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7篇
  免费   1690篇
  国内免费   859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200篇
妇产科学   128篇
基础医学   1665篇
口腔科学   181篇
临床医学   1447篇
内科学   1590篇
皮肤病学   330篇
神经病学   451篇
特种医学   3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789篇
综合类   4107篇
预防医学   776篇
眼科学   262篇
药学   1346篇
  22篇
中国医学   481篇
肿瘤学   1662篇
  2024年   359篇
  2023年   1355篇
  2022年   1220篇
  2021年   1423篇
  2020年   1070篇
  2019年   976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microRNA-301b(miR-301b)在478 例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TCGA 数据库中478 例卵巢癌患者的miR-301b 表达量与生存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其靶基因及生物学活性。结果 miR-301b 高表达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时间, 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S:P<0.001, DFS:P<0.05),综合3 个靶基因数据库的预测结果得到12 个靶基因,编码的蛋白多数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靶基因TEA 结构域家族成员1(TEA domain family member 1,TEAD1) 与胞质多糖基化元件结合蛋白4(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4, CPEB4)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相关(TEAD1:P<0.05,CPEB4:P<0.05)。结论 miR-301b 表达对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出抑癌因子的作用,对卵巢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26b参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侵袭的机制。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肝细胞系HL-7702和HCC细胞各系Hepb-3、HuH-7、MHCC97-L、MHCC97-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miR-26b的表达水平;用miR-26b mimics、miR-26b inhibitors和Notch1-siRNA分别转染HCC细胞;MTT实验检测转染后HCC细胞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不同处理后的HCC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和HCC细胞系Hepb-3、HuH-7、MHCC97-L、MHCC97-H中的miR-26b相对表达含量随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升高而依次下降;抑制miR-26b的表达,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此时HCC细胞的侵袭性显著增强;相反,上调miR-26b的表达,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HCC细胞侵袭性显著下降;miR-26b可能通过调控Notch1信号通路调节HCC细胞侵袭性。结论:miR-26b通过负调控Notch1信号通路抑制HCC细胞侵袭能力,为HCC侵袭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miR-26b可能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iR-142通过FMRP介导调控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内PSD95和Synapsin I的表达及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成AD组、sh-miR-NC组、sh-miR组,同月龄的C57BL/6小鼠作为Control组,利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MRP、PSD95和Synapsin I在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沉默miR-142明显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低表达的FMRP、PSD95和Synapisin I等蛋白逆转上调。结论 miR-142通过结合FMRP上调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内PSD95和Synapsin I的表达水平,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miR-223表达水平与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CD患者作为CD组,另选择5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法检测两组的血清miR-223相对表达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miR-223的相对表达量与CD患者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组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CD缓解期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活动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组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与CD活动指数及CD简化内镜评分均呈正相关。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肛周病变、疾病行为狭窄型和血清miR-223相对表达量2.13的CD患者的预后不良风险较高。结论 CD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与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均相关。检测CD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有助于了解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陈科第 《传染病信息》2022,35(2):135-140
[摘要] 目的 探究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患者血清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122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B1, 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HBV-ACLF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3例)和死亡组(6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血清miR-122、HMGB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earson检验分析miR-122、HMGB1水平分别与TBIL、PA、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the 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 MELD)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iR-122和HMGB1水平对患者的死亡预测价值,获得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在3年随访期间的生存率。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并发症、病情分期、MELD评分、ALB、球蛋白、TBIL、ALT、AST、LDH、PT、PTA、HBV DNA、miR-122、HMGB1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并发症、病情分期、MELD评分、TBIL、PT、PTA、miR-122、HMGB1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miR-122、HMGB1水平分别与TBIL、MEL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PTA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miR-122和HMGB1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1.42和14.56 μg/L。A组患者预后3年内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均<0.05)。结论 miR-122和HMGB1水平与HBV-ACLF患者的病情和死亡预后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在HBV-ACLF的诊断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141-3p和miR-22-3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92例,取其病灶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检测其miR-141-3p、miR-22-3p表达量的差异,进一步根据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中位数分为高表达、低表达组各46例。比较不同miR-141-3p、miR-22-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分析不同miR-141-3p、miR-22-3p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iR-141-3p、miR-22-3p的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t=25.883、42.527,P均<0.01)。不同miR-141-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中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6、6.500、4.423,P均<0.05),不同miR-22-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中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1,P<0.01);miR-141-3p、miR-22-3p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患者(χ~2=6.873、5.999,P均<0.05)。TNM分期较高、肿瘤分化程度较低、远处转移、miR-141-3p低表达、miR-22-3p低表达均是导致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R=2.771、1.781、3.185、1.609、1.717,P均<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miR-141-3p、miR-22-3p均呈低表达,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且在疾病预后的评估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01-404
目的:探讨miR-23a和Mtss1在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淋巴结组织标本65例为观察组,同期RH患者组织标本35例为对照组,采取实时定量荧光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miR-23a和Mtss1在两组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3a和Mtss1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观察组淋巴结组织中,miR-23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TSS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93、16.853,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miR-23a和MTSS1表达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512,P<0.01);miR-23a、MTSS1表达与DLBCL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患者Ann Arbor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IPI评分明显相关(P<0.05);通过对DLBCL患者随访3年发现,miR-23a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MTSS1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4.842,P<0.05)。结论:miR-23a和MTSS1在DLBCL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且与DLBCL的生存率有关,miR-23a可能是MTSS1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miR-150-5p、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mRNA的表达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诊断、中医证型判断的意义。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57例及健康对照组19例,根据《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有关RA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判断RA的中医证型。qPCR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iR-150-5p、SOCS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指标。双荧光素酶分析方法判断两者是否存在靶向关系。统计分析miR-150-5p、SOCS1 mRNA对RA疾病的诊断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外周血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低于正常人群(t = -19.019,P < 0.05);其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升高,有下降趋势;患者外周血SOCS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低于正常人群(t = 5.333,P < 0.05);其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升高,有上升趋势。MiR-150-5p与SOCS1 mRNA有靶向结合关系(P < 0.05)。通过AUC曲线比较,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区分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8.1%、92.1%(AUC = 0.972,P < 0.05);SOCS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法区分RA(AUC = 0.472,P > 0.05)。RA患者中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3.06,RA患者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的相对风险分别为8.33、250.00(P < 0.05)。结论 miR-150-5p、SOCS1 mRNA在RA患者中有差异性表达,且有靶向结合关系。miR-150-5p可能是RA的疾病诊断及中医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证型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微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在人类及动物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141是miR-200家族的成员,通过与不同的靶点结合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来调节生理及病理条件下一系列的生物学进程,尤其是早期胚胎着床、正常妊娠、血管形成及肿瘤等方面作用尤为突出。因此,miR-141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新型的血浆标志物对疾病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