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89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与昂丹司琼在预防乳腺癌FAC方案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将5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BA两组,均接受两个周期FAC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AB组第1周期用托烷司琼止吐,第2周期用昂丹司琼止吐,BA组第1周期用昂丹司琼,第二周期用托烷司琼止吐。两周期化疗后观察对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和两种止吐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托烷司琼与昂丹司琼对恶心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0.4%和73.1%,对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4.2%和8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对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疗效,用药方便,每日一次,可作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用于预防术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引起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开腹妇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A组为托烷司琼4mg,B组为生理盐水4ml,分别加入PCEA药盒注入硬膜外间隙。术毕行吗啡PCEA镇痛,PCEA药液为吗啡8mg、0.75%左旋布卡因25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两组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恶心:A组7例(11.7%)B组16例(26.7%);呕吐:A组3例(5.0%)B组19例(31.6%)(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烷司琼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少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托烷司琼和格拉司琼治疗和预防妇科腹腔镜后恶心呕吐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0例患者使用托烷司琼治疗(观察组),并与40例使用格拉司琼的患者比较(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以及反流的情况以及发生时间段.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反流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时发生恶心呕吐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托烷司琼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等特点,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药物.  相似文献   
64.
缪永辉 《当代医学》2011,17(36):8-9
目的 探讨单用托烷司琼不同给药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120 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①对照组(control组)、②切皮前用药组(A组)、③切皮前和缝皮后联合用药组(B组)和④缝皮后用药组(C组).分别记录术中以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配合格拉司琼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该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格拉司琼防治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症状,观察组采取托烷司琼配合配合格拉司琼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控制率和完全控制率分别为85.4%和58.5%;明显优于对照组73.2%和43.9%,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身体疲倦和头晕头痛发生率分别为19.5%和17.1%,明显低于对照组34.1%和29.3%,并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两组其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采取托烷司琼配合格拉司琼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治疗,相对于单独使用格拉司琼效果更佳,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获得经济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6.
托烷司琼属新型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药,用于防治放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将托烷司琼用于防治术后丁丙诺啡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期间的恶心、呕吐,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  相似文献   
67.
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托烷司琼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气管内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40例,ASA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术毕静脉连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Ⅱ组术毕静注5 mg托烷司琼后连接PCA泵;Ⅲ组术毕静注2 mg托烷司琼后连接PCA泵(PCA泵内加托烷司琼3 mg);Ⅳ组术毕连接PCA泵(PCA泵内加托烷司琼5 mg).PCA泵药物配制:900 mg曲马多加生理盐水配至总容量为100 ml.分别于术后2、4、8、20、36和48 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在术后2、4 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Ⅳ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4和8 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与Ⅰ组比较,Ⅱ组在术后2、4、8和36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36和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在术后48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Ⅳ组在术后2、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Ⅲ组在术后2、4和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P<0.05).结论 术毕单次注射2 mg托烷司琼,并通过PCA泵持续输注可在术后48 h内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术毕单次注射5 mg托烷司琼,术后短时间内可预防恶心、呕吐,但术后48 h已无此作用;而通过PCA泵中持续输注5mg托烷司琼不能预防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68.
目的:采用托烷司琼和恩丹司琼预防CE方案辅助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托烷司琼治疗组(n=41)和恩丹司琼治疗组(n=42),两组患者均首次接受EC方案化疗.结果:急性恶心、呕吐托烷司琼组56%达CR,恩丹司琼组50%达CR.迟发性恶心、呕吐托烷司琼组69%达CR,恩丹司琼组58%达CR.结论:在乳腺癌EC方案化疗中,单药托烷司琼可有效防止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每日1次,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加耳穴贴压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施以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和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加耳穴贴压两种干预方法,观察并验证两种干预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性。采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分析两组患者发生PONV的时间、程度以及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临床观察指标的前后变化,探讨最佳治疗PONV的方案。结果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4.5%和2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加耳穴贴压可有效地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托烷司琼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组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