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8篇
  免费   1167篇
  国内免费   607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128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365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3677篇
内科学   1283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275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999篇
综合类   4882篇
预防医学   2200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2166篇
  56篇
中国医学   1625篇
肿瘤学   1578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622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754篇
  2019年   822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711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801篇
  2014年   1228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315篇
  2011年   1180篇
  2010年   1072篇
  2009年   1108篇
  2008年   1388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1002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预后影响及与Ki - 67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 2012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13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LR最佳临床分界值采用ROC曲线确定,并依此分NLR<2.64组和NLR≥2.64组。临床独立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生存时间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Kaplan - Meier和log - rank方法。Ki - 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佳临界值为2.64。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39.10月,中位OS为52.30月;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27.35月,中位OS为37.35月。2组术后DFS和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低组伴Ki - 67表达阴性的三阴性患者术后中位DFS和OS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他情况。结论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影响预后因素,具有重复性强、非侵袭性、方便实用等特性,可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2.
23.
【摘要】 目的 探讨叙事医学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辽 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5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 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叙事医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焦虑、抑郁评分;生活 质量简明SF-36评分;睡眠情况、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干预3个月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 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 对照组(均P<0. 05);两组生活质量简明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 睡眠情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觉醒次数、入睡潜伏时间明显低于对 照组(均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脑卒中神 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MMSE.FMA评分显著高于 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叙事医学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卒中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生存质量,提高认知、神经及运动功能,护理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高血压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护理;研究组则是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腰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身体健康指数、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功能、精神状况、躯体疼痛等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存在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稳定了患者的病情,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临床护理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7成员A3(AKR7A3)在肺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eal-time PCR等方法对肺腺癌组织及不同细胞中AKR7A3的表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Oncomine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肺腺癌中,AKR7A3的表达普遍高于正常肺组织,分别为正常肺组织的1.811倍(P=0.022)、1.356倍(P<0.01)、1.413倍(P=0.002)。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KR7A3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 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肺腺癌组织中AKR7A3的表达较癌旁增高,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其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情况(P=0.029)以及TNM分期(P<0.01)相关,且会造成患者生存时间缩短(P=0.03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AKR7A3可能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实验提示不同肺腺癌细胞中AKR7A3蛋白及mRNA表达普遍增高。结论:AKR7A3在肺腺癌中表达增高,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0,19(5):466-466
生存分析是将“结局”与“时间”两个因素结合一起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小儿外科临床工作中,疗效、预后的评价常用疾病的结局指标:如有效率、治愈率、死亡率比较,这种比较对于短期内能明确治疗效果的疾病是适用的。但对于远期疗效,上述指标的评价则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28.
脑部胶质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脑肿瘤,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常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进行鉴别。随着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影像智能分析技术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在脑胶质瘤的病灶分割测量、肿瘤分级、预后生存周期预测和基因型辨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基于机器学习和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临床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使用放射组学与剂量学特征参数,建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的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579例。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中提取GTV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与人工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选取14项放射组学和14项剂量学特征,并将特征变量进行标准化归一至[0, 1]范围。建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模型,先使用14项放射组学特征,再使用28项放射组学和剂量学混合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测试,来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两年生存情况。  结果  仅使用放射组学特征预测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98%、85.92%和84.51%。使用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混合特征参数进行预测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32%、83.02%和90.01%。在放射组学特征参数基础上,增加剂量学特征,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  针对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使用放射组学和放射治疗剂量学特征参数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预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效性及其高危型HPV在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门诊阴道镜检查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II级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及CINIII级患者64例,门诊行宫颈LEEP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等;对其随访2年,进行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并加以分析。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9.0±4.2)ml,手术平均时间(9.92±20、73)min,切口愈合时间为(28.2±2.3)d,病理升级4.68%(3/64),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95.3%(61/64),术后6个月细胞学检查转阴率为100%(64/64),手术治愈率为100%(64/64),复发率为7.81%(5/64)。1例术中出血较多,约150 ml,予缝合止血,术后予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术后出现6例大量出血,急诊就医后予阴道纱布压迫后好转;远期(2年)生存质量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是1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CIN的方法,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在治疗的同时有诊断的作用,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予以阻断,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