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37篇
  免费   8697篇
  国内免费   2117篇
耳鼻咽喉   727篇
儿科学   1191篇
妇产科学   1228篇
基础医学   3971篇
口腔科学   1596篇
临床医学   14709篇
内科学   7321篇
皮肤病学   961篇
神经病学   2760篇
特种医学   19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765篇
综合类   1724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41篇
预防医学   23652篇
眼科学   967篇
药学   6413篇
  476篇
中国医学   6293篇
肿瘤学   3234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1851篇
  2022年   2648篇
  2021年   4332篇
  2020年   4859篇
  2019年   3661篇
  2018年   3382篇
  2017年   3650篇
  2016年   3581篇
  2015年   3431篇
  2014年   6973篇
  2013年   7367篇
  2012年   6328篇
  2011年   6546篇
  2010年   5153篇
  2009年   4676篇
  2008年   4969篇
  2007年   4668篇
  2006年   4131篇
  2005年   3317篇
  2004年   2692篇
  2003年   2163篇
  2002年   1669篇
  2001年   1381篇
  2000年   1099篇
  1999年   843篇
  1998年   679篇
  1997年   627篇
  1996年   528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340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118篇
  1983年   89篇
  1982年   96篇
  1981年   73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58篇
  1977年   58篇
  1976年   58篇
  1975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电子医疗数据已成为大数据时代开展药品安全主动监测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确认药品与不良事件是否存在关联,要回归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选取恰当的对照进行对比。本文主要阐述不同对照选取的原理、适用情形,介绍、评价并比较各种对照选取的思路与参数,引入对照选择批量化实现的进展性成果,以期为我国利用电子医疗数据开展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HPLC/TQ-MS测定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评价益母草中阿魏酸对中成药调经止痛片及新生化颗粒的质量影响,为制定含有益母草并以阿魏酸为定量指标的中成药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及UPLC-Q/TOF定性鉴别及分析益母草中阿魏酸,采用HPLC/TQ-MS定量分析10批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基于定量分析结果及处方用量探讨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对其中成药质量标准的影响。结果:薄层鉴别及UPLC-Q/TOF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0批不同产地益母草中均含有阿魏酸。HPLC/TQ-MS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在0.004 2%~0.006 5%之间。结论:益母草与当归、川芎等含有阿魏酸的药材配伍且其用量较大时,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会对其质量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体会与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面部色素痣患者。随机分组,物理治疗组采取CO2点阵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组则采取手术切除方法治疗。比较两组面部色素痣控制率;患者对治疗后美观度的满意度、平均治疗的次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水平;复发率。结果手术切除组面部色素痣控制率、患者对治疗后美观度的满意度、平均治疗的次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水平相比较物理治疗组更好,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复发率低于物理治疗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方法治疗面部色素痣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儿童外科的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提高儿外科医生的总体执业水平,促进儿童外科学的发展。方法通过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年儿童外科疾病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适合医学生、初级儿童外科专科医生的实用的教学方法及经验。结果结合儿童外科特有的疾病特点所总结出的故事式讲述教学、典型病例教学、漫画形式学习、比较学习法及多媒体素材教学五种方式是非常适合儿童外科教学的方法。能够加深记忆,提高兴趣,轻松快捷,事半功倍的掌握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结论独特有趣的儿童外科教学方法可提高医学生及儿童外科初级从业者的学习兴趣、专业知识和执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社会办医疗美容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医师对《医疗美容管理办法》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在上海市黄浦区开展医疗美容科目的所有社会办医疗机构(共计38家)进行全覆盖现场调查,并对其中的管理人员41人、相关医师3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8家社会办医疗美容机构中,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肤科的开展率较高,分别为96.8%和97.2%,而美容牙科开展率为52.4%,美容中医科开展率最低(25.0%).管理人员关于非主诊医师可在主诊医师指导下工作的知晓率仅68.3%.关于美容外科、皮肤科、中医科、牙科主诊医师应具备的工作年限,管理人员答对率为90.2%,医师答对率为72.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会办医疗美容机构中的二级科目设置需进一步优化,以减少资源空置.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师的法律培训,改变经营模式,制定明确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从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对医院野战医疗队与部队卫生机构联合编组救护所参加大型跨区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并梳理联合救护所在演训和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具有较好的现实参考意义,丰富我军卫勤部队与部队卫勤联合演训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9.
李良兰  李文君 《全科护理》2020,18(4):459-463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在提升基层医院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作用。[方法]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基层医院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协助制订护士培训、检查、考核计划,并行使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责,促使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结果]在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病人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到提升(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中心能在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To examine how relatives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treating physician of a dying resident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LTCFs) and to assess its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DesignA cross-sec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LTCFs conducted in 2015. Relatives of residents who died during the previous 3 months were sent a questionnaire.Settings and participants761 relatives of deceased residents in 241 LTCFs in Belgium, England, Finland, Italy, the Netherlands, and Poland.MethodsThe Family Perception of Physician-Family Communication (FPPFC) scale (ratings from 0 to 3, where 3 means the highest quality) was used 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how the quality of end-of-life communication with treating physicians was perceived by relatives. We applied multilevel linear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o assess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and LTCF types.ResultsThe FPPFC score was the lowest in Finland (1.4 ± 0.8) and the highest in Italy (2.2 ± 0.7). In LTCFs served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the FPPFC score differed between countries, but did not in LTCFs with on-site physicians. Most relatives reported that they were well informed about a resident's general condition (from 50.8% in Finland to 90.6% in Italy) and felt listened to (from 53.1% in Finland to 84.9% in Italy) and understood by the physician (from 56.7% in Finland to 85.8% in Italy). In most countries, relatives assessed the worst communication as being about the resident's wishes for medical treatment at the end of life, with the lowest rate of satisfied relatives in Finland (37.6%).ConclusionThe relatives' perception of the quality of end-of-life communication with physicians differs between countries. However, in all countries, physicians' communi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especially regarding resident's wishes for medical care at the end of life.ImplicationsTraining in end-of-life communication to physicians providing care for LTCF residents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