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04篇
  免费   11176篇
  国内免费   3822篇
耳鼻咽喉   509篇
儿科学   1477篇
妇产科学   1700篇
基础医学   5255篇
口腔科学   901篇
临床医学   57706篇
内科学   14853篇
皮肤病学   649篇
神经病学   2400篇
特种医学   97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4篇
外科学   7838篇
综合类   61777篇
预防医学   20435篇
眼科学   4974篇
药学   22388篇
  465篇
中国医学   7758篇
肿瘤学   4118篇
  2024年   1766篇
  2023年   6290篇
  2022年   5525篇
  2021年   7018篇
  2020年   7673篇
  2019年   6687篇
  2018年   3397篇
  2017年   5471篇
  2016年   6116篇
  2015年   7167篇
  2014年   11648篇
  2013年   11575篇
  2012年   14190篇
  2011年   14783篇
  2010年   13632篇
  2009年   12358篇
  2008年   13176篇
  2007年   11081篇
  2006年   10328篇
  2005年   10111篇
  2004年   8769篇
  2003年   7838篇
  2002年   6399篇
  2001年   5021篇
  2000年   3189篇
  1999年   2519篇
  1998年   2085篇
  1997年   1720篇
  1996年   1458篇
  1995年   1219篇
  1994年   1059篇
  1993年   651篇
  1992年   847篇
  1991年   850篇
  1990年   605篇
  1989年   579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术中肿大纵隔淋巴结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EBUS-TBNA超声内镜对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EBUS-TBNA对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的活检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行EBUS-TBNA患者的超声内镜图像。我们使用以下EBUS超声内镜特征来预测淋巴结的良恶:回声,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纵横比,形态,边界,淋巴门有无,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肿大淋巴结EBUS-TBNA超声内镜下的特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以 P<0.05 为标准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13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227个淋巴结进行回顾性分析,67.4%的肿大淋巴结被证实为恶性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声、长轴及短轴的长度、正常淋巴门结构的消失是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纵隔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可以通过这些超声特征提高EBUS-TBNA对纵隔恶性淋巴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良性卵巢囊肿病人8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普通护理,研究组41例给予优质临床全面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结果]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为92.68%,对照组为8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在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均明显较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并发症3例,发生率7.32%,对照组为8例,发生率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良性卵巢囊肿的病人实施优质的护理后可提高临床疗效以及生存质量,病人在院护理体验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53.
患者女,51岁。因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就诊。常规超声示:甲状腺左侧叶中部显示大小7mm×7mm×6mm的不均质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后方紧邻食管前壁,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该结节与食管关系密切,疑为咽食管憩室。行吞咽和饮水试验时,结节大小及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静脉超声造影(SonoVue造影剂与5ml 0.9%NaCl溶液配制原液,静脉团注1ml)时,结节呈极低增强,甲状腺呈均匀性高增强,诊断尚不能明确(图1a)。口服超声造影(口服2ml造影剂原液与200ml饮用水混合液)时,结节内部明显高增强,甲状腺呈无增强,可明确诊断为咽食管憩室(图1b)。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启东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启东市2008—2014年梅毒和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4年启东市报告梅毒1 768例,年均发病率为22.49/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淋病216例,年均发病率为2.75/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Ⅱ期梅毒为主,但近年Ⅱ期所占比例有所下降,隐性梅毒比例上升明显。梅毒男女比为0.86∶1,以40~49岁组人数最多,占21.89%,发病率以20~29岁组最高,为38.14/10万。淋病男女性别比为11.42∶1,以20~29岁组最多,占35.65%,发病率以20~29岁组最高,为8.00/10万。职业分布均以农民最多,大部分病例报告来自启东市人民医院。结论启东市梅毒和淋病发病水平较高,应加强疾病防制能力,加大监测力度,控制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5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4):378-381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左房容积常规指标及标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各项指标与高血压程度及个体形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患者(1级、2级、3级各20例)和20例正常成人,分别用Simpson法和实时三维(real time three-dimensional、RT3D)容积法于收缩期末测量左房容积,得出Simpson法(LAVsimpson)左房容积和实时三维法(LAVRT3D)左房容积。用体表面积标化分别得出相应指数LAVisimpson和LAViRT3D,对比观察正常人和各级高血压患者上述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血压1级的LAVsimpson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高血压2级、3级的LAVsimpson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有差异(其中2级P<0.05,3级P<0.01)。高血压各级的LAVisimpson、LAVRT3D、LAViRT3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都有差异(P<0.05,其中高血压1级的LAVRT3DP<0.05,余指标P<0.01)。LAVisimpson、LAVRT3D、LAViRT3D在高血压各级之间的比较都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各级高血压患者左房容积均表现增大,体表面积标化的LAVisimpson、LAViRT3D比未标化的LAVsimpson、LAVRT3D更早更敏感地反映高血压患者的左房容积变化。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分析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15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总钙化情况、不同类型钙化的分布情况、甲状腺不同的病理类型的钙化大小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簇状钙化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钙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簇状钙化为主,以20~45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要钙化对象,且簇状钙化患者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钙化尤其是簇状钙化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采用超声探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钙化情况对诊断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特征与脑膜瘤患者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00例脑膜瘤手术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是否具有侵袭性、肿瘤形状、有无神经血管包绕、增强程度、水肿情况、肿瘤边界,筛选出影响肿瘤的切除程度、并发症和死亡的因素,然后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侵袭性、肿瘤形状和肿瘤边界是影响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神经血管包绕和肿瘤增强程度是影响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和肿瘤部位是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膜瘤的术前影像特别是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侵袭性和神经血管包绕4个主要因素可较客观和准确地判断及评估脑膜瘤的肿瘤残留程度、并发症和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5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7):155-157
目的探究超声在男性不育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男性不育症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行临床阴囊触诊诊断以及生殖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所有患者检查后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男性不育症患者经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后,其中阴囊触诊后检出患者阴囊异常率为15.05%(28/186),超声诊断后检出患者阴囊异常率为49.46%(92/186),两组数据对比,针对男性不育症患者阴囊异常的现象,超声检查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比较所有男性不育症患者经不同检查方法后具体病因的检出率,经过超声检查后,精索静脉曲张检出率为33.33%、睾丸微结石症检出率为5.38%、射精管梗阻检出率为12.37%、睾丸囊肿检出率为2.69%、输精管缺如检出率为4.84%,经过阴囊触诊后,精索静脉曲张检出率为13.44%,睾丸微结石症检出率为2.15%、射精管梗阻检出率为3.23%、睾丸囊肿检出率为1.08%、输精管缺如检出率为0.54%,以上两组数据对比,采取超声检查后精索静脉曲张、射精管梗阻和输精管缺如检出率明显高于阴囊触诊检出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男性不育症病因的诊断中,采取超声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检出临床常规检查中不易发现的异常现象,明确患者的病因,有利于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一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同一年龄段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数量、形态、横径、纵径以及其血流状态。结果:对照组儿童92例探查到肠系膜淋巴结,大多位于脐周以及右下腹部,数量通常小于5个。以长椭圆形和肾形为主,为低回声,其边界清晰,表面光滑,CDFI显示淋巴结内大多无血流信号。观察组患儿100例均能检查到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大多超过6个,呈现椭圆形或者肾形,其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以右下腹分布为主,回声可见低回声和等回声两种类型,CDFI显示淋巴结内可分为少血流、血流较丰富和丰富血流3中类型。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数量、纵径、横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