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709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45篇
中国医学   485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改善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改变有关。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CD)、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组(HCD)及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白藜芦醇组(HCD+RES,白藜芦醇,400 mg·kg-1·d-1),共12周。观察胸主动脉内皮的病理学变化,检测eNOS的表达和ERS上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将血管内皮细胞(MAEC)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棕榈酸组,PA)、中浓度RES药物对照组(RES)、低中高剂量RES治疗组(RES dose+PA),观察其对棕榈酸(PA)诱导的小鼠MAEC增殖的影响,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因子GADD153(CHOP)蛋白和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CD组相比,HCD组小鼠胸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弹力纤维排列紊乱,ERS上下游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eN OS蛋白表达减少;与HCD组相比,HCD+RES组血管弹力纤维排列明显改善,ERS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eNOS蛋白表达增加。与NC组相比,PA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0.05),GRP78和CHOP表达明显增加(P<0.05),eNOS表达降低,中、高剂量RES干预后MAECs增殖明显增强(P<0.05),GRP78和CHOP表达明显减少(P<0.05),e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白藜芦醇有明显的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内皮损伤和PA诱导的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其减缓ERS、增加e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2.
<正>近来,国际上相继报道了一些小分子物质可以延长模型生物寿命,也能改善老年相关性疾病,如白藜芦醇(RES)、雷帕霉素(Rapamycin)等,一些治疗药物,如他汀类,在抗衰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单味中药在延缓衰老方面也有着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将论述这些药物抗衰老的可能机制以及研究新进展。1白藜芦醇(RES)RE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抗毒素,主要来源于虎杖、葡萄、花生等植物中,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  相似文献   
53.
<正> 最有研究报道:白藜芦醇这种物质的发现,为未来治疗2型糖尿病带来了曙光;但并不是饮酒或服用白藜芦醇补充剂,就能起到多大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德克萨斯州西南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海马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白藜芦醇治疗组(Res)。Res组大鼠连续7 d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每日30 mg/kg,由2%DMSO溶解),Sham组和I/R组注射同等量2%DMSO;7 d后Res组和I/R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ACO)模型,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Sham组仅分离暴露一侧颈内动脉,不插入线栓;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脑组织TTC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GSK-3β和星型胶质细胞(GFAP)数量及形态变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GSK-3β、p-GSK-3β、β-catenin蛋白水平表达量。结果:再灌注24 h后,尼氏染色显示与I/R组相比Res组海马区仅有少量的神经元破碎和消失,形态尚完整(P0.05),同时行为学评分和梗死面积也低于I/R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I/R组相比Res组GSK-3β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伴随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数量减少(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免疫组化表达趋势结果一致Res组GSK-3β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I/R组,而p-GSK-3β、β-catenin的表达量均增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有效的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55.
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50,100,200 μmol/L)Res处理24,48,72 h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采用AnnexinV和PI双染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率.电镜扫描观察SGC7901细胞形态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Res在20-300 μmol/L浓度范围内,以浓度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P<0.01).经0,10,20,50,100,200 μmol/L Res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7%,3.73%,8.75%,23.35%,63.97%和70.10%,晚期凋亡和坏死的细胞比例分别为5.66%,7.22%,9.86%,6.91%,12.51%及11.98%,各组之间差异不大.电镜下见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100 μmol/L Res处理后6 h caspase-3活性增加,18 h达高峰,24 h后下降,48 h仍高于正常(0.135±0.036 vs 0.069±0.008,P<0.05).经20,50,100 μmol/L Res处理18 h后的细胞的caspase-3活性分别为0.169±0.017,0.247±0.028,0.353±0.044(P<0.01),较对照组(0.063±0.006)分别增加2.68倍、3.92倍和5.61倍.结论:Res通过诱导caspase-3活性增加以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制备的研究以及对其性质进行分析。方法:先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后,再用冷冻干燥法来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前体。采用电势测定仪、HPLC等方法对该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稳定性、载药量、电位、释放度等来展开系统的检查。结果: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7.9±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6)m V,包封率可达89.4%;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4%以上。结论:采用长循环热敏来制备的白藜芦醇前体脂质体含量与包封率检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且方法简便易行。载药量大,包封率好,工艺比较稳定。本实验可为新型白藜芦醇静脉注射用热敏脂质体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反式白藜芦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反式白藜芦醇10,20,40 mg·kg-1组。在小鼠海马CA1区注射Aβ25-35后给予反式白藜芦醇10 d,采用水迷宫试验观察药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可塑性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40?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明显缩短AD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增加原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次数;20,40 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顶端树突的长度和树突的密度;40 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增加AD小鼠海马CA1区BDNF、pCREB以及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反式白藜芦醇能逆转Aβ引起的小鼠的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trol,Re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100 mg/kg)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戊酸雌二醇组(0.8 mg/kg)及假手术组(蒸馏水),连续灌胃12周,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β-APP表达。结果随着训练天数增加,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逐渐缩短,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80 mg/kg组、戊酸雌二醇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16.49±4.18)、(17.05±2.71)s]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分别为(3.90±0.97)、(3.44±0.63)次]明显增加(P<0.05),白藜芦醇各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内停留时间延长(P<0.05);白藜芦醇20、40、80 mg/kg组大鼠海马β-AP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57±0.054)、(2.63±0.50)、(0.28±0.043)]较模型组(0.27±0.057)明显下降(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AD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β-AP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自噬通路在白藜芦醇(RSV)减轻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100、250 mg/kg)(n=10);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喂饲基础饲料和MCD饲料,白藜芦醇组在喂饲MCD饲料同时给予RSV灌胃,4周后测定小鼠体重、肝重、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分离小鼠肝脏,测定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变性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及各通路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肝组织TG含量[分别为(144.17±0.32)U/L和(112.77±0.88)mg/g]明显升高(P<0.01),肝脏LC3Ⅱ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水平[分别为(1.27±0.01)、(1.81±0.09)]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小鼠血清ALT含量、肝组织TG含量[分别为(83.16±0.40)U/L、(40.75±0.19)mg/g]明显降低(P<0.01),LC3Ⅱ、AMP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25±0.14)、(3.01±0.16)]明显升高(P<0.01);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MCD饮食诱导的NASH,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自噬AMPK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e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es 20、40、80 mg/kg及戊酸雌二醇组(0.8 mg/kg),利用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100 mg/kg)腹腔注射建立AD模型,干预12周后,采用在体心脏灌流,固定海马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TNF-α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Res 20 mg/kg组GFAP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s 40、80 mg/kg及戊酸雌二醇组GFAP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且随着Res浓度的增高,GFAP的表达量逐渐下降。Res 20、40、80 mg/kg,戊酸雌二醇组TNF-α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Res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以及TNF-α的分泌,进而改善AD大鼠的脑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