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23篇
预防医学   406篇
药学   144篇
  17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近两年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护理前的为对照组,共153例,加强护理后的为研究组,共135例,分析术后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得出安全、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有20例发生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3.1%;研究组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确、细心、及时的术后引流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和保证.结论 加强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引流管的护理管理,细致认真的临床观察,维持有效的引流,严格控制引流量,结合引流情况及时调节引流管位置,对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小儿脑瘫的相关高危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入选患儿家属发放脑瘫相关高危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围生期因素、新生儿因素、母亲因素、父亲因素、孕期母亲居住环境和是否接触有害物质等内容,分析小儿脑瘫的相关因素.结果 高危因素的CP患儿占85.64%,其主要的高危因素依据其频率,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早产、出生低体质量、先兆流产、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新生儿ABO溶血、新生儿颅外伤及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母亲妊娠期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具有2项、3项及以上高危因素叠加患儿分别有109例、152例,分别占总病例的27.95%、38.97%.结论 消除或减低脑瘫发生率的关键是围生期保健,预防先兆流产、早产和低体质量,及时有效预防或干预新生儿窒息等.  相似文献   
33.
目的: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版GS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对策建议,保障新版GSP的顺利实施。方法: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GSP的实施现状,采用新旧版GSP认证对比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与结论:新版GSP实施面临着人员、资金与成本等问题。应加强培训,强化监督,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确保新版GSP的实施。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美国流行病和灾害性应急准备系列法案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职能定位进行分析,为我国政府部门的应急职能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法案内容分析法,了解FDA在应急医药产品准备中的职能定位。结果:FDA在医药产品应急准备的根本职能是促进突发事件中应急医药产品的开发和使用的可获得性,包括发布医药产品的应急指导和安全警示信息,负责授权医药产品紧急使用权、延长医药产品保存期限及预置职能。结论:应重视国家级应急准备工作,完善应急准备的配套法律体系,准确定位"应急医药产品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医药产品的应急信息化管理,建设应急医药产品的快速调剂和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924例患者,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非计划入院情况,将其中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的37例患者设为病例组,未再入院的88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术前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后并发症为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危险因素包括患者为男性、术前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后并发症,因此,在患者首次治疗前,应进行有效评估,改善患者血糖及营养水平,并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等措施避免患者术后再入院。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影响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6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并对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654例脊柱手术患者中,出现感染症状患者49例,感染发生率为7.49%,其中以肺部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占全部感染患者的46.94%,占全部患者的3.52%。不同性别患者术后早期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住院时间、术中置入材料、合并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患者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术中置入材料、合并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是影响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术中置入材料、合并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是影响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因此,应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早期去除导尿管、科学调整抗菌药物的应用、术后适当开展运动干预及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能力等方式避免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改善药品批发企业质量体系内审管理水平的具体实施建议,持续改进批发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控制药品经营环节风险,保证药品质量。方法: 对328家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申报资料及现场检查报告中发现的企业内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原因,发现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 药品批发企业应通过完善内审管理,建立完整严谨的标准和工作流程,强化企业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建立企业全员参与机制,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寻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执行的偏差;在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后,完善新经营环境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企业在药品采购、储存、销售、运输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均严格执行药品GSP,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健康正常的运行。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消毒产品经营和使用单位管理现状,为规范消毒产品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抽检方式,对辖区内涉消毒产品经营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抽样检查。结果共调查167家消毒产品经营单位,337种消毒产品。经营单位索证率为58.68%,标签说明书符合率为84.27%。调查169家消毒产品使用单位,151种消毒产品,使用单位索证率为63.31%,标签说明书符合率为83.43%。结论该区消毒产品经营和使用单位索证率均比较低,市场消毒产品存在标签说明书管理不规范情况,必须加强消毒产品市场监管和涉消毒产品单位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39.
以31家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采集数据,从组织管理和人员、软硬件建设和应用等方面阐述数据中心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包括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制定互联互通接口开放规范。  相似文献   
40.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 leads the nation in preventing, preparing for, and responding to th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 In addition to biological, radiological and nuclear agents, the risk of a high consequenc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due to the intentional and/or accidental release of chemical agents is a major growing concern of the US government. As such,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s fully committed to address public health security threats posed by chemicals. To enhance chemical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HHS oversees the interdepartmental research, advanced development, regulatory review and approval, procurement, and stockpiling of medical countermeasures (MCMs). With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HHS),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MCMs to prevent deaths and/or treat injuries during and after emergencies due to large scale chemical exposure. This commentary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NIAID/NIH Chemical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Program (CCRP) and resources to facilitate the research, discovery,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MCMs. Available product development resources include research funding opportunities, expert advice from the NIH, and preclinical and efficacy service support cores to reduce opportunity costs and entry barriers for prospective developers interested in entering 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MC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