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88篇
  免费   4255篇
  国内免费   1731篇
耳鼻咽喉   421篇
儿科学   1755篇
妇产科学   1760篇
基础医学   6155篇
口腔科学   1332篇
临床医学   8347篇
内科学   6907篇
皮肤病学   742篇
神经病学   2928篇
特种医学   29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3802篇
综合类   11427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614篇
眼科学   1058篇
药学   3089篇
  82篇
中国医学   1804篇
肿瘤学   389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732篇
  2022年   1192篇
  2021年   2131篇
  2020年   2328篇
  2019年   1805篇
  2018年   1719篇
  2017年   1798篇
  2016年   2166篇
  2015年   1956篇
  2014年   3495篇
  2013年   3665篇
  2012年   3298篇
  2011年   3526篇
  2010年   2842篇
  2009年   2753篇
  2008年   2696篇
  2007年   2958篇
  2006年   2719篇
  2005年   2357篇
  2004年   2115篇
  2003年   1878篇
  2002年   1539篇
  2001年   1407篇
  2000年   1067篇
  1999年   862篇
  1998年   744篇
  1997年   787篇
  1996年   688篇
  1995年   606篇
  1994年   545篇
  1993年   479篇
  1992年   378篇
  1991年   387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308篇
  1987年   243篇
  1986年   202篇
  1985年   204篇
  1984年   153篇
  1983年   102篇
  1982年   110篇
  1981年   101篇
  1980年   87篇
  1979年   75篇
  1978年   47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30篇
  1975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脏损害(HIM)早期诊断和及早微量多巴胺治疗对HIM预后的影响,探讨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对63例窒息新生儿48 h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心电图QT间期弥散度(QTcd)明显异常的HIM患儿及早微量多巴胺治疗,1-2周后再复查并与32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HIM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发病48 h内CK-MB及QTcd均明显升高(P<0.001),经及早微量多巴胺治疗等措施1-2周后HIM患儿CK-MB及QTcd均显著下降,而产后缺氧组较胎儿期缺氧组下降更明显(P<0.005),且胎儿期缺氧组并发症多,预后差(P<0.005)。结论:CK-MB及QTcd相结合可作为HIM早期诊断指标,及早微量多巴胺治疗等措施,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3.
尺骨和股骨原发软骨样副脊索瘤(附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软骨样副脊索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原发于尺骨和股骨的软骨样副脊索瘤标本,通过光镜、免疫组化病理组织学观察和会诊及病理读片讨论会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组织学特征为:肿瘤大部分由脊索瘤细胞和小部分软骨肉瘤细胞两种成分构成,呈大小不等的小叶状排列;小叶边缘为软骨样小梁或纤维性间隔;脊索瘤小叶内瘤细胞呈巢片状、小梁状或岛状排列,细胞大小不一,核较小而深染,核异型性不明显,胞质丰富呈大空泡状,间质为淡蓝色或粉染的粘液样物质;软骨样肉瘤小叶内可见具有软骨陷窝的双核和单核细胞,间质为透明的软骨基质和/或粘液样基质,构成了典型的软骨肉瘤图像。免疫组化(ABC法):EMA、CK、S-100蛋白、波形蛋白、NSE染色均呈阳性,Desmin、CD34均为阴性。会诊和读片讨论会均确诊为软骨样副脊索瘤。结论原发于尺、股骨的软骨样副脊索瘤非常罕见,常规HE染色很难确诊,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4年 2月间收治的小儿肠套叠 4 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男患儿好发年龄为 4个月~ 10个月 ,以回结型最多见 (6 6 .6 % )。空气灌肠复位成功 31例 ,其余均手术治疗。死亡 1例 ,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 ,发病超过 4 8h、血便超过 2 4h者不宜行空气灌肠复位术 ,必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采用 HPL C法测定洁美新消毒剂中三氯生的含量。方法 :用 Hypersil C1 8柱 ,以甲醇 -水 ( 80∶ 2 0 ,V/V)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1nm。三氯生在 0 .10~ 0 .5 0 m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Y =2 .96 6× 10 - 8X - 1.5 4 5×10 - 3,r =0 .9997,平均回收率为 99.7% ,RSD=0 .81% ( n =6 )。结论 :本方法线性关系和重复性良好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96.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致伪膜性肠炎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秋生 《抗感染药学》2004,1(3):101-102
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该病症可表现为轻微的水泻或致命性肠炎,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基 于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A毒素和B毒素的检测,甲硝唑或万古霉素临床治疗该病被证实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7.
HPLC法测定丹参类注射液中4种水溶性成分含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及丹参注射液中 4种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18(2 5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以甲醇 水 二甲基甲酰胺 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流速为 1 0mL/min ;柱温为 35℃ ;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在 0 0 194~0 194 0 g·L-1、0 0 0 4 0 4~ 0 0 4 0 4 g·L-1、0 0 0 80 8~ 0 0 80 8g·L-1和 0 0 2 6 0~ 0 2 6 0 0 g·L-1内 ,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 4 % ,98 3% ,10 1% ,10 3% ,RSD <2 0 %。结论本研究为丹参类注射液的质量综合评价和控制提供了简单、准确、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方法,并观察中国北方健康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频率。方法:应用MGB探针的原理建立MTHFR C677T基因多态的检测方法,与传统PCR-RFLP方法作对照,共检测标本88例,并计算各基因型频率。结果:荧光定量方法可以快速完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检测结果得到传统PCR-RFLP方法的证实。88例北京汉族正常人群MTHFR基因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为25%、42%和33%。结论:该方法准确、检测效率高,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PCR方法检测不同病程、临床诊断为HFRS的患者血中抗HFRS-IgM抗体,同时与ELISA和IFAT二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PCR检测96份HFRS患者血清中抗HFRS-IgM抗体的阳性率为76%,对51份发热期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62.7%。而ELISA法和IFAT法对同批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3%和39.2%,及49%和31.4%。20份甲型肝炎阳性血清、30份正常人血清及20份HFRS-IgM阴性并掺入类风湿因子阳性的血清,免疫-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免疫-PCR检测抗HFRS-IgM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HFRS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核酸快速诊断技术。〔方法〕采用RT -PCR方法对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检测 ,我们对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相关引物 ,进行扩增 ,并作了特异性与灵敏度比较。〔结果〕该引物只能扩增乙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片段 ,而对其它型别的流感病毒以及麻疹、风疹、腮腺炎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一次PCR可达 1TCID50 ,二次PCR反应可达 0 .1TCID50 。〔结论〕采用该方法从临床患者含漱液标本中的检出率 ,比采用MDCK细胞分离的阳性率更高 ,可达到迅速、正确地诊断乙型流感的实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