),分别对各组比目鱼样本做病理组织切片,判断其性别和雌雄比例,并通过原位杂交和RT-PCR分析,探索它们的作用机制。[结果] GEN对27 ℃水温饲养下的比目鱼幼鱼有雌性化诱导作用,两组成年比目鱼雌性分别有不同的百分比:10 μg/g组为46.7%,100 μg/g组为96.7%,其诱导效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比目鱼幼鱼出生后第100天时原位杂交实验显示,P450芳香化酶的mRNA在各组的雌鱼卵巢中有明显表达,但在雄鱼精巢中未见表达;而MIS(苗勒氏管抑制物质)的mRNA在各组的雌鱼卵巢中不表达,而在雄鱼精巢中能见到非常明显的表达。RT-PCR实验显示,在雌鱼卵巢中P450芳香化酶的mRNA表达被诱导,而MIS基因表达被抑制,进一步证实了原位杂交的结果。[结论] GEN对日本比目鱼的生殖腺性分化有雌性化诱导作用,其分子机制很可能是通过诱导P450芳香化酶基因表达和抑制MIS的基因表达从而发挥雌激素样干扰作用的。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医院已经成为开展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根据《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和《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无烟医疗机构建设和医院开展控烟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仍处在极高  相似文献   
993.
探讨病历质量管理问题.通过分析病历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医生法制观念不强、质量观念淡薄、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要求掌握不够、三级查房未到位、病历质控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提出管理对策包括健全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加强医德和病历质量教育、实行病历质量规范化监控、建立相对合理的奖惩机制等.  相似文献   
994.
流行性乙型脑炎与三带喙库蚊的防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媒介是蚊虫,特别是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猪是主要扩散宿主。人感染乙脑病毒后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症状,少数感染者有典型脑炎症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剧,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等。目前已有疫苗可供预防,但尚无特异性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乙脑在我国分布很广,病死率较高,后遗症严重,因此,加强对乙脑的防控,对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三硝基甲苯(TNT)对作业人员危害的进展情况。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并对63名TNT作业工人进行了5年的前后对比观察,分析了TNT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结果两次调查车间TNT浓度均超标严重。通过5年的对比观察,作业工人眼晶体损害最为明显(P<0.01);血象、心电图、肝功能有一定变化。结论高海拔地区较长时间接触TNT的作业工人其眼晶体损害检出率明显高于平原资料,TNT白内障发展较快、进展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6.
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多因素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介绍如何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同水平和混合水平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方法,即独立设计;总结和讨论了独立设计的特点。方法以同水平或混合水平多因素析因设计矩阵为母体,不增加任何限定条件,仅考察各实验点对其余实验点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规则归纳”等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先将全部实验点快速分类,然后,再进行聚类,可将此矩阵分解成一系列彼此互不重叠的独立设计矩阵。结果不仅发现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多因素实验设计是可行的,而且,发现了除正交设计、均匀设计以外的一些可用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特殊设计。结论独立设计是一类涵盖面很宽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它不仅集“析因设计、分式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于一身,还包含有突出“中间水平”或“极端水平”的特殊设计。与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相比较,独立设计的适用面更宽、灵活性更大,具有极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β-TCP、β-TCP/DCHA和HA材料的结构、表面生物活性及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牯附情况避行了检测与分析,用Micro-CT对制备的骨支架材料植入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评价。将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分化,扩增得到足够浓度的成骨细胞,并种植于骨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后,再植入动物体+观察成骨状况,研究成骨机制。结果表明:骨支架的孔隙中诱导生成新骨,随着新骨生长,支架材料在逐步降解,从而达到骨重建。研制出了具有三维多孔结构、适于新骨生长的孔径、可降解、表面生物活性好以及植入骨细胞后可以诱导新骨生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98.
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用药频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了解引起医院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与第三代头孢菌素(TGC)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000-2002年5所医院第三代头孢菌素消耗量和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第三代头孢菌素总DDDs为130.64万个治疗日,2000、2001、2002年第三代头孢菌素的DDDs分别为33.35万、43.12万、54.17万个治疗日;3年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的平均产酶率为33.67%,2000、2001、2002年产酶率分别为29.64%、32.58%、38.45%。结论阴性杆菌产超广谱伊内酰胺酶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用药频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DDDs增长过高过快,导致产ESBLs细菌的增多。  相似文献   
999.
大剂量青霉素及三代头孢菌素对凝血实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青霉素及三代头孢菌素对凝血实验的影响。方法 用0、1000、3000、6000、9000、12000U/ml的青霉素钠血浆和0、170、340、680、1020、1700vg/ml的头胞噻肟钠血浆对PT、APTT、Fbg进行检测。结果 青霉索钠在6000U/ml时胛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PTT以及Fbg浓度在9000U/ml时变化明显P〈0.05;血浆头胞噻肟为340vg/ml时PT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PTT实验受到显著性干扰。结论 临床上对重症感染患者进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时,须对其凝血功能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000.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CNL)是一种少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外周血和骨髓中中性粒细胞的过度增生,同时可伴有肝脾肿大,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无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这种疾病迄今为止全世界报道的病例不超过150例,虽然伴有9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的CNL国外有报道,但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近期诊断1例伴有9号染色体三体核型异常的CNL,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