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9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HepA小鼠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皮下种植肝癌小鼠模型,用药后观察小鼠肿瘤体积变化及抑瘤率;利用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瘤中VEGF及COX-2.结摹三氧化二砷对小鼠肝癌瘤体体积和抑瘤率均具有抑制作用;三氧化二砷降低了VEGF及COX-2的表达,与未用药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能缩小肿瘤体积、增加抑瘤率,并能降低VEGF及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索拉菲尼联合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IFN-γ、IL-1、IL-2和抗CD_3单抗诱导CIK细胞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1、7、14天的CIK细胞表型.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CCK-8)检测索拉菲尼、CIK细胞及两者联合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杀伤效应,并用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CIK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CD_3+CD_(56)~+细胞比例明显上升,14d时CD_3~+CD_(56)~+ 细胞比例达(46.83±2.53)%,与第1天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量扩增了近1 000倍.索拉菲尼和CIK细胞在适当浓度及效靶比联合应用时表现出杀伤活性增强(P<0.01).索拉菲尼联合CIK细胞诱导的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率达(70.56±2.58)%,明显高于索拉菲尼组(45.38±1.76)%和CIK组(52.18±8.63)%(P<0.05).结论 索拉菲尼与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疗法联合应用能明显增强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CIK细胞联合表柔比星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内外杀伤效应.方法 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IFN-γ、IL-1、IL-2、抗CD3单抗诱导CIK细胞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1、7、14 d的CIK细胞表型.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CCK-8)检测CIK细胞、表柔比星及两者联合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杀伤效应.用肝癌细胞BEL-7402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IK治疗组、表柔比星组、CIK联合表柔比星治疗组(联合组),观察它们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CIK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CD_3~+CD_(56)~+细胞比例明显上升,14 d时CD_3~+CD_(56)~+细胞比例达(46.83±2.53)%,与第1天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量扩增了近1 000倍.联合组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各单独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内实验表明,CIK细胞联合表柔比星可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细胞种植瘤的生长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疗法联合化疗能显著抑制体内外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为肝癌的生物化疗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阿霉素作用下,钙激活中性蛋白酶-2(cal-pain-2)在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评价其作为抗癌药靶的可能性。方法以倍比稀释的ADM作用于HepG2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实验检测阿霉素(Adriamycin,ADM)72 h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的ADM(LD50)作用下,calpain-2和cyclin E的表达和酶解情况;给予calpain-2抑制剂(calpastatin peptide)干预后,用MTT法观察ADM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ADM对HepG2的LD50为2.5μmol.L-1;Western blot发现,随ADM作用时间的延长,calpain-2的表达水平增高(P<0.01),而且被剪切的程度增加(P<0.05);MTT检测ADM对HepG2的作用发现,calpastatin peptide干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yclin E被剪切的程度减轻(P<0.01)。结论肝癌细胞HepG2在ADM作用下发生凋亡的同时,也上调calpain-2的表达水平和活性,并通过其信号通路降低对ADM的敏感性,而针对calpain-2的活性抑制可以提高HepG2对ADM敏感性,提示calpain-2可以作为降低肿瘤化疗耐药性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肝癌移植术后肺内转移的体部伽玛刀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9年10月,应用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移植术后肺内转移患者12例。应用50%-8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剂量18-42Gy/3-8次,3次/周。肿瘤中心最大剂量12-14Gy、PTV外的正常组织在2 Gy/次以下;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减少正常组织受照体积。结果:治疗后3月复查CT,总局部控制率91.7%(11/12)。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无Ⅲ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于肝癌移植术后肺内转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多病灶、多次治疗仍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明日叶查尔酮(Ashitabe chalcone,AC)对小鼠H22肝癌细胞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荷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AC不同剂量实验组(5、20、40 mg/kg),阴性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ytoxan,CTX)阳性对照组,共5组,每组10只。AC实验组小鼠每天分别按不同的剂量灌胃,阴性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TX组隔天腹腔注射CTX 20 mg/kg,10d后处死小鼠,取瘤组织测定瘤质量、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细胞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阴性对照组小鼠肿瘤细胞Caspase-3和Bax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5.00%和4.68%,AC 40mg/kg剂量组分别为38.52%和35.76%,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肝癌细胞增殖活性为1.135±0.032,AC 40 mg/kg剂量组为0.716±0.018,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AC 20、40 mg/kg剂量组平均瘤质量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明日叶查尔酮可上调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且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野西瓜总生物碱 (Capparis spinosa alkaloid, CSA) 对人肝癌 HepG2 细胞的杀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 法研究 CSA 对人肝癌 HepG2 的杀伤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HepG2 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研究 CSA 对 HepG2 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CSA 对 HepG2 细胞内[Ca2+i 的影响。结果 CSA 对人肝癌 HepG2 有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并且有剂量依赖性,IC50 为 142.82 μg/mL;HepG2 细胞在 CSA 作用后出现特征性凋亡形态特征,凋亡细胞比率明显高于自然凋亡率;且阻断细胞由S期向 G2 期的移行,CSA 明显升高 HepG2 细胞[Ca2+i,并与药物质量浓度呈量效正相关。结论 CSA 对人肝癌 HepG2 有明显的杀伤和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CSA 造成肿瘤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68.
原发性肝癌血清一氧化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2 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及 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亚硝酸盐水平间接反应血清NO的含量 ,前者与所测量瘤体最大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12 .34± 3 .0 6 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9.6 6± 1.5 2 μmol/L) (P <0 .0 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关系 (r =0 .5 132 ,P =0 .0 174)。结论 NO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测定对肝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拓扑替康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开熙  蒲淑萍  张军 《重庆医学》2003,32(11):1517-1519
目的 探讨拓扑替康(topotecan,TPT)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MTT实验、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DNA电泳、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对TPT在HepG2细胞株的作用进行体外研究。结果 TPT对HepG2细胞产生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被阻滞于S期有关。结论 TPT对肝癌细胞具有显著的体外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提示TPT是治疗肝癌潜在的分子药物。  相似文献   
70.
枸杞子多糖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例原发性肝癌采用有免疫增强作用的枸杞子多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改善症状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