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50篇
  免费   2987篇
  国内免费   4555篇
耳鼻咽喉   199篇
儿科学   627篇
妇产科学   441篇
基础医学   4283篇
口腔科学   897篇
临床医学   9756篇
内科学   4891篇
皮肤病学   247篇
神经病学   1637篇
特种医学   15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1篇
外科学   3611篇
综合类   15279篇
预防医学   3442篇
眼科学   316篇
药学   5566篇
  51篇
中国医学   3934篇
肿瘤学   3506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854篇
  2022年   810篇
  2021年   1010篇
  2020年   993篇
  2019年   990篇
  2018年   618篇
  2017年   929篇
  2016年   1262篇
  2015年   1483篇
  2014年   2307篇
  2013年   2474篇
  2012年   3549篇
  2011年   4368篇
  2010年   3741篇
  2009年   3953篇
  2008年   4419篇
  2007年   3920篇
  2006年   3486篇
  2005年   3903篇
  2004年   3018篇
  2003年   2227篇
  2002年   1576篇
  2001年   1396篇
  2000年   993篇
  1999年   876篇
  1998年   720篇
  1997年   703篇
  1996年   638篇
  1995年   545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381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292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化疗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进行化疗,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进行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 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135,P=0. 013)。2组患者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CA125、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t=11. 432、18. 876、3. 703,P <0. 001)。2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χ^2=0. 238,P=0. 626)。对照组1年复发率较观察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053,P=0. 3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较好,且不会增加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及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常伴有血脂紊乱,常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脂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骨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通过RANK/RNAKL/OPG信号通路及炎症反应调节破骨细胞等方式调节骨代谢。  相似文献   
13.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55例妇科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患者经相应治疗及护理,骨髓造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改善总有效率90.9%。2例患者合并感染,肝肾功能正常。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易出现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加强化疗后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完成化疗疗程,稳定度过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儿童骨髓穿刺术中,观察研究其在儿童骨髓穿刺术中的效果和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需行骨髓穿刺术的患儿96例,男58例,女38例,年龄4~10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均经过相关疼痛宣教,都能对自身感受到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达。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Dox)介导的血管损伤在促进主动脉夹层(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胸AD全弓置换患者1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心脏移植术患者3例为对照组,2组均于术中取AD血管标本。另取3周龄雄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WT组)、β氨基丙腈酯(BAPN)组(第3周开始饲喂含0.25%BAPN小鼠维持饲料)、BAPN+Dox组(根据体质量每周腹腔注射3mg/kg Dox,连续5周,第3周开始饲喂饲料同BAPN组),5周后,游离小鼠主动脉,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P53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76±0.05 vs 0.39±0.11),凋亡细胞明显增多[(38.3±8.7)%vs (12.6±1.2)%](P0.01)。BAPN+Dox组死亡率明显高于BAPN组(100.0%vs 66.7%);BAPN+Dox组组织P53蛋白较BAPN组显著升高;VSMC凋亡明显增多,且2组P53蛋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均较WT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Dox介导的血管损伤可能通过诱导VSMC凋亡,促进A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评估其在肛瘘及肛周结构显示中的优势。 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肛瘘患者进行肛管磁共振(MR)检查,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取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利用Fisher score算法计算瘘管及肛门括约肌的组织间分辨力Fisher值、脂肪与肛门括约肌间的Fisher值,评估融合图像中瘘管及肛周结构的显示情况。采用改进的双刺激连续质量量表(DSCQS)对T2WI-FS、T2WI、增强3D-VIBE和T2WI-Fusion序列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 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T2WI-Fusion、T2WI瘘管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6.46、3.31,T2WI-Fusion图像对瘘管的显示优于T2WI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T2WI-FS脂肪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10.61、2.45,T2WI-Fusion图像对括约肌的显示优于T2WI-FS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对瘘管与括约肌的图像质量评价总评分均高于T2WI-FS、T2WI、增强3D-VIBE序列(P<0.001)。 结论MRI图像融合技术同时具备T2WI及T2WI-FS的优势,无需增加扫描序列及扫描时间,且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显著提高病变及肛周解剖结构的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通过观察PAMD对胰腺癌BxPC-3细胞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Ptch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讨论PAMD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及其作用靶点。方法: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不同终浓度的PAMD培养液进行干预,对照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进行以下实验:(1)利用台盼蓝染色测定各组中BxPC-3细胞生长周期;(2)运用MTT法检测各组BxPC-3细胞增殖情况;(3)利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BxPC-3细胞中Shh、Ptch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1)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癌细胞生长缓慢;(2)PAMD高、低剂量组及5-FU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2.35%、44.62%、56.07%;(3)与对照组相比,Shh、Ptch1 mRNA的表达均下降,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AMD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对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位点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推断,PAMD对胰腺癌的抗癌作用机制可能与Hedgehog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苯妥英钠(Phenytoin,PHT)促进大鼠牙周膜干细胞(Rat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rPDLSC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MSCs)黏附于牙骨质过程中,整合素α5β1(Integrin α5β1)起到的作用。方法 提取大鼠BMMSCs和PDLSCs,培养并纯化。通过细胞鉴定后,将获得的两种细胞各分为4组:40 mg/L PHT处理组、40 mg/L PHT+整合素α5抗体处理组、40 mg/L PHT+整合素β1抗体处理组、PBS处理组,每组细胞放入置有牙骨质片的96孔板处理4 h后,检测黏附于牙骨质片上的细胞量并做以比较。最后,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40 mg/L PHT组与对照组细胞的整合素α5、β1亚基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结果 40 mg/L PHT可促进rBMMSCs及rPDLSCs黏附于牙骨质片,加入整合素α5、β1抗体后,均明显抑制了40 mg/L PHT对rBMMSCs、rPDLSCs黏附于牙骨质的促进作用(P<0.01)。qRT-PCR、Western-blot结果显示PHT处理组的整合素α5、β1亚基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40 mg/L PHT能促进rBMMSCs、rPDLSCs黏附于牙骨质,该作用与整合素α5β1的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