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中药治疗自然流产对血清性激素孕酮及雌二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自拟中药保胎汤剂,治疗自然流产。结果:单用中药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不用中药治疗的对照组,说明自拟方剂有很好的保胎疗效。通过对血清孕酮、雌二醇的测定,说明中药提高保胎成功率的机理之一在于提高了血清孕酮及雌二醇。在中西药结合组,对黄体功能低下的患者,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加用黄体酮,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中药组,说明黄体酮保胎对黄体功能低下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952.
针刺治疗宫内节育器导致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鸥  吴兆利  谷忠悦  张丽 《中国针灸》2000,20(10):581-583
对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异常子宫出血妇女120例行单纯针刺疗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临床观察表明针刺疗法能够改善与调节血常规、血清激素等理化指标,加速恢复机体平衡状态,促进机体的生理性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953.
穴位注射对胆色素结石模型豚鼠肝脏部分酶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雌性豚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每日只喂正常颗粒饲料;造模对照组,每日喂成石饲料,连续喂养60日;针刺治疗组,造模后,每日电针“膈俞”“肝俞”“阳陵泉”穴;肌肉注射组,造模后隔日非穴位肌肉注复方当归注射液0.2ml;穴位注射组,造模后隔日在“膈俞”“肝俞”“阳陵泉”穴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 。结果:造模组成石率大于正常组、穴注组,穴注组成石率最低;肝总酶各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只有穴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最新的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收集阿托伐他汀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干预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4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  相似文献   
955.
独一味是藏族常用药之一,具有的良好的活血止血、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黄水病。该文通过查阅历代藏族药典籍、本草,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独一味名称、性味、基原、入药部位、采收加工、功效主治的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及本草考证。经考证独一味始载于八世纪中叶《月王药诊》,音译为大巴。独一味性味的记载以性平、温,味甘、苦、涩为主,除《青藏高原甘南藏药植物志》,其他典籍中均记载为无毒。历代主流的基原为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的地上部分入药,此外古代尚有圆叶筋骨草Ajuga ovalifolia,美花圆叶筋骨草A. ovalifolia var. calantha,藏玄参Oreosolen wattii的全草入药的情况。古代采收时间多为农历8—9月霜降前采挖,现代采收时间为秋季花果期采收。由于独一味药材的蕴藏量大幅减少,其入药部位由全草或鲜叶,演变为地上部分为主。功效古今记载以养骨补髓,引黄水,止血止痛为主,但古代尚有治疗虫病,月经淋漓,遗精症,腹泻及滋补身体的功效,该文通过对独一味的本草考证,以期为藏族药资源独一味扩大开发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6.
[目的] 梳理中国、日本两国对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研究的历史轨迹,进一步明确经方本原剂量。[方法]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中日两国对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的研究进行溯源。[结果] 日本本原剂量研究可以分为“模仿-消化-独创-回顾”4个阶段。第1阶段为日本的飞鸟、奈良、平安、镰仓时代对中国研究进行模仿的“模仿阶段”,此阶段研究结果与当时中国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第2阶段为日本战国、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前期,后世派和古方派对中国研究消化吸收的“消化阶段”,此阶段研究在结果上开始与当时中国的研究结果出现差异。第3阶段为江户时代后期锁国期间,考证派独特研究的“独创阶段”,此阶段得出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第4阶段为现代医家重新回顾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用实验和实测等方法来证明并得出结论的“回顾阶段”,此阶段研究结果与中国现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经过多个时代、多名医家、多项研究,中日两国关于经方本原剂量的研究结果最终趋于一致,即经方本原剂量极为接近13.8 g。  相似文献   
957.
妇科千金片/胶囊在治疗妇科疾病的中成药领域享有盛誉.近10年来,国内医药工作者对妇科千金片/胶囊的基础药学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妇科千金片/胶囊具有抑菌、抗炎、镇痛、补益气血、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临床单独应用或联合其他药物应用能治疗急慢性妇科炎症、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等症,疗效确切,市场前景良好,已列入国家中...  相似文献   
958.
受原欲理论的启示,在人类性多元化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成人性欲多元化的内涵,提出人类性欲源自于生命过程和生命繁衍的需要,源自于大脑和情感(心灵)的需要。儿童期各阶段的器官原欲发育至成年,参与了成人性欲的重要组成,统称之为生命之欲;成人以生殖为目标,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生殖器官交媾欲,与性器官的原欲组合构成了成人性欲的霸权地位,和其他各器官的原欲,尤其是人类所特有的脑性欲、情(心)性欲,共同组成了成人性欲。生殖器官交媾欲和全身各器官原欲,特别是与大脑密切相关的更高爱情欲求的协调一致,在完成生命过程和生命延续的进程中,享受人类的性爱、情爱的满足,享受生理、心理直至心灵层面的极致体验和满足。  相似文献   
959.
麝香为名贵中药及香料,应用历史悠久。通过检索古籍和相关文献,结合人工繁育养麝及活麝取香的实践,对麝香的名称、基原、产区、质量评价及应用等进行综述。结果发现,本草专著记录麝有水麝、肉麝、土麝、北麝4个品种,麝香常见别名至少有18种(不包含少数民族语言的别名)。古人将香囊和产香作为鉴别麝的关键特征,对食性的认知由食蛇、蚁逐渐变为取食芳草植物。历代所记载麝香出产范围常有变迁,自唐起川、陕两地较为恒定,现仍为道地产区。古代麝香分为遗香、脐香、心结香3等,以香结实者、有毛裹中者为佳,而皮毛及荔枝核粉末常用于掺伪,现代商品麝香掺伪物更是多达20余种。麝香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香料用始载于汉,到唐宋时期最盛。综合历代本草专著记载,麝香具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等功效,有微研、细研、重研3种制法,既可外用也可内服,用于实证和闭证,脱证忌用、虚证慎用、孕妇禁用;麝香作香料更是制法各异,用途广泛。此外,古人频有“麝吃蛇”等习性记录,还有待深入研究。考证结果可为麝香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0.
目的 建立宝铎草Disporum sessile (Thunb.) D. Don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基源鉴定、显微鉴定、气孔指数测定等方法对宝铎草原植物、入药部位根及根状茎进行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的研究。结果 宝铎草原植物、根及根状茎的形态、性状和显微组织构造等特征明显;通过显微观察叶片上、下表皮可知,上、下表皮垂周壁均呈波状弯曲,其中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具有不定式气孔,平均气孔指数为18.22。宝铎草根所含的淀粉粒平均长度为14.02 μm,平均直径为7.88 μm;而根状茎所含的淀粉粒平均长度为9.98 μm,平均直径为6.77 μm。根与根状茎淀粉粒直径比较,P < 0.05,有显著性差异,根与根状茎淀粉粒长度比较,P < 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宝铎草根、根状茎粉末在365 nm紫外灯下分别呈现明显亮淡蓝色荧光、淡蓝色荧光。结论 宝铎草原植物形态、入药部位根及根状茎性状特征、显微特征、气孔指数、荧光反应均具有鉴别意义,可为宝铎草药材品种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