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3篇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洛铂术前化疗后组织病理改变及其Syk表达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术前24 h应用洛铂化疗和洛铂药物作用24 h的人乳腺癌细胞株)、对照组(未行化疗或未用洛铂药物作用的人乳腺癌细胞株).两组均应用H-E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荧光PCR法分别检测两组人乳腺癌细胞株、乳腺癌组织中Syk、c-myc、P53 、PCNA等分子生物学指标变化.结果 洛铂药物作用24 h后,人乳腺细胞株中Syk及其蛋白表达均为阳性,SykmRNA表达值均增高,MCF-7中Syk Mrna由1.41×104升高到3.13×104;MDA-MB-231洛铂作用后则由阴性转为阳性表达,SykmRNA由0升高到1.11×104;实验组SYK蛋白染色较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明显增强,染色深,颗粒粗.Syk阳性表达率显示,实验组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SykmRNA均值实验组[(26.39±0.017)×104]明显高于对照组[(6.17±0.065)×104](P<0.001).实验组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坏死明显,细胞空泡变性增多,核固缩、凝固性坏死显著,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实验组乳腺癌组织中Syk、IL-2Rβ、CD4β、c-myc均表达增强,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 、100%、60%、70%;Syk、c-myc较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洛铂术前化疗可提高乳腺癌组织Syk表达, IL-2 Rβ及其CD4 β是与Syk PTK相关联所必需的,也是IL-2诱导激活的Syk PTK、c-myc及其细胞信号转导增殖所必需的区域.同时IL-2诱导的Syk PTK激活可能导致c-myc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72.
373.
目的:探讨miR-95与胃癌细胞洛铂敏感性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组织中miR-95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洛铂对胃癌组织细胞的体外抑制率。采用miR-95抑制物(anti-miR-95)和miR-95模拟物(miR-95 mimics)分别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洛铂敏感性的变化;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耐药相关基因MDR1、GST-π、LRP、Survivin、xIAP、Bad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30例胃癌组织miR-95的相对表达水平(0.106±0.02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046±0.025)(P < 0.05)。以miR-95表达均值为界将胃癌组织分为miR-95高表达组17例,低表达组13例。洛铂对miR-95表达水平高的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低于miR-95低水平者(P < 0.05)。anti-miR-95转染后,SGC7901细胞对洛铂的敏感性明显增高(P < 0.01),耐药相关基因MDR1、Survivin、xIA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而Ba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 < 0.05)。miR-95 mimics转染后,洛铂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加(P < 0.01),耐药相关基因MDR1、Survivin、xIA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而Ba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结论:miR-95通过调节一些耐药基因的表达影响胃癌组织和细胞对洛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74.
375.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洛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择28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方案化疗,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洛铂50 mg腹腔灌注d2,每3周为一个周期,完成4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紫杉醇联合洛铂腹腔灌注对复发性卵巢癌效果较好,病灶控制率为82.1%,腹水控制率为87.5%,CA125下降率为85.7%,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76.
目的探讨洛铂用于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洗化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在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前瞻性随机分为洛铂灌洗化疗组(研究组)80例和无腹腔化疗组(对照组)80例,研究组术中行洛铂腹腔灌洗化疗,对照组不行腹腔化疗。分析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血液和肝肾功能毒性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近期疗效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分别为11.2%和12.5%(χ2=0.060,P=0.807)。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状况、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以及术后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患者数量之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洛铂术中腹腔灌洗化疗并不增加结直肠癌患者毒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7.
目的探讨含洛铂的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3月间笔者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四肢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含洛铂的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保肢手术联合术后化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χ2=4.459,P=0.035);而且,观察组的肢体Enneking评分值和优良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8,P=0.018;χ2=4.366,P=0.03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57%(12/42)和33.33%(14/4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7,P=0.223);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1、2、3年生存率依次为97.67%、90.70%和83.72%,对照组则依次为95.24%、83.33%、57.14%。两组患者第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3年生存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400,P=0.004);而且,观察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t=15.531,P=0.000)。且局部复发率与转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43,P=0.023)。结论含洛铂的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保肢手术对骨肉瘤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78.
目的 观察榄香烯联合洛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胸腔内注射洛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榄香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4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十九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记录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66.7%(20/30),对照组DCR为46.6%(14/3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CD3+、CD4  相似文献   
379.
目的:探讨PD-1/PD-L1抑制剂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O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3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复发性O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紫杉醇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PD-1/PD-L1抑制剂+洛铂腹腔灌注,n=35)与对照组(洛铂腹腔灌注,n=3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疗效。两组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完成4个治疗周期后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年龄、活动能力评估标准(ECOG)评分、复发部位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缓解率(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复发性OC患者治疗期间,以紫杉醇治疗为基础,辅以洛铂腹腔灌注治疗,并联合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能够改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且联合用药不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80.
目的:探讨洛铂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P53、Bcl-2、Caspase-8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84例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奥沙利铂介入栓塞化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洛铂介入栓塞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毒副反应、生存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α-L-岩藻糖苷酶(AFU)表达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细胞免疫(CD4+、CD4+/CD8+)、体液免疫(IgG、IgA、IgM)、血清P53、Bcl-2、Caspase-8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CA19-9、AFU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